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孙中山一向对长江流域特别重视。1900年8月,孙中山抵达上海,进行秘密策划,打算以江苏、两广等华南六省为根据地……很早以来就在长江两岸及其支流形成了许多繁华的工商业城镇。孙中山重视长江,还因为长江从唐代开始到1949年,先后发生了240多次水灾,特别是近代,水灾更加频繁。

关于开发长江流域,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做了系统规划。其指导思想是既要除害,又要兴利,要化害为利;既求利国,更应求民福。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对长江的整治,使得长江即使在枯水季节,也能容航海巨船驶至居住二万万人口之大陆中心。随着长江水道得到整治,水路两旁成为实业荟萃之地。上海造市宅中心于浦东,又沿新开河左岸建一新黄浦滩,成为世界头等商业大港。

——摘编自萧致治《论孙中山开发长江流域的宏伟规划》等

材料二: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从1959年到现在共编制了3次:1959年侧重长江治理;1990年提出加强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到2012年强调长江上、中、下游统筹兼顾,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交通建设、经济开发等各方面全面规划。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区域规划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划,将地缘相近、经济水平相当的地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如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同时,部门协作日益加强。

——摘编自吴传清《长江流域地区发展规划的演变与趋势》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重视长江流域开发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开发长江流域规划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1世纪以来长江流域发展规划的特征,并简析其提出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孙中山和新中国长江流域发展规划不同的结局。
2019-06-0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南省百万联考2019届高三诊断测试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对外政策的制定对经济的发展往往产生-一定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横渡太平洋,从美国驶抵中国通商口岸——广州,与当地中国商人进行贸易活动,并于次年5月返抵纽约。这是迄今所知中美两国之间的首次交往。随船而来的萧卫少校曾有一则这样的手记:“中国皇后号荣章地升起了在这海城从未有人升起或看见过的第一面美国国旗,这一天就是1784年8月28日。”

——《世界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美两国首次经贸关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两国首次通商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   

美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19世纪中期)执行的是“小舢板”政策,即跟英国军舰后面,搭英国以武力迫使中国割地赔款、开放口岸的顺风车,即占到了中国的便宜,但;又不成为中国应对的矛盾焦点。

——《中国人怎样看美国——一个历史的考察》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中期美国对华政策及其表现。(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三

从物质利益的角度看,美国最显著的收获是中美贸易的增长,这帮助缓解了美国的逆差问题。中国渴望得到美国科技和农产品的愿望远远超过美国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因此美国获得了巨大的贸易顺差。

下表显示了中美和解带来的中美贸易的趋向:

年份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中国对美国出口(百万美元)
1972年6032
1975年304156
1980年3,7551,059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3)指出材料三中中美贸易的趋向并说明导致1980年中美贸易变化的直接原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材料三中中国渴望得到美国农产品的原因。

材料四   

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中国产品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5)综上并结合所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对外政策与经济之间关系的认识。
2019-03-18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天津市河东区2019届高三高考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州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从秦汉时代至鸦片战争之前的二千年里,广州港的对外贸易几乎都居全国港口的中心地位。1842年,清政府被迫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这是广州港由宗主国独立自主的贸易港口变成殖民地性质的贸易港口,并在外贸地位上逐渐衰落的转折点。1843年到1853年,广州港生丝出口量从1430担增加到3662担,而同时期上海生丝出口量则从零增加到46655担。

——摘编自程浩《试论鸦片战争后广州港对外贸易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等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工业首先是由清政府出资创办的。由政府直接投资创办近代工业,这在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中并不多见。在那里,政府通常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国家权力,保护与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产阶级的利益。但是,在资本主义后发展国家,由于最早投资兴办近代工业的经济主体缺乏,往往由政府承担了直接投资兴办近代工业的历史任务。

——选自贺耀敏《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三   一九七九年四月,广东省委领导同志向小平同志汇报时提出:希望中央下放若干权力,让广东对外经济活动中有较多的自主权……。小平同志十分赞同这一设想,他向中央倡议批准广东的这一要求。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在深圳蛇口矗立了三十年。过去,深圳人在它的激励下,创造了“深圳速度”,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现在,深圳人经过反思,开始了由“速度深圳”向“创意深圳”转型。未来,深圳人将赋予时间和效率全新的意义,让深圳再次先行。

——据谷牧《回忆邓小平》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后广州港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中国与西方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创办方面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工业创办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深圳特区由“速度深圳”向“创意深圳”转型的国际、国内因素。

2018-10-27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聊城一中2019届高三10月份阶段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趣(趋)本务而寡末作。

——《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的经济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经济思想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原因。

材料二   黄宗羲说,工商“盖皆本也”。“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国家是“为万民非为一姓”。

