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是一处有居址、墓地、祭坛、围壕、作坊及大型红陶块堆积区(预测为宫殿或公共建筑)的中心聚落遗迹,累计出土文物3000多件,其中玉器1200多件,典型文物有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大的石钺和玉璜,还有龙首形玉器、龙凤玉璜、碳化粳稻和籼稻及陶器。对图文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遗址功能分区表明商品经济繁荣B.当时手工业的发展水平超过农业
C.实证中国玉文化的起源与多样性D.有助于研究用玉礼仪及文化传承
2023-04-01更新 | 30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人民画报》

材料一   《人民画报》创刊于19468月,以摄影图片的方式报道当时的重大事件,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国家画报。第2期刊载的被俘的赵锡田、刘广信与其他国民党军军官的照片曾经被上海的《群众》周刊转载,有力地戳穿了国民党制造的蒋军在前线胜利辉煌的谎言。第5期刊有解放汤阴、活捉孙殿英、全歼蒋军第二快速纵队等重大胜利场面的照片。第6期出版了《爱国杀敌英雄王克勤》小册子,刊登十幅系列照片,介绍这位战士的英雄事迹。第8期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特大号。

材料二   下列图像资料选取于《人民画报》。



(1)依据材料一,概括《人民画报》所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内容。结合所学,指出第8期封面照片所示历史事件的战略意义。
(2)结合所学,对材料二中的图片进行分类并写出序号。任选一类,自拟题目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1-29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民族国家

材料一   


180512月奥斯特里茨之战,反法联军惨遭失利,拿破仑乘胜向德国北部进军,德意志帝国面临解体。柏林大学校长费希特在学校礼堂对祖国同胞发表了连续十四次的演讲,在演讲中他慷慨陈词:“当着诸位面前发誓,或者同祖国一起自由地活着,或者随同它的灭亡也一起死去”。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1919年,当巴黎和会要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消息传到中国后……民族情绪被激起。青年学生站在民族主义最前沿,以实际的爱国行动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从54日运动爆发到628日拒签《巴黎和约》,知识精英、学生、工人、市民结成了一个“无形联盟”,引导了运动的方向——“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九一八”事变引发满、蒙地区分离主义危机,这种情况继续演化,甚至在华北这一中国政治的中心区域,竟有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对此,傅斯年指出:“中华民族是整个的”。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在《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中呼吁:“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到1945年,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扼要分析推动近代德意志民族国家形成的主要因素。
(2)结合所学,简述材料二所述历史事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联系,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023-01-29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争取中华民族独立

材料一

时间事件主要内容
1851年—1864太平天国运动建立太平天国,前期曾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后期曾颁布《资政新篇》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新式学校,建成新式海军
19世纪90年代末戊戌维新运动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支持下推行百日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除旧布新

(1)依据材料一,提炼上表信息所反映的历史主题,任选一个历史事件加以分析。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武装抗日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领导了整个东北地区的抗战。华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团结各党派、各政治力量共同抗战这一重要决策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形成了全民抗战所必需的国内团结形势。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通过《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确立了全面抗战路线。随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四大敌后战场,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并与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相互策应。特别是在战争相持阶段,毛泽东在延安发表《论持久战》,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领导人民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抗击了超过60%的日军力量及绝大多数伪军,极大地牵制了日军在正面战场的战斗力。中国共产党还指挥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地区,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激起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据统计,在全面抗战中,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纵队共作战12.5万余次,歼灭日军52.7万余人,歼灭伪军118.7万余人,收复国土100余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约1亿。

——摘编自唐红丽《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论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023-01-27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一个持续43年相对和平的时期,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表述正确的是(     
①《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结束了欧洲的混乱局面
②和平是由于维也纳体系形成的欧洲均势长期稳定所致
③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带来欧洲经济的快速增长
④对亚非拉地区的侵略暂时缓解了欧洲内部关系的紧张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3-01-08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872—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学生赴美留学,后因顽固派破坏,1881年撤回留美学生。该批学生回国后从事工矿、电报者30人,从事外交行政者24人,进入海军20人,从事教育事业者5人,从事商业者5人。1915年6月,李石曾与蔡元培等人在巴黎发起成立了“勤工俭学会”,帮助留学生进行勤工俭学活动,这一时期先后约1600多人到达法国学习,其中包括徐特立、蔡和森、邓小平、周恩来等人。对材料中的近代留学教育解释正确的是(     
①国家承担留学后的一切费用   ②成为了晚清选官的主要方式
③传承文明、推动文化的交流   ④为中国建设和革命培养人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1-08更新 | 219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洪、杨之乱,经制之绿营兵,既腐败不能作战……曾国藩以团练起兵远征,所向奏功,其部下营官,皆积勋至督抚提镇,而全国之地方大吏,在同治年间,几尽为湘淮军人物所占据……是太平乱后之地方长官,胥藉军队之实力以为重。而清廷渐视典兵为地方疆吏当然之事,且有随意编练军队之权。”材料说明(     
A.太平天国运动瓦解了清政府的统治B.清政府从此放弃了重满轻汉的政策
C.地方势力的崛起导致中央权力下移D.晚清时期中枢机构出现了重大变化
2023-01-08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唐代前期中宗、睿宗年间,盛行的“墨敕斜封官”,即由皇帝直接敕封,而未经过中书省“宣署申覆”(拟定并盖印)及门下省复审与吏部铨选。由于这类官员告身(任命状)是斜着从侧门交付中书省执行,且其上所书“敕”字用墨笔(与中书省黄纸朱笔正封的敕命不一样),故得名。对此的认识是(     
A.三省分权体制取代皇权专制B.皇帝突破制度约束以打击藩镇势力
C.当时科举制度存在严重弊端D.中央集权制度下权力运行程序违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晚清时期,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引用了《周易》中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强调因时而变、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时代要求,促进社会发展。这表明(       
A.梁启超借助传统文化宣传变法的必要性B.维新派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孔子被维新派遵奉为托古改制的改革家D.戊戌变法推动了社会改良
10 . “养老”

材料一   《孟子梁惠王下》中说“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年始七十者,授以玉杖,餔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玉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

《宋史》记载,宋神宗熙宁二年诏:“老幼贫疾无依丐者,听于四福田院额外给钱收养,至春稍暖则止……”崇宁初,蔡京当国,置居养院、安济坊。

材料二   1908 年的免费养老金法是 20 世纪初英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第一部重要立法。1925年英国颁布《寡妇、孤儿、老年人缴费养老金法》,完善 1908 年免费养老金法。20 世纪30 年代英国又颁布了一系列养老金法,健全养老金制度。


1901-1937 年英国养老金制度实施情况统计简表

年代

领取养老金的老 年人数(千人)

养老金支出数
(千英镑)

养老金制度
覆盖率

养老金领取者年均领 取额(英镑)
1901518.3786791.4928%13.1014
1918762.2096908.0431%9.06318
1922858.49712257.032%14.2773
19302005.5333082.662%16.4957
19342324.8942904.366%18.4544
19372544.3642950.768%16.8807

材料三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十三五”时期,在党和国家重大规划和政策引领下,我国在老龄政策法规体系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多元社会保障与老龄产业发展等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指出:“‘十 四五’时期,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中央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作了专门部署。我国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充足的人力资本、历史悠 久的孝道文化。同时也要看到,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政府的养老措施。阅读材料二,概括英国养老金制度实施的情况。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阐述材料三中《“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进步性与实施的可能性。(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1-0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