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印度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分析表中人类早期区域文明的成就,可以得出(       
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希腊
青铜器都江堰太阳历金字塔《吉尔伽美什》60进位制种姓制度创造从1到9的数字城邦民主政治帕特农神庙
A.城邦国家形成,各国文字出现B.文化多样,折射人类社会生活
C.各地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D.早期各区域文明是同时产生的
2024-04-16更新 | 228次组卷 | 66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佛教,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南亚次大陆,取代了婆罗门教,获得广泛传播。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将其定为国教,并派遣僧侣向外国传扬,中经迦腻色迦王尽力提倡,公元56世纪达于极盛。据佛教文献记载,公元前6世纪南亚次大陆的部落大部分进入国家形成时代,出现大大小小20多个国家,其中较为重要的有16国,这些国家间不断发生冲突、兼并,使社会各阶层深感不安,他们需要寻找新的精神依托与出路。当时正在兴起的政治上、经济上占有实权的奴隶主官僚、商人,也要求改变婆罗门垄断的局面,建立新的统治秩序。动荡的社会中,佛教以它的“中道”主义取得社会的支持。

——摘编自朱锡强《佛教在印度兴起与衰落的原因》

材料二   种姓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等级制度,在古印度时期被称为“瓦尔纳”制度。诞生于公元前两千年中叶,从中亚、西亚经由印度西北部的山口,陆续向印度河中游一代涌入,征服了当地的达罗毗荼人,入侵者是白种人,白种人为维护自身的高贵地位,加大对征服者的控制,对各种姓的权利进行严格的划分。从法律地位上来看,婆罗门的法律地位最高;在债券债务方面,各种姓在借贷利率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婚姻家庭方面严格限制不同种族进行通婚。古印度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国家推行宗教典籍,不仅能够对人们思想进行控制,也巩固了种姓制度的地位。

——摘编自吴颖铭《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佛教在印度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印度种姓制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古印度诗集《梨俱吠陀》描述,不同种姓是由巨人普鲁沙身体不同部分转化而成。经学者研究,这可能是婆罗门教祭司后来补进去的。若这一推测成立,祭司的目的是(     
A.维护君主统治B.树立婆罗门教的权威
C.强调职业世袭D.证明种姓制度合理性
2023-01-06更新 | 548次组卷 | 28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遥远的古代世界,人类创造了各式各样的文明成果,代表了人类先祖的智慧结晶。下列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属于古印度地区的是
A.发明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B.特产莎草被加工成重要的书写材料莎草纸
C.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并提出按位计值法D.创作了大量悲剧和喜剧以及神话传说作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古代主要文明分布示意图,据此图可得知古代世界的文明
A.多元分散,独立共存B.相对孤立,毫无交流
C.起源中东,不断扩散D.欧亚领先,非洲落后
6 . 20世纪,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提出“轴心时代”理论,他认为在公元前8—前3世纪的时期里,中国、印度和希腊都产生了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在政治、人际关系等方面提出了重要的见解。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
A.说明了古代文明遵循完全相同的发展轨迹
B.源自于各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共同进步
C.反映了欧亚大陆自然状况具有极强相似性
D.印证了思想学说的水平决定社会发展程度
7 . 如图为古印度犍陀罗艺术(又称希腊式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图中佛像面容呈椭圆形﹐眉目端庄,鼻梁高而长,头发呈波形并有顶髻,身披希腊式大褂。这体现了古代
A.民族的交融B.文化的冲突C.宗教的传播D.文明的交流
2020-08-10更新 | 452次组卷 | 24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