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1961年,我国蟾蜍单性生殖研究获得突破,科技工作者繁殖出第一批“没有外祖父的癫蛤蟆”。1963年,我国第一台气体氨氛激光器试制成功。1964年,国内第一台半导体激光器和第一台碳分子激光器试制成功。这些成就(     
A.得益于“四个现代化”战略的提出B.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相关
C.体现出中苏两国科技合作的成果D.是贯彻“双百方针”政策的结果
2024-03-14更新 | 213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十次模拟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1953年中国高等学校招考专业分类情况,这说明当时中国高等教育(     

A.满足人民精神文化诉求B.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要
C.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D.彰显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2024-02-22更新 | 182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科技成就走在世界的前端,法国汉学家谢和耐称它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一时期,在数学、传统医学、传统天文学、法医学、传统农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政府推动出版了一系列的科技作品如《梦溪笔谈》《圣济录》《洗冤集录》《统天历》《农书》等。四大发明指南针用于航海、火药用于军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促进了科学知识的传播。

——摘编自刘芹《儒学与中国古代科技——以宋明为例》

材料二:1956年1月,中共中央在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提出“向科学进军”的方针,毛泽东在会议中号召党内外知识分子共同努力学习科技知识,加快赶上世界先进科技(发展潮流)。随后,中国又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密切了全国科研机构的联系和调整,并加强了对科研体系的管理。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这一时期,党和政府联系中国具体实际,挑选600余名科技学者专家制定我国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经过各位专家学者的详细讨论,党和政府确立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以及57个科研任务,其中包括了12个重点发展的方面。

——摘编自贾丽会《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1976)》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一系列科技政策产生的历史意义。
2023-12-2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正式成立,包括物理学数学化学部、技术科学部等四个学部。各学部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和国际科学发展趋势,制定《1956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并相继组建了一系列高新技术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学部的组建(       
A.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B.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
C.推进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需求
2023-12-2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为1956年至1957年间我国文化领域的一些重要活动。这些活动(     
时间主要活动(成果)
1956年3月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共上演49个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话剧。
1956年8月第一届全国音乐周,演出包括传统、现代、红色、民族等各类音乐作品。
1956年全年国内学术著作出版量激增,多于1950年至1955年6年间的总数。
1957年1月全国60多个专业歌剧团体在北京会演,20多天演出节目360多个。
A.折射新中国经济社会的蓬勃景象B.推动了“双百”方针的提出
C.表明文化领域出现“左”的倾向D.凸显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丰富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耕读,即半耕半读。汉到唐时期,我国山林文化逐步形成与发展,再加上佛道两家的影响,不少士人不同程度地吸取了佛道两家的出世观,这样便把古已有之的“退处则为乡党自好”、“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赋予了一种新的超脱精神,走上了所谓隐逸或隐遁的道路,读书山林渐成风尚。宋代陆九渊在象山精舍率领弟子开山造田,聚粮筑室,相与讲习。还有一些士子把耕读结合作为实现自己改良社会理想的一种途径,如元代郑玉曾写过《耕读堂记》,很有代表性:“夫古之时,一夫受田百亩,无不耕之士,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无不学之……皆尽耕田之力,皆有读书之功,则人情自厚,风俗自淳”。明代教育家吴与弼认为道德修养不勤奋不行,而勤奋的品格,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否则,难以达到先哲的境界。

——摘编自胡青《耕读——中国古代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材料二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基本构成。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劳动教育。从1955年开始,各地中小学逐步开设了“手工劳动”“农业常识”“机电常识”等课程,高等学校主要通过专业课程渗透劳动教育。在中小学的语文、数学等课程教学中也要贯彻劳动教育,如语文教师通过课文中劳动人民紧张忙碌乐观的形象教育学生,为学生讲解过渡时期总路线精神等内容,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劳动观。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活动及各类体力劳动实践,师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还通过组织学生排演“农业互助合作”题材的短剧,编排反映农业劳动过程的舞蹈,唱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歌曲等。使“劳动光荣”触动学生心灵,进一步增强学生建设国家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摘编自李欢《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重视耕读结合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劳动教育的特点。
2023-12-2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图所示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拍摄的彩色动画片。这类作品反映了当时中国动画电影(     
       
A.贯彻“双百”方针B.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
C.坚持“二为”方向D.传承与发展了传统艺术
2023-09-28更新 | 131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镇安中学等11所重点校2024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新中国成立初期,故宫博物馆进行了陈列改革,将满清帝后的生活资料及享用服饰与农民的生活用品采取对比陈设的形式,以突出阶级压迫和物质生活上的差异。这次改革(       
A.凸显了故宫文物丰富性
B.增强了群众对新政权的认同
C.确立了故宫的教育功能
D.实现了博物馆管理的现代化
9 .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梁希(1883—1958),浙江吴兴人,中国近现代著名林业教育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早在民国时期,梁希就组织参加浙江林业考察,足迹遍及浙江五个地区。他从普通技师到大学教授,再到新中国林业部部长,终生致力于林业科学研究与林业事业。梁希先后执教三所大学,编写《林产制造化学》和《木材学》等教材,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教育家、林学家、造林专家。梁希积极宣传国外最新的林业研究成果,大力宣传林业的生态作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作为林化专家,梁希建立了中国的林产制造化学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中国的林产化学学科。

——摘编自刘文亮《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梁希对近现代中国林业发展作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梁希作出贡献的原因。
10 . 1951年,政务院《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出台,其中明确提出“各级人民政府应设立聋哑、盲目等特种学校,对生理上有缺陷的儿童、青年和成人,施以教育”。这表明新中国(     
A.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方针确立B.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确立
C.着力构建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D.重视特种学校建设发展且成效巨大
2023-08-2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