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辛亥革命。

探究一:掌握革命的重大史实

(1)清王朝在辛亥革命中分崩离析,这是“孙中山领导的党和人民一起推翻的结果”。这里“孙中山领导的党”,主要是指(     
A.同盟会B.兴中会C.国民党D.革命党

(2)下面所示是某个同学整理的课堂笔记,该同学记录的历史事件(     
时间:1911年
主力:新军
结果:成立湖北军政府
A.响应了黄花岗起义B.推翻了南京临时政府
C.推动了同盟会的成立D.重创了清朝的统治

(3)“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集中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即要在中国建立一个真正的以“三权分立”为核心的近代民主国家。为此,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     
A.《天朝田亩制度》B.“明定国是”诏书
C.《钦定宪法大纲》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1915年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皇帝后,很快护国运动便取消了帝制:1917年张勋复辟仅仅维持了十二天就被迫逃亡。这实质上反映出当时(     
A.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B.资产阶级无法领导民主革命
C.各派政治力量不断分化重组D.军阀割据使共和制名存实亡

探究二了解革命思想的内涵

(5)请将下列孙中山革命思想按照表格配对。
主张:A暴力推翻满清王朝   B核定地价涨价归   C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内涵:A民权   B民生   C民族
革命纲领具体主张革命内涵
创立民国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平均地权

探究三解读分析革命的史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我们)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我们知道了!我们醒觉了!

——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

材料三   

材料四   1912年—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材料五   民国二年(1913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戴君身着外国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君“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戴君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范小芳等《戴季陶传》

材料六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有效;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贵,不变更其条件。

——孙中山《告各友邦书》节选(1912.1)

(6)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综合探究一--探究三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
2024-04-1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史实材料与历史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
题号史实材料历史推论判断
(1)《荀子》一书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西周初期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周王的亲族。    1    
(2)中国古代出现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局面。这反映了秦朝末年政局的动荡。    2    
(3)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反映了秦始皇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力,国家大事都由他决定。    3    
(4)《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同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这一措施的实施,引发了王国的叛乱。    4    
(5)《汉书·景帝纪》记载,“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汉初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5    
2023-11-0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民办文绮中学、闵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制度创新
(1)自国家出现以来,中国历代都制定了不同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将下列选项填入时间轴对应的位置。(填字母)
A.分封制            B.中书省        C.军机处          D.郡县与分封并行          E.内阁制度
F.参知政事       G.中外朝制   H.行省制        I.三省六部制               J.内外服制

制度创新是隋唐时期的一个突出特征,也是理解和解读隋唐历史发展的一把钥匙。以两税法为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2页

材料2:代宗时期颁布《禁富户吞并赦》:百姓田地,比者多被殷富之家官吏吞并,所以逃散,莫不由兹。                                                                           

——《全唐文》

(2)根据材料1,概况租庸调和两税法的主要内容,并比较其不同点。
(3)根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的原因。
2024-05-2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六校联合调研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4 . 历史的解读

历史学是作为主体的历史学家对史实的解读。下表中的陈述有的属于“史实”,有的属于“观点”,请在表中相应的空格内打“正确”。

陈述史实观点
A自从有了农业,人类社会之间就变得日益不同,差异也越来越大。
B《汉穆拉比法典》规定,房屋的承建人必须对其所造建筑质量负责。
C公元前10世纪左右,印度逐渐形成了种姓制度。
D玛雅人从野生植物中培育了玉米、西红柿、烟草等40多种农作物。
E雅典民主政治在它鼎盛时期几乎达到了完美的程度。
F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不是由于蛮族入侵而是由于经济衰退。
2023-08-0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通高中2024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练习历史试题
5 . 一座山庄,半部清史

曹小二同学在课堂上曾学习过“康乾盛世”这一知识,在承德避暑山庄游览过程中他发现了很多历史细节,并且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读这一“盛世”。避暑山庄正门“丽正门”匾额由满汉维蒙藏五种文字书写,他联想到,康雍乾时期曾采取了多种措施强化边疆民族管理。


(1)下面哪些措施与此相关(多选)(     
A.抗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B.册封达赖班禅
C.设立伊犁将军
D.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E.专设理藩院
(2)结合上题及所学,这体现了清朝在边疆民族治理上怎样的特点?

沿着主路一直往前走,就会经过避暑山庄平原区西部的文津阁。这里曾藏有乾隆时期的官修丛书《四库全书》一部,它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文化工程。但根据学者研究,在修书过程中,禁毁书籍3100余种,15.1万余部,民间惧祸自行销毁者不在其内。


(3)结合材料及所学,《四库全书》的编修反映了当时清朝统治的何种特点?
(4)据曹小二了解,乾隆曾在避暑山庄举行过52次“秋弥大典”(围猎),而在随围出行的政务机构中,直线距离离皇帝御幄最近的机构可能是(     
A.军机处B.内阁C.礼部D.中书省
(5)赵翼曾在乾隆时期的这一政务机构担任要职,下面是他对于其职能的评价:“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综上反映了该机构是(     
A.辅助皇帝行使权力的机构B.临时差遣,提高效率的机构
C.隶属于皇帝的最高权力机构D.总揽全国军政要务的机构

在文津阁旁,平原区东北部的万树园,这里曾举办过众多重大的政治与外交活动。在1793年,乾隆接见了来自英国的马戛尔尼使团。英使则向乾隆帝献上了天文仪器、地球仪、望远镜、钟表、蒸汽机模型、珍妮机模型、步枪、远洋战舰模型作为礼物。


(6)从英国礼单来看,这时期的英国社会有何特征(     
①工业革命启动②君主专制统治③对外殖民扩张④思想文化钳制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曹小二关注到,中国回礼单为: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


(7)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从横向与纵向的角度,如何评价清朝历史上的“康乾盛世”?
2023-05-21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图反映了新时期党的理论发展情况。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A.体现了邓小平个人思想的不断发展
B.新时期理论的核心均是党的建设问题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眼于科学发展
D.体现了新时期理论成果的内在一致性
2022-07-0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在线教学评估历史试题
7 . 下图为《西晋末年汉族流民路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人口由中原城市向周围边疆地区迁徙B.内迁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形成混居的局面
C.北民南迁主要集中在荆、扬、益等诸州D.南北朝政权更迭频繁是民族迁徙主要原因
8 . 太空筑梦

材料1956年,中国第一个火箭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中国航天事业从此诞生。苏联在1958年提供给中国一枚小型导弹——“P-2”火箭,中国以此为样本开始仿制。1960年,在苏联单方面撕毁协定、撤走专家、中断一切资料和器材供应的情况下,中国自行完成了图纸描红、原理研究、改进创新等一系列工作,成功发射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1964年,成功发射第一枚自行研制的弹道式导弹。1970年,中国“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本国卫星的国家,开始了迈入太空的第一步。80年代后期,卫星研发开始为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航天事业迎来了大发展的黄金时期。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以来的飞天愿望,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2004年,中国月球探测“嫦娥工程”正式开展。2020年,“嫦娥五号”计划启程,在月球采样并返回地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成功,信号覆盖全球;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升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随之开启,中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摘编自孙家栋《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与展望》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进行解读。
9 . 历史的解读下列表格的陈述中,有的属于“史实”,有的属于“观点”。A代表“史实”,B代表“观点”,将你的选择(写字母)写在答题纸上。

陈述史实观点
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王国国王
尼罗河对埃及文明的产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代埃及法老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造成了重大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