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北朝中期至唐初,中原地区的服饰长期流行的是汉式圆领“袍”。开元天宝年间,胡服被男女竞相穿着,服饰方面的性别、内外、尊卑差异逐渐淡化。这体现出,盛唐时期(     
A.大众审美离经叛道B.民族政策开放包容
C.传统伦理遭到颠覆D.西方文化受到追捧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魏的鲜卑族源自中国北方的匈奴故地,政权建立前期都城在平城。当拓跋魏的势力扩展到贡河以南的大片地带时,其政治中心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平城一带的农业本来就不及中原地区,孝文帝时期又屡次发生水、旱、疾疫诸灾,粮食供应问题更为严重。平城的拓跋贵族势力盘根错节,相当牢固,对于锐意接受汉族先进政治、经济制度和生活习俗的孝文帝而言,很难进一步改革。

——摘编自史苏苑《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平议》

材料二   唐太宗即位时面临着纷紧复杂的政治形势,周边民族众多,地域广阔,而且采用不同生产方式的各个民族分别位于不同的边疆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迥然有别。只有根据当时各民族具体的特点,灵活地采取招抚、争取、和亲等各种方式,按照开明的怀柔政策,采取不同形式和多种策略措施才能处理好边疆纷争。

——摘编自马艾鸿、张金铣《从平定薛延陀看唐太宗经略边疆的方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采取不同形式和多种策略、措施”经路边疆的史实。
3 . 自古以来,边疆、民族治理思想便与社会思潮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夷夏意识产生以来,“夷夏之辨”便成为主导和决定边疆理念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本质是不同文化背景下各族群之间的现实竞争。春秋时期,孔子把区分夷夏的标准由血统改为礼术,从而使传统观念中不可跨越的夷夏之别具备了松动的可能,使得夷夏之间的互转成为可能。孔子称:“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礼记·曲礼》云:“礼闻来学,不闻往教。”孟子亦称:“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距(拒)。”

材料二   随着新儒学整合的不断深化,董仲舒的边疆理念表现出强烈的“有为”倾向。董仲舒提出了“王者爱及四夷”的观点:“故王者爱及四夷,霸者爱及诸侯,安者爱及封内,危者爱及旁侧,亡者爱及独身……如此者,莫之亡而自亡也。”四夷亦属天下、万物的范畴,王者有爱其之权利,亦有爱其之义务。爱及四夷,体现了身为王者主动施爱于四夷的积极心态。至汉武帝之世,华夏族群即将完成最后的整合与重建,爱华夏于内的任务基本完成,爱及四夷成为新的时代使命。董仲舒所强调的“大一统”思想,即“《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是其边疆观念的理论基础,与汉武帝的政治需求有着高度契合。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袁宝龙《秦汉新儒学转向与汉武帝边疆思想体系的构建》


(1)概括先秦至汉代儒家的边疆思想倾向的变化,并指出这一变化的政治实质。
(2)说明董仲舒边疆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3)从魏晋至清中叶任选一个时期,试举一例说明社会思潮对边疆或民族治理的影响。
4 . 下面唐诗反映了唐朝与西北地区诸民族的关系。由此可以推知,唐朝(     
作者诗名诗句
窦威《出塞》匈奴屡不平,汉将欲纵横
周繇《送人蕃使》早终册礼朝天阙,莫遣虬髭染塞霜
张籍《送和蕃公主》塞上如今无战尘,汉家公主出和亲
元稹《西凉伎》大宛来献赤汗马,赞普亦奉翠茸裘
A.强化了对西北诸民族的控制B.有意突显经济交流的重要性
C.实行了华夷一家的民族政策D.处理民族关系方式的多元化
5 . 有学者在论及民族关系时指出:“东西民族之动息,亦各有其时,月氏、匈奴,皆自东徂(往)西也;铁勒、突厥、回纥沙陀黠戛斯,则自西徂东者也。……东西民族动息之交替,实在唐世,读隋唐、五代史者,于此义亦不可不知。”材料反映出,在唐朝(     
A.华夏认同逐渐定型B.民族之间互动交融趋势明显
C.文化星现开放多元D.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进程加快
6 . 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了日本僧人圆仁在长安的见闻:“(唐文宗开成六年正月)六日,立春节,赐胡饼、寺粥。时行胡饼,俗家皆然”,并且出现了“玉盘初鲙鲤,金鼎正烹羊”这样的现象。上述材料反映出当时(     
A.社会风气开放B.民族交融发展C.民众生活富足D.中外交流频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为唐朝贞观年间西部(新疆地区)高昌国铸行的流通货币。该钱文正面为旋读汉文隶书“高昌吉利”四字,背面无文。钱体大而厚重,文字古朴,制作精良。这可用于探究(     
A.汉字演变的历史脉络B.唐朝政府的民族政策
C.铸币技术的传播轨迹D.西域地区的商品经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下列突出反映唐前期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是(     
A.对东突厥降众实行“全其部落,顺其土俗”政策
B.要求臣下“广开耳目,求访贤哲”
C.大举征伐高丽
D.与吐蕃会盟“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唐政府为加强同边疆各族的联系,采取了灵活的民族政策。其中为加强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而采取的策略是(     
A.武力征服B.实行和亲C.册封吐蕃首领D.设机构直接管理
2022-09-12更新 | 1007次组卷 | 35卷引用:山东省普通高中2022年夏季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绢与马

材料一唐与突厥互市,“以金帛市马”“以助军旅”,唐马“既杂胡种,马乃益壮。天宝后,诸军战马动以万计”,“秦、汉以来,唐马最盛”。唐代驿制“凡三十里一驿,天下凡一千六百三十有九所”,各驿站的官马多至75匹、少至8匹,“冠盖相望,邮驿继踵”。士庶也喜骑马出行,“贵贱所行,通鞍马而已”。马球蔚然成风,太宗“闻西蕃人好为打球,比亦令习”。

材料二突厥、回纥与唐朝进行绢马贸易,规模巨大。回纥“每一马易四十缣(注:细绢),动至数万匹”,除自身消费外,还将多余的绢帛通过中间商人不断向西销售。突厥、回纥还开始建设据点聚积物资,突厥毗伽可汗“欲修筑城壁,造立寺观”。回纥最初“风俗朴厚”,获得唐朝厚利后,登里可汗“筑宫殿以居,妇人有粉黛文绣之饰”。

以绢马贸易为例,阐述唐代农耕与游牧民族互动的影响。
2022-09-08更新 | 3172次组卷 | 17卷引用:作业12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2023年【暑假分层作业】高二历史(统编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