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国家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目录摘编。

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14课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15课北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16

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18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20

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对目录中的两处空缺进行补充,并说明理由。(所补充的内容及理由须观点正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
2021-07-09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奠定了工业文明的基础,没有工业革命,就不会有现在这个世界。……既然许多欧洲国家在差不多的时间里站到了走向现代的起跑线上,为什么唯独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摘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为什么唯独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4年至1945年西欧历史发展的趋势,并运用相关史实对该趋势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语句通顺)
2021-06-15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按照历史规律,转折时期大都发生在时代的交叉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又是一个转折点。在这个大背景下,亚非拉也发生了转折。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

——转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进程》

材料二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对比,出现了新的政治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以民族民主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烽火燃遍了整个亚非拉美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殖民地、附属国人口为14.5亿,总面积为7800万平方千米。到1959年,殖民地人口减少为1.6亿,面积仅剩2550万平方千米。

——摘编自王春良等《新编世界现代史19001988


(1)根据材料-指出“亚洲本身都变了”的具体含义,并请结合具体的史实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国际意义。
2021-05-08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材料   1923年,土耳其大国民议会通过了宪法,宣告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凯末尔当选为总统。1926年以后,《民法》《刑法》《商法》等一系列法律颁布,将世俗化改革的成果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1934年,土耳其开始实施第一个工业“五年计划”。该计划既得到了苏联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又参考了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组织形式。1938年,土耳其国内工业总产值比1929年增长了80%,对外贸易也出现了约700万美元的顺差。二战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经济援助,在土耳其培植起了民主党等亲美势力。民主党执政后放任市场优先,私人资本获得快速发展,但经济繁荣的局面仅维持不到五年的时间。1960年,土耳其发生军事政变,军方政府再次建立起庞大的国有企业集群,控制了绝大部分的社会经济活动,使土耳其成为西亚地区的工业强国,但高度指令化生产也带来官僚主义作风严重、资源浪费、体制僵化等弊端。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等

(1)根据材料,指出凯末尔经济改革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二战后土耳其经济改革的教训。
5 . 走和平发展道路,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后秩序的安排主要是通过英、法、美之间的博弈实现。博弈的结果是成立国联并由英国和法国主导。国联的建立标志着全球安全治理模式的一大进步。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秩序所代表的利益分配格局倾向于英法等传统欧洲强国……因此国联最终并未实现欧洲的长久和平。

——摘编自王黎《欧洲外交史1494-1925

材料二   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不仅是人类道德的堕落,而且也毁灭了整个印度传统社会的经济秩序。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憎恶使甘地认为,独立后的印度决不能建立以工业文明为模式的西方式社会。他理想中的社会是重建印度文明基础之上的非暴力社会,要着重恢复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甘地曾说:“绝大多数的印度人民对这一战争毫无兴趣,人民不愿支持一个为帝国主义而战的战争。老实说,印度人民更反对纳粹得胜,不过他们不以参战的方式表示反对。”

——据【印度】P.A.那扎里斯《甘地:杰出的领袖》整理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但是,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一时期,西欧国家已无需美国提供之前那样集中的经济援助,因而在政治问题的处理方面获得了更大的机动性。显著增长的生产率、全面的繁荣和共同市场的建立使经济独立成为可能,使西欧具有能与美国相比的经济实力。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从性质和盟约的角度,说明国联建立“标志着全球安全治理模式的一大进步”。并根据材料一分析“国联最终并未实现欧洲的长久和平”的原因。
(2)材料二中,结合所学,从经济角度概括甘地对“重建印度文明”的观点。指出二战期间甘地提出的主张和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
(3)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三中“东欧依赖苏联”的政治表现和“美国经济援助”的名称。分析20世纪50年代西欧格局的新变化,并用一句话概括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他顾,暂时放松了对亚洲地区殖民地附属国的控制和压制。一战后,在苏俄的影响下,亚洲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五四运动后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开展了国民革命;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运动;甘地和国大党发起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冲击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1920年印尼共产党成立,并于1926年领导了该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反荷兰殖民主义的武装起义,但遭到血腥镇压。起义失败后,印尼大批民众转向苏加诺领导的印尼民族党,主张走温和路线的民族资产阶级掌握了独立运动的领导权。总之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形成了冲击帝国主义殖民地的巨大力量,这股力量又连同无产阶级革命力量成为20世纪30年代反对法西斯侵略的中坚。

——据程人乾《论近代以来的世界民族主义》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一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一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历史背景。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学者对20世纪的世界历史发展有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20世纪是一个动荡的世纪,战争与灾难不断;有学者认为20世纪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旧的传统总是被打破;也有学者认为20世纪是一个重新组合的时代,各种政治力量分化组合;还有学者认为20世纪是一个从"无序”走向“有序”的世纪,世界治理体系不断发展完善。

你对发展有什么样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观点。(要求:可以赞成、反对材料中的观点或者另有观点,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8年1月30日,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国大党领袖甘地在祈祷会上被刺杀。甘地死后他一直受到广泛的评论。丘吉尔曾说:“见到甘地先生……是令人作呕,他曾是一个妨害治安的天普中学出来的律师。现在在东方作出苦行僧的样子,半裸的在总督府前游行,却出名了。”与此相反,爱因斯坦这样评论甘地:“不是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认为邪恶的势力结盟。”

——摘编自[印度]克里帕拉尼《甘地》

材料二 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制定了新宪法。但是,因奉行金元与枪炮并用政策的美国干预等原因,国内冲突不断,军事政变频繁。1934年7月,拉萨罗·卡德纳斯当选总统,依照新宪法原则实行改革。他实施废除封建大地产法令,在6年任期中使将近100万农民无偿得到4 500万英亩土地;1937年把外国垄断资本控制的铁路全部收归国有,1938年宣布把属于英、美、荷的17家石油公司收归国有;在国有化过程中,政府支持工人组织要求,签订了有利于工会的各集体合同;1938年3月,改组以军事寡头为主体的执政党,容纳工会、农民和其他群众组织参加等等。卡德纳斯的民族民主思想及其实践,使墨西哥走上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丘吉尔和爱因斯坦为何对甘地的评价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卡德纳斯改革的原因,并简析卡德纳斯改革的历史意义。
9 . 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正式成立了国家组织“COMMONWEALTHCOUNTRIES”,这一国家组织的形成实质上反映了
A.英国的殖民地遍及世界B.英国仍是殖民宗主国
C.英国殖民体系渐趋瓦解D.英国巩固了强国地位
2016-12-12更新 | 266次组卷 | 3卷引用:2015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试卷(一模)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5年,凯末尔党人废除了一夫多妻制;1926年,强制推行文明婚礼;1934年,国家规定妇女和男人在担任公职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1926年上半年,土耳其开始采用欧洲历法,并同时照搬瑞士民法和意大利刑法;在社会生活中取缔封建时代的敬称;1925年9月,土耳其封闭了所有的宗教神殿和托钵僧修道院;同年11月,国家禁止男人戴传统的土耳其费兹帽,代之以西方式的礼帽。

——昝涛《对土耳其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反思》

材料二   M·哈坎·雅乌兹在评价凯末尔政权的世俗化改革时,认为尽管国家实行世俗化的政策,但对于民众来讲,伊斯兰教仍保留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世俗化政策使得土耳其国家和社会逐渐疏离。国家与社会疏离是传统社会的特征,而凯末尔是以一种专制代替了另一种专制,同样造成国家与社会的疏离,似乎说明其改革少有进步可言。

——周术情《现代化语境中的权力重构》


(1)据材料一,概括凯末尔改革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的观点是否正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