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大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 ,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 在启蒙运动中当时资产阶级先进思想家为了向封建势力夺权,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必须砸开宗教蒙昧主义的枷锁,冲破封建专制主义的束缚,以启迪人们的觉悟,并为即将到来的革命做了舆论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准备。 

——《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 法国大革命是全欧洲的反封建运动中的重要一步。它对绝对主权造成强有力的打击大革命扫除了正在衰落的封建残余,还颁布了法律并推广到欧洲国家。

材料四  美国前总统布什在演讲中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才不会害人, 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1)依据材料一,指出“现代民主政治的源头”是古代希腊哪个奴隶制城邦?
(2)根据材料二,指出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并归纳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共同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单概括法国大革命是怎样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的?
(4)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美国是怎样把统治者的权力关进笼子里的?
(5)上述材料所提及的制度与机制创新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2021-07-0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泰宁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一)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下同)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

材料三   (法国大革命)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在大革命后仍保存下来的政治体制的唯一部分,因为只有这个部分能够适应大革命所创建的新社会”。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及其原因。依据战国时期的历史,说明“制度的重新建构”。
(2)依据材料三归纳作者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后至19世纪中后期政体演变的主要趋势及根本原因。
3 . 有学者将部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特色归纳为下表,据此推断,表中①②③分别是(     
国家特色
坚持“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建立起地域与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
淘汰了绝对君主制,开创了兼有民主制、贵族制、君主制三大要素的新政体。
“主权在民”取代了“主权在君”,通过对平等的执着追求,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
A.英、日、德B.意、俄、英C.美、德、法D.美、英、法
2023-04-21更新 | 1008次组卷 | 23卷引用:历史-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福建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欧洲的国王们肩负保护民众安全的责任,并为此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和司法制度,以获得对封臣和臣民的有效控制权。11-12世纪,这些制度在西欧逐渐确立起来,它们正是民族国家形成的核心。而且,当时商人和市民也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民族的行政机构、军队政体、司法和救会不再被一些世袭家族控制着。与此同时,语言的多样性 在欧洲形成并保留下来,而这对民族国家形成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罗马法成为中世纪政治理论的基础,而罗马人相信国家是至高无上的。13世纪,“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就已经存在。

——摘编自刘成《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意义》

材料二 正是在启蒙思潮与美国革命的冲击下,法国大革命产生了令人无法想象的巨大能量。法国建立了一个新型的民族国家,它要求保障人民的自由、平等和其他人权。这样的要求注定了法国革命会超出一国的范畴,发展成一场整个欧洲的革命:因为当时的欧洲还处于专制王权国家的统治之下,而法国大革命却推翻了这一政治原则,其必然会引起整个欧洲的反弹。

——摘编自陈晓律《欧洲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趋势》

材料三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欧洲各国之间逐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其实质是原有民族国家开始将更多的“政治权力”相互让渡,依旧保留下来的主要是“文化权力”,这显示由欧洲民族国家的功能在逐步弱化,逐渐向一个新共同体中的经济文化单位转化。欧洲各国将维护本区域内独特的生活力式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而将防务、安全、社会发展等一般性的国家职能转交给了欧洲的相应机构。

——摘编自陈晓律《欧洲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作为“一个新型的民族国家”的特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民族国家功能弱化的表现并分析其背景。
2023-09-07更新 | 139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历史博物馆正在进行世界史相关展览。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40年代末,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 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是塑造人类精神与世界观的大转折时代。在这个时代,印度、中国、古希腊、伊朗和以色列地区不约而同出现了一大批伟大的哲学家或宗教家,如苏格拉底,耶稣、释迦牟尼、孔子等,他们创立各自的思想体系,由他们提出或在其手中成形的思想观念,奠定了各大文明之后两千多年的走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耶稣、释迦牟尼、孔子的各自贡献。

材料二: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革命的年代:1789-1848》这本书中提出现代世界的政治理想大多来自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而现代世界的物质基础大多来自同期英国工业革命。两个革命在时间上重叠,携手创造了现代世界,所以被称为双元革命。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的是法国政治革命与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变革。这场双元革命改变了世界,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大革命爆发背景及性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果。
2023-06-0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欧洲共性,是指欧洲社会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制度方面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在拿破仑之前,欧洲已存在不少共性。如基督教是共同的信仰,古希腊罗马文明是整个欧洲文明的源头,封建庄园制是中世纪欧洲普遍的经济体制,欧洲特别是中西欧地区,大都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本主义萌芽和殖民扩张的历史发展阶段。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资本主义的法国与封建主义的欧洲大陆其他国家产生了制度上的分歧与对立,欧洲的共性削弱了,差异性扩大了。然而,拿破仑战争及其改革扭转了这一趋势,把革命的种子播撒在被征服地区,欧洲大陆处处闪耀着法国大革命原则与理念的光辉,欧洲的共性重新得到加强。

