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大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法,是保护公民权利的宣言书,也是解决民商事纠纷的基本依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典总共分为三大部分,2281条法律条文

6条:个人不得以特别定造反有关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法律

8条:新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537条:私人可以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544条: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

1134条:依法成立的装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1598条:交易范围的物品,除特别法禁止出让者外,均可出售。

—一《法国民法典》

材料二、20世纪20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所颁布的《中华民国民法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民法典。它是中同近代社会二十余年政治激满、经济生活的需求以及思想文化的影响在制度领域的回应。

——谢冬慈《中华民国民法典》

材料三、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维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3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20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民法典》的作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民法典》制定的背景。
(3)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
2023-02-26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将部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特色归纳为下表,据此推断,表中①②③分别是(     
国家特色
坚持“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建立起地域与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
淘汰了绝对君主制,开创了兼有民主制、贵族制、君主制三大要素的新政体。
“主权在民”取代了“主权在君”,通过对平等的执着追求,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
A.英、日、德B.意、俄、英C.美、德、法D.美、英、法
2023-04-21更新 | 1008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9369月,法国雅各宾派颁布的土地法令规定已经没收的逃亡贵族的土地及王室、教会的土地,均分成小块卖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被地主贵族夺走的一切公地退还农村公社,如果农村有三分之一的居民要求分配土地,则按人口平均分配。全部和无偿地废除封建义务,凡属领主在过去向农民所征收的一切地租应无代价地取消,与封建权利有关的一切文契,均应在三个月内全部销毁。对于无地的公民买地者予以一定优待,可以从被没收的逃亡贵族的土地中买得价值500利弗尔的土地,在很多地区尤其是东部一带,确实有不少贫农买到土地。

——摘编自夏洪亮《论雅各宾派土地政策的得与失》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务使天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摘自《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三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6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土地政策在解决农民土地方面的不同特征,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评价材料一、二、三所反映土地政策的影响并说明由此得到的启示。
2024-04-11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四)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世纪初,资产阶级只是一个势单力薄的阶级,它不得不与王权相结合,结成同盟来斗争,支持国王逐渐建立了以王权为中心的王朝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日渐羽翼丰满,这个王朝国家再也不能体现、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和要求。于是,资产阶级便以全民族的名义展开了对王朝国家的批判,要求获得自由、平等、人权和幸福,要用这些新的政治原则和政治观念来构建新的国家——民族国家。所以,在英法这些资产阶级力量较为强大的国家,较为彻底地摧毁了旧的王朝国家,构建起了近代民族国家。

——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材料二   从巴黎掀起的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经过长时间艰难的逐字逐句的争论之后,1789826日,制宪议会最终通过了这个庄严的宣言。宣言共17条,它庄严宣布:不知人权、忽视人权或轻蔑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惟一原因。

1804321日,拿破仑签署法令,《民法典》正式颁布实施。作为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这部法典在破坏欧洲封建制度和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上起过不容低估的示范作用。后来,世界各国资产阶级在制订法典时,往往以它为范本。拿破仑所创建的资产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在以后的法国和欧洲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里,一直被沿用下来。这次革命为资产阶级所做的事情是这样之多,以至整个十九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

——据吕一民《法国通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法国资产阶级构建“近代民族国家”的努力,并结合所学,指出“近代民族国家”的显著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个庄严的宣言”的名称,结合拿破仑的相关举措,对材料中下划线部分予以阐释。
2024-05-0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世纪到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兴起与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欧洲的国王们肩负保护民众安全的责任,并为此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和司法制度,以获得对封臣和臣民的有效控制权。11—12世纪,这些制度在西欧逐渐确立起来,它们正是民族国家形成的核心。而且,当时商人和市民也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民族的行政机构、军队政体、司法和教会不再被一些世袭家族控制着。与此同时,语言的多样性在欧洲形成并保留下来,而这对民族国家形成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罗马法成为中世纪政治理论的基础,而罗马人相信国家是至高无上的。13世纪,“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就已经存在。

——摘编自刘成《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意义》

材料二   正是在启蒙思潮与美国革命的冲击下,法国大革命产生了令人无法想象的巨大能量。法国建立了一个新型的民族国家,它要求保障人民的自由、平等和其他人权。这样的要求注定了法国革命会超出一国的范畴,发展成一场整个欧洲的革命:因为当时的欧洲还处于专制王权国家的统治之下,而法国大革命却推翻了这一政治原则,其必然会引起整个欧洲的反弹。

——摘编自陈晓律《欧洲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作为“一个新型的民族国家”的特征。
2024-04-19更新 | 6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说:“人之为人的本质在于人格独立,人身与财产得到尊重与保护。它不仅是人文的、有温度的,它更能帮助人们去对抗黑暗,体现出一种极强的保护理念。”这句话最能概括下列哪部法律文献(     
A.《法国民法典》B.《权利法案》C.《独立宣言》D.《宅地法》
2023-06-09更新 | 433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法国是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中法之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材料一   从远征意大利开始,拿破仑就宣布意大利的国民们,法国军队是来切断诸君机锁的作为“自由和解放的旗手”,法国在欧洲各地推广国民的自由。但是,拿破仑率领的军队终归是占领军,各地逐渐意识到要团结一致对抗法国侵略者。作为一种民族主义的先驱形式,在法军占领的普鲁士所出现的运动就是明显的例证。拿破仑以两面手段占领了欧洲各地,广泛传播了在19世纪高扬的民族主义原型的思想和态度。也正因如此,最终他不得不失败。

