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7年4月,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周扬在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时说:“由于提倡‘向科学进军’,去年出版的学术著作比从1950年到1955年六年内所出版的全部加起来还要多。”这反映出中国(     
A.科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B.“双百”方针调动了学者的积极性
C.“一五”计划取得了全面胜利D.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已初步建立
2023-08-14更新 | 234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8(全国卷老教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2 . 1952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一九五二年暑期招收新生的规定》,明确规定自该年度起,除个别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外,全国高等学校一律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采取统一领导与分省、市、自治区办理相结合的招生办法。自此,“高考时代”开始。1952年高考统招(     
A.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需要B.属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的产物
C.彰显了国家对教育发展的宏观调控D.是对苏联教育发展经验有益借鉴

3 . 1956年8月1日,中国第一届音乐周在北京拉开帷幕,这场本计划以“周”为单位的汇演,足足进行了24天,参加演出的单位共有37个之多,演员总数超过4500人,共演出了41台节目,上演了94场次,观众数以万计。不仅挖掘了大批民间艺术和艺术人才,也拓展了群众视野。音乐文化周的举办(     

A.落实了“双百方针”精神B.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
C.受益于“科教兴国”战略D.调动了广大群众生产积极性
2023-06-08更新 | 260次组卷 | 7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白芨沟矿育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建国初期,中共组织群众先后开展以清洁大扫除、反对美国“细菌战”和“除四害”为中心的三次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经过十余年的努力,鼠疫、天花、血吸虫病等烈性和急性传染病陆续被消灭。当时有群众由衷地发出“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治好了我的血吸虫病,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的感叹。由此可知,新中国初期的疫病防治(     
A.夯实了人民政权的社会基础B.形成了完整的卫生医疗体系
C.突出以意识形态斗争为核心D.消除了传染病对人民的威胁
2023-05-21更新 | 337次组卷 | 1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所示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据此可知,当时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时间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
1949 年宣传新中国诞生的伟大意义,解释人民政协的《共同纲领》,讨论恢复和发展本地农业生产和克服生产中各种困难的办法
1951年进行抗美援朝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当地情况进行关于土地改革、民主改革、生产互助以及婚姻法等政策教育
1953 年集中于过渡时期总路线、国家对粮食的政策以及继续发展互助合作,改进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产量等方面
1954年进行关于宪法、统购统销政策和农业互助合作的教育,并宣传反对美国的侵略战争等
A.旨在回应民众的生活关切B.突出意识形态的渗透
C.与社会扫盲运动密切配合D.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023-05-01更新 | 160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统练四历史试题
6 . 1950年,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国内高等教育进行文理分校、理工分院的改革调整,使高等院校数量有了明显增加;到1952年底,全国有工业院校47所,农林院校33所,师范院校34所,医学院32所。这次改革调整(     
A.改变了中国义务教育落后的面貌B.重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人才
C.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D.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
7 . 1952年教育部发文,决定自1952年下半年至1954年,将全国私立中小学全部由政府接管、由国家统一办理,改为公办。民办教育在中国土地上消失。当时出台这一政策
A.是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大环境使然
B.是国家工业化急需建设人才的需要
C.是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左倾错误泛滥的体现
D.是对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
2022-01-27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等人的建议, 着手创办太学。太学教官是五经博士,教学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学,学生按考试成绩的高低获得一定的官职。汉武帝还下令设立郡国学校,由朝廷统一管辖。又令郡县推举“孝廉”、“茂才”,供朝廷选用。

——摘编自栗洪武、郭向宁《“五经博士”的设置与儒学尊崇地位的形成》

材料二     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教育“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5年,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是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扩大高校自主权,开放社会力量办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编自蒋纯焦《新中国70年教育的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等人建议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教育政策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秦以来,中国在政治上便形成了中央统一领导的国家体制。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思想上也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近代中国在抵御外侮中又形成了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民族性.总之,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也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治理特色。

——摘编自陶文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材料二   对于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而言,首先面临的是如何破解中国与欧美工业化先发国家差距拉大的“后发劣势”问题。但当时的新中国仍处于农业社会,工业只能生产纱、布、火柴、肥皂、面粉等为数甚少的日用生活消费品;1949年,中国主要工业品原煤、原油、钢的产量分别仅为美国的7.34%、0.05%和0.22%。新中国成立初期要发展工业,却得不到农业、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支撑。就农业而言,1949年,中国粮食、棉花.油料和糖料的人均产量分别只有208.95公斤.0.82公斤、4.73公斤和5.23公斤。就人力资本而言,1949年中国人口的文盲率高达80%,而小学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初中阶段的毛入学率分别只有20%和3%,高等院校的在校生只有11.7万人。不仅如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施的封锁、禁运也阻碍着新中国的发展。但新中国却克服了一切困难,仅用了近30年的时间便实现了对“后发劣势陷阱”的成功突破。

——摘编自郑有贵《实行集中力量办大事对后发劣势的成功破解》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从“现代化的迟到国”一跃成为“现代化的视觉中心”,建立起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实现了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的快速跨越,由1978年的第十一位跃井至2010年起的稳居第二位。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摘编自徐曼、何益忠《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治理特色”形成的历史基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遭遇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并列举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成功突破“后发劣势陷阱”的重要举措。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以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