——摘编自宛凤英《拿破仑发动战争与欧洲一体化进程》

材料二   1805年,拿破仑在征服意大利的时候,不仅消除了一切封建权利的遗迹,而且还剥夺了教堂和寺院募集某些苛捐杂税的权力。在拿破仑统治期间,意大利不仅修建了良好的公路、桥梁和学校,而且有效的进行了国家财政制度改革并建立了富有活力的资本主义管理制度。拿破仑战争不仅将法国的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到了波兰、荷兰和西班牙等附属国,而且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契约关系”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充分保障了契约自由和契约的法律效力,为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摘编自许丹《论拿破仑战争对欧洲历史进程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一体化的历史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拿破仑战争向欧洲输出的文化理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关于拿破仑战争使“欧洲大陆处处闪耀着法国大革命原则与理念的光辉”这一观点。
2022-07-06更新 | 106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三篇:国家权力

第二条   一切权力只能来自国民,国民只得通过代表行使其权力。

第三条   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

第四条   政府是君主制;行政权委托给国王。

第五条   司法权委托给由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

第七条   任何……不兼有下述条件者,不得被选为选举人……必须为产业所有人或用益权人,其产业在纳税册上已被估定有相当于当地的200个工作日价值的收入者。……

第二章

第三条   在法国,没有比法律的权力更高的权力;国王只能根据法律来治理国家,并且只有根据法律才得要求服从。

——摘选自法国1791年宪法


(1)根据材料指出该宪法规定的法国政体,并概括其体现的民主原则。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1791年宪法。
2022-04-0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西洋革命的世界史含义是,在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上半期,大西洋沿岸国家和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方向与进程。有西方学者把大西洋沿岸国家有关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重大政治、经济变革,统称为“大西洋革命”。当法国人与英属北关殖民地结盟反对英国的时候,它引发了一场横跨大西洋的观念传播,这些观念包括了权利、代议制和共和主义。法国革命的爆发为这些随后席卷世界大部分地区的观念提供了新的形式和流通媒众。

——刘小枫:《大西洋革命理念的世界史悖论》

材料二   大西洋革命还蕴含着18世纪的跨国文化交流,例如“激进启蒙”。来源于英国的共和主义激进政治哲学-包括约翰·洛克、休谟、麦考莱等对博丹、孟德斯鸠、卢梭等法国人产生了影响。大西洋革命张扬的“人权”、“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念给世人带来伟大的政治想象-人类将创造出一个自由、公平的世界。西方的政治史学家和思想史家已经认识到,大西洋革命理念的根本危机在于个体自由和权利观念本身,它最终会导致社会伦理崩溃,甚至为国家解体埋下隐患。

——刘小枫:《大西洋革命理念的世界史悖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大西洋革命”高潮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说明“大西洋革命”中政治变革的共性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大西洋革命”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中央)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中央)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注:被统治者指当时美国诸州);其次要强制(中央)政府控制自己。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并简要概括启蒙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1787年宪法是怎样解决“最大的困难”的?这部宪法实现了哪位启蒙思想家的政治理念?其局限又违背了启蒙思想的哪些政治理念?
(3)综上所述,说明思想理论和社会变革的关系。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世纪后期,法国财政入不敷出已达至极限,路易十六想强行通过税收法令,但遭到激烈反抗。法国三级会议于1789年5月5日开幕,当时人民的普遍愿望是反对专制主义,要求制定限制国王权力的宪法;建立全国代表机构以决定征税和制定法律。但路易十六在开幕式上除了强调国家困难、要求增加税赋外,对政治体制改革闭口不谈。第三等级代表清楚了指望国王改革无望。于是,他们自行宣布三级会议为国民议会,拥有国家主权,未经国民议会批准不得征税,等等。路易十六不承认国民议会及其做出的决议,并准备动用武力,但巴黎人民站在国民议会一边,路易十六才没敢轻举妄动。由此,三级会议变成国民议会并拥有国家最高权力成为事实。

——摘编自郭学明《断头台上的善良国王:路易十六》


(1)根据材料,概括路易十六与第三等级之间存在的分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路易十六做一简要评价。
2020-03-1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3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