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3 道试题
1 . 唐代回纥人坎曼尔在《忆学字》诗中写道:“古来汉人为吾师,为人学字不倦疲。吾祖学字十余载,吾父学字十二载,吾今学之十三载,李杜诗坛吾欣赏,迄今皆通习为之。”可以用来说明(     
A.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B.唐朝对周边民族具有吸引力
C.少数民族以识写汉字为荣D.唐朝各民族间文化往来频繁
2022-12-0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图为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墓的《客使图》壁画。画中描绘的是来自拜占庭、新罗和靺鞨的使者在唐朝官员带领下准备进入会见场所。此壁画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
A.民族关系稳定和睦B.绘画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C.文明影响力的强大D.太子专门管理外交事务
2022-11-26更新 | 531次组卷 | 5卷引用:宁夏银川市银川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唐贞观八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嗣位,唐太宗遣使祝贺,松赞干布听说突厥和吐谷浑都娶了唐朝公主,于是遣使求婚,唐太宗没有答应。吐蕃开始用武力要挟,进犯唐朝的松州,但被唐军击败。贞观十四年,吐蕃再次求婚,次年唐太宗命礼部遣使送文成公主嫁松赞干布。该事件表明(     
A.唐政府理性处理唐蕃关系B.中央集权制呈现强化趋势
C.吐蕃日渐被纳入唐朝疆域D.唐蕃关系取决于唐朝国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唐太宗年间,渤海王“数遣诸生,指京师太学,习识古今制度”;唐高宗年间,文成公主又派人向唐朝“请蚕种及造酒,碾硙、纸墨之匠,并许焉”。这一现象(     
A.映照了盛唐恢弘气派B.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
C.提升了中央政府权威D.促进了民族文化交融
5 . 唐太宗时期,巴蜀地区的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先后被纳入州,县的管辖,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在今川西北高原、川西南山地,则设置羁庶州、县以安置归附的部族,其部众大多无州、县户口。这表明,当时唐朝(     
A.推行改土归流政策B.地方行政制度混乱
C.民族地区得到开发D.民族政策因地制宜
6 . 唐朝初年,在漠北回纥牙帐和漠南之间修筑了一千多里长的“参天可汗道”,沿途设邮驿六十六所,备有房舍、酒肉、马匹和车辆。路上的商队、使臣往来不绝。草原上的牧民也“老幼不惮遐远,悉手持方贡”南下交易。这说明唐代(     
A.鼓励与边疆民族的经济交流B.各民族文化得到包容和发展
C.采用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D.对外打通了陆海两个通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步辇图》(如下图所示)描绘了贞观十四年(640年)吐蕃国王松赞干布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它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这幅画作(     
A.表明当时西藏已归属于中原王朝B.是汉藏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
C.反映了唐代国泰民安的历史情境D.详细描绘唐代礼部接待宾客流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朝时期,国子监招收了大量新罗、日本的留学生,唐政府不仅允许这些留学生参加科举考试,还对其学习时间予以宽限,如监生九年不能毕业者,要"追解,其学籍,新罗、日本留学生可分别延长至十年和二十年。这反映了唐朝(     
A.政府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B.处于世界文明的中心
C.科举考试并没有身份限制D.对外交流的开放包容
2022-11-16更新 | 304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唐朝边疆地区有突厥、回紇、吐暮、南讯、渤海等地方政权,唐朝政府与它们保持着密切联系。下列是某同学对唐朝民族关系相关知识的整理,其中对应关系完全符合史实的是(     
突厥先战后和灭西突厥,设安西、北庭都护府
回纥实行册封册封大祚荣为“怀仁可汗”
吐蕃和亲会盟9世纪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会盟
南诏设置机构册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

+
A.①B.②C.③D.④
2022-11-08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唐朝是少数没有大规模修筑过长城的王朝之一,有大臣曾建议唐太宗修复长城,太宗曰:“安用劳民”,一笑置之。

材料三:明朝修了十多次长城,而清朝却不修长城。康熙曾说,“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指沙俄),较长城更为坚固。”“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

材料四:长城绵延万里,时间跨过两千年。位于密云县最北部的古北口,历史上是狼烟不绝的长城要塞。而翻开中国近代史,发生在1933年的古北口战役却气壮山河。这一年,从南方赶来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防守北平城的东北大门古北口,与日本关东军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杀,上演了七七事变前长城抗战中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古北口战役。

17军将士严阵以待官兵身负大砍刀七勇士杀敌过百,全体殉国



上述材料包含了多方面的历史信息。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自拟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200字左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