——改编自黄宗羲《原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的背景。

材料三 1903年9月,清政府设立了商部,由皇亲贵族载振任尚书,掌管商务和工矿铁路等事。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了《商人通律》和《公司律》。此后,清政府还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实业的章程和法令《商船公会章程》《奖励公司章程》《改订奖励公司章程》《奖给商勋章程》《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等。

——改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上述商业法律颁布的意义。

材料四   

年份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
1978年206亿美元
1998年3239亿美元
2008年25616亿美元
2017年41045亿美元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额迅速增长的原因。

5 . 全球化是人类发展的趋势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材料二: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这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埃及岌岌可危,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风雨飘摇,伊朗横遭列强干涉。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学术界现有三大基本观点:

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

②关键是西方腾飞了;

③在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

(2)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您赞成材料三的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材料三: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并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这种帮助不是单方面的。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及这一政策的重要内容和立足点。

材料四: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4)材料三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2017-07-2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

—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

(1)依据材料,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

材料二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

—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

材料三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3)依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

2017-08-04更新 | 3567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天津卷精编版)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下面是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表:

材料三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变化。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一图片中的口号出现的背景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材料二表明我国当时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形成这个特点的必要性。
(3)分析材料三中从左图到右图深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综合上述材料,你对社会主义改革有什么新的认识?
2017-02-28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云南省云天化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8 . 阅读下列材料,加深对中国工商业发展史的认识。
材料一 中国传统政治上节制资本的政策,从汉到清,都沿袭着。——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三 在中国和西方道路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并不容易,但是对外开放带来了中西的杂交优势和思想的复兴,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将重新塑造中国。——(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国传统政治上节制资本的政策”是指什么政策?简要分析从汉到清中国传统政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及其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从主动融入世界经济的角度概述对外开放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重新塑造中国”的?
2016-11-2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高二下期期末文综历史试卷
9 . 中部地区在我国历史和现代社会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洪武时期湖北地区移民的迁入迁出分布示意图

江西师范大学方志远教授认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首先“填”的都是平原及丘陵区,而“湖广填四川”几乎是与“江西填湖广”同时发生的。
……江西在元末属于陈友谅的势力范围,即使在朱元璋统一全国以后,其残余势力仍然对明政权构成威胁。因此,江西地区长期遭受着明朝统治者的“重赋”待遇。
材料二   ……过去5000年大概有3000年出头甚至更多,我们中国最精彩的故事在河南发生。我们已经有22个朝代在这里建都。随着我们国家最近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我们又看到了中国部地区加快复兴的前景……回往过去30年……我们非常清晰地看到所有的资源都在流明。……打开国门之后,资本、技术、投资、贸易机会、人才各种要素向哪里转移?中国的沿海区域,首先是珠三角、然后是环渤海。我们今天中国沿海城市看到了和世界一流域市差不多的场景。过去五年一个非常清晰的现象是若干资源要素开始向中国内陆转移。画一路线图的话中国沿海地区,中国内陆地区……
——郑州市副市长薛云伟《商业文明与城市变迁》(2009年12月6日)
材料三 多年来,中部成为国家宏观战略政策支持的边缘化地区,中部地区经济在“东部大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面临日益困难的窘境。2001年,全国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首次出现东快、西次、中部居后的局面,中部塌陷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针对中部地区发展相对缓慢的状况,2006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中部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综合交通运输枢纽;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争取到2015年,中部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的目标。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洪武时期中部地区人口流动的原因。
(2)用先秦时期的史实说明“过去5000年大概有3000年出头甚至更多”,“中国最精彩的故事在河南发生”。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针对河南等省份的交通运输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河南在中部崛起时可资利用的条件。
2016-11-18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10年高三年级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试题历史
10 . 上海经历了近代城市的产生、发展到当今的国际大都市,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缩影。
材料一   1845年,清政府苏松太兵备道宫慕久与英国领事巴富尔共同公布《上海土地章程》(也有称《上海租地章程》),设立上海英租界。此后,美租界、法租界相继辟设。1854年,英法美3国成立联合租界。1862年,法租界从联合租界中独立;1863年,英美租界正式合并为公共租界。
外滩、南京路、大世界……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不仅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也是一座著名的国际都市。
材料二 上海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工业基础好,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高,…既有开展对外贸易的经验,又有进行对内协作的网络,经济效益较好,是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水陆交通都很便利,……可以同世界各国进行交往,……科学教育也比较发达,集中了许多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对外开展经济贸易的经验。
上海的开放,进一步发展引进外资与先进技术的工作……会带来某些先进技术或先进的管理经验。……促使沿海城市的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为国家吸收更多的外汇。……采用先进技术与科学经营管理方法的,……使沿海城市的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推动全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引进外资与先进技术的需要而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对内地也有借鉴作用。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海租界建立的背景。分析近代上海的开放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双重影响。
(2)依据材料三,分析上海作为首批开放城市的原因,分析其重大意义。并据此谈谈你的认识。
2016-11-18更新 | 4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五校联谊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