——摘编自[]福井宪彦《近代欧洲的霸权》

材料二   茶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饮茶风俗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茶文化在法国社会铺开后,形成了独特的“茶馆”文化。19世纪的法国,餐饮场所已广泛供应茶水。现藏于斯德哥尔摩国立博物馆的法国印象画派大师雷诺阿的作品《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就借用日常生活情趣的主题,展现了社会餐馆中的茶饮场面。

——摘编自选必三《文化交流与传播》和《中国茶与法国酒:杯中文明的交融》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为一种民族主义的先驱形式,在法军占领的普鲁士所出现的运动”。结合所学,从民族主义的角度,简析拿破仑“最终他不得不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从唯物史观的角度,一句话概括19世纪世界文化交流的特点。结合所学,简析“茶”文化交流的意义。
2023-06-06更新 | 247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旺中学2023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远征意大利开始,拿破仑就宣布:意大利的国民们,法国军队是来切断诸君枷锁的!作为“自由和解放的旗手”,法国在欧洲各地推广国民的自由。对于法国占领地区的人们来说,虽说新的思想和制度具有刺激其发展的作用。但是,拿破仑率领的军队终归是占领军,各地逐渐意识到要团结一致对抗法国侵略者。作为一种民族主义的先驱形式,在法军占领的普鲁士所出现的运动就是明显的例证。拿破仑以两面手段占领了欧洲各地,广泛传播了在19世纪高扬的民族主义原型的思想和态度。也正因如此,最终他不得不失败。

——摘编自[日]福井宪彦《近代欧洲的霸权》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国际政治生活,帮助他们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认识,民族意识和民族危机感大大增强。十月革命后,一些原先求助于西方帝国主义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转向求助于苏俄政府,他们也演变为初步的共产主义者。在列中、斯大林领导下的共产国际帮助指导下,各国纷纷建立共产主义团体或政党。这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共产党组织在中国、印度、埃及、墨西哥等国陆续建立。

——摘编自余建华《本世纪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的背景与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拿破仑战争在欧洲政治文化重构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主义浪潮的特征。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王安石教育改革先从学校开始,首先由政府设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学校体系;选拔有实际工作经验且品学兼优的人到学校担任教师,开设于治理国家有利的特别是“朝廷礼乐刑政之事”的课程。王安石还设置了“武学”“律学”“医学”,以培养军事、管理和医学的专门人才,弥补了当时官方教育的不足。同时,面对“太学有教导之官而未尝严其选”“夫课试之文章,非博诵强学穷日之力则不能。及其能工也,大则不足以用天下国家,小则不足以为天下国家之用”等状,王安石创立了太学“三舍法”,可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考试考核方法进行年级升等的教育制度。王安石把《尚书》中“貌、言、视、听、思”解释为体现一个人道德修养的相互关联的五个不同境界,加强了伦理道德的建设。

——摘编自张守慧《王安石教育改革对当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等

材料二   在拿破仑执政的15年间,颁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教育法令,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教育制度。1806年颁布的法律,第一条明确指出:“教育培训将在下列机构实施:一、市镇政府建立的初等学校;二、市镇政府或私人资助建立的中等学校;三、公立中学和国库资金扶植的特殊学校。”拿破仑时期教师的职业在于推动社会进步。“皇帝会关照这些具有杰出才能的成员,接受最优质的培训。”拿破仑当政后,希望通过高等专科学校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各行各业的技术精英,扩大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社会基础,以此发展经济,巩固政权。法国在巴黎及其他地区创办了十几所高等专科学校,如师范学校、武器学校、军事学校、音乐学校、医学学校等。学校相生通过严格的入学考试选拔优秀人才。这些高等专科学校成为法国重视精英教育的产物,也为现代法国教育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王明利《拿破仑与法国的国民教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实行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王安石教育改革与拿破仑教育改革的影响。
2023-07-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广东实验中学金湾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是这场启蒙运动的中心……不过,这种人员和思想的碰撞主要是在妇女主持的沙龙里进行。举例说,德·杰斐琳夫人大约从 1750年起,在长达25年期间,设宴组织了一次次艺术家和作家的交谈会……她也欢迎来访的外国人,如来自英国的贺拉斯·沃波尔和大卫·休谟,以及后来成为波兰国王的年青人斯坦尼斯·波尼亚托夫斯基。沙龙和沙龙女主人,促进了文人共和国普世思想的发展,在这里,天才和创造性胜过贵族名门出身……苏菲·孔塞多的沙龙在拿破仑执政的岁月中,一直是温和反对派的中心。许多19世纪的法国自由主义思想,就产生于法国大革命后的这些沙龙里。

——摘编自()R.R.帕尔默、乔·科尔顿、劳埃德·克莱默《启蒙到大革命:理性与激情》

材料二   本杰明·富兰克林主张种族平等,反对奴隶制,要求黑人、印第安人都应与白人享有同等权利。他认为北美殖民地无代表出席英国议会,因而有权拒绝纳税。面对日益计划的矛盾冲突,他主张和平解决,在英帝国范围内实现自治和统一。但独立战争爆发后,他转变了态度,坚决拥护美国独立。

——摘自丁建定 刘波主编《世界通史(近代试卷)》材料三

从《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可以看出,法国大革命倡导自由平等、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推崇普选制与议会制,主张建立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现代资产阶级国家。此外,在大革命中形成了近代化实践模式,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是,大革命中非理性的群众运动过于剧烈,也给人类带来血的教训和深刻反思。

——摘自楼均信《法国大革命反思》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巴黎沙龙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美国独立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的异同。
2022-12-06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