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23 道试题
1 . 放马滩秦简《日书》记载有33种人体病症;周家台秦简《病方及其他》记载了疾病治疗和药物的运用。出土的汉代文献中,医学专辑大量出现。如张家山汉简、马王堆汉基帛书。秦汉时期文献出土(     
A.系统总结了中医药学成就B.表明经济发展对科技影响突出
C.奠定我国临床医学的基础D.展现了时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苏杭地区的居民职业结构表

职业

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工场工人

工场主和商人

占总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材料二   清中期以前苏州地区重要经济指标统计表(部分)

糙米价格(每石)

棉布价格(每匹)

踹匠工资(每匹)

1665年

约400文

约30文

11文

1724年

约1000文

30—35文

约11文

18世纪末

约1500文

100—200文

约14文

(注:踹匠是踹布手工业工人,强壮者每天可踹布5匹,苏州当时有瑞匠约2万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代苏杭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指出当地出现的新现象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统计表中经济指标的变化趋势加以评析。
2024-06-1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材料一   制举是唐代科举中一种特殊的选才形式。唐代制举效仿汉代察举,多在新君即位、改换年号等重大事件发生之际开设,由皇帝亲自下诏选拔贤良人才,以表达乐善求贤之意。新君通过制举选贤的形式与天下对话,表明自己是一位招贤纳士的仁德之君,意欲广纳贤才、励精图治,令天下人臣服于其统治,从而确保统治权力平稳过渡。从相关文献记载来看,从唐太宗到唐文宗,几乎所有皇帝在即位之时都开设了制举。

——摘编自田子爽《从皇帝即位改元看唐王朝的制举选贤》

材料二   中国科举史上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即宋代所独有的特奏名登科群体。宋代鉴于前朝灭亡的教训,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为巩固统治、拉拢士人,对多次试于礼部而不中者,给予额外的考试资格并赐予进士头衔。据统计,两宋科举共录取合格者11万人左右,其中特奏名进士、诸科登科人数总计大约51193人。特奏名登科后,大部分人虽然都有机会登入仕途,获得一官半职,但是往往入仕起点较低,职权较小,升迁的机会也相对于正奏名进士而言要少很多。特奏名登科群体虽然整体行政素质偏低,但对宋代社会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

——摘编自华桂玲《宋代特奏名登科群体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制举制度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实行特奏名制度的影响。
2024-06-1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材料   盐铁官营应不应该废止?

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霍光以汉昭帝的名义,令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招集贤/良、文学六十余人,就武帝时期的各项政策,特别是盐铁官营政策,进行讨论。贤良文学一方认为:“抑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并指出:“今县官作铁器多苦恶(质劣)……盐铁贾贵,百姓不便。”桑弘羊一方则认为:“先帝(武帝)哀边人之久患……故兴盐、铁……以佐助边费。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使备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将何以澹(赡)之?”他们进一步指出:盐铁归之于民,“民大富,则不可以禄使也;大强,则不可以罚威也”。如此发展,则会形成“权移于臣,政坠于家,公室卑而田宗强”的局面。

——据桓宽《盐铁论》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双方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6-1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武生李琎上疏,请搜括江南富户以资国用,阁臣钱士升分到此票,票拟意见为“下刑部提问”。崇祯帝否定了票拟意见,命“改票”。钱士升与首辅温体仁商议再次拟票,改拟为“姑不究”。材料反映了(       
A.内阁决策权的合法化B.国家权力结构混乱无序
C.内阁逐渐丧失票拟权D.中枢决策缺乏理性调节
2024-06-1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元大都“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因而,划直修凿大都通往江南的京杭大运河已势在必行。同时,从刘家港(今江苏省太仓市东北浏河镇)入海,北上至界河口(今天津大沽口)的海上运输线也全线通航。这些交通建设的创举(       
A.使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B.极大地缩小了南北经济差距
C.得益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D.组成以大都为中心的交通网
2024-06-1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北宋年间,苏轼在徐州担任知州时发现,其治下利国监“自古为铁官,商贾所聚,其民富乐,凡三十六冶,冶户皆大家,藏镪巨万,常为盗贼所窥”。他感叹道:“兵卫寡弱,有同儿戏……使剧贼致死者十余人,白昼入市,则守者皆弃而走耳。”这一现象的出现缘于宋代(       
A.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B.政治权力的结构性弊端
C.周边民族政权的并立D.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
2024-06-1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图为甲骨文中“帝”字的几种写法。有学者认为,“帝”为架木燃烧之形,象征对天神的大祭,代指天神。商人认为,商王死后就升到“帝”的左右,如卜辞“贞咸宾于帝”。到商代晚期,人王开始称“帝”,如帝甲、帝乙、帝辛。这一现象表明(       

A.政治需求干涉宗教信仰B.政权神权开始分离
C.社会迷信思想逐步淡化D.商王权威有所加强
2024-06-1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认为,华夏王朝文明开启于二里头时代,二里头是最早的“中国”,“它在内部高度发展的同时,向四围发射出超越自然地理单元和文化屏障的强力冲击波。显然,更大范围的这种文化的远播,不是靠军事推进和暴力输出,而是凭借其软实力的巨大张力”。该学者意在说明(       
A.二里头时代中国仍处于多元的邦国时代
B.中国王朝不借助于武力征服实现统一
C.“中国”是地域与文化结合的复合概念
D.华夏文明明显优于世界其他地区文明
2024-06-1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8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反山发掘良渚文化大墓11座,出土了种类多样、雕琢精美的玉器3000余件。其中有代表神权的琮,有象征军事指挥权的钺,有体现财富的璧,还有挂在衣物冠帽上的各种玉饰件。该考古发现说明了(       
A.历史研究依赖考古技术的发展B.玉器脱离现实生活而走上神坛
C.当时手工业制造技术领先世界D.凌驾平民之上的权贵阶层出现
2024-06-1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