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图说历史。
(1)时空的记忆人类历史是在一定时空中演绎的。在如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字母填入正确的位置。(涂答题卡)。

历史事件位置(字母)(涂答题卡)
虎门销烟
《南京条约》签订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武昌起义爆发

(2)如图是1908年《神州日报》上发表的名为《立宪真相》的漫画。漫画意在揭示(     

A.戊戌变法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B.清末新政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C.预备立宪实为维护专制统治D.辛亥革命废除君主专制

(3)如图为19世纪末《点石斋画报》上刊登的“公车上书”情景示意图。这一事件(     

A.推动义和团运动的兴起B.重在解决洋务运动存在弊端
C.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D.源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4)如图《国王的蛋糕》刊发于法国《小巴黎人》杂志,图中从左到右依次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法国女郎,日本武士。此漫画所反映的现象是(     

A.德法俄“干涉还辽”B.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
C.列强瓜分中国狂潮D.列强在京划定使馆区

(5)如图是中国近代某次战争形势图。这次战争(     

A.中国战败,签订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中国战胜,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热情
C.中国战败,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和失败

(6)如图是1920年7月上海《申报》》发发表的漫画《惨不忍睹之现状》。这幅漫画反映了当时(     

A.帝国主义列强对华侵略加剧B.各派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
C.辛亥革命的兴起和发展D.护国运动得到民众大力支持。

(7)陈独秀提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其中,“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     

A.自强与求富B.民主与科学C.独立与进步D.新道德与白话文

(8)胡适曾俏皮地说:“北大是由于三只兔子(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都属兔)而成名的。”关于这“三只兔子”,说法有误的是(     

A.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并延揽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前来任教
B.陈独秀在北京创办《青年杂志》,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D.三人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革新

(9)这是当时20世纪初的一幅漫画,这幅讽刺漫画中讽刺的对象是(     

A.清政府的顽固派大臣B.“皇族内阁”的成员
C.袁世凯的专制统治D.军阀混战和割据
2024-04-2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60多年前,人类曾经站在了核战争的边缘……漫画,以其特殊的艺术形式描绘了这一历史镜像。

第一组:

     

图A《让我们为这东西加把锁》 美国漫画             图B 《古巴导弹危机》英国漫画

第二组:

图C 《我比你更疼》美国漫画        图D   《如果你们撤......我们就撤......》英国漫画
1.以上两组漫画的主题反映的时代背景是(单选)
A.世界多极化趋势形成B.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C.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D.两大阵营激烈对抗
2.观察第一组:面对危机,两幅漫画所呈现的解决方式有何不同?
3.观察第二组:两幅漫画对于危机结局的认识有何不同?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漫画作为史料的认识。
5.“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古巴导弹危机给予世人怎样的启示?
2024-04-1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闵行区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海外史料看庚子事变》中有一幅漫画,这反映了当时(     
A.帝国主义列强合谋门户开放B.列强既合谋出兵又各谋私利
C.帝国主义列强合谋征服中国D.列强扶植清政府作为代理人
2022-10-01更新 | 599次组卷 | 29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如图漫画所示局面最有可能出现在
A.18世纪中期B.18世纪末期C.19世纪中期D.19世纪末期
2020-12-23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百年共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自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材料二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系统,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那一种共和政体是一个大失败,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被除去。它不代表政治思想,只是政治思想的一幅漫画,一幅粗糙的、幼稚的、小学生的漫画。这种共和政体悲惨的结束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
(1)依据材料一,在图中找出辛亥革命所代表的字母,并依次写出其他字母所代表的近代中国重大事件。从“外事之刺激”和“中国的反映”两个维度,分析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
(2)材料二、三的观点是否一致,概括它们各自的核心观点。
(3)辛亥革命的硝烟早已消逝,但其是非成败,百年来众说纷纭,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认识?
2020-02-10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以下是一幅创作于一战结束时有战后和平的漫画,其主旨是
A.美国企图通过控制国联来支配世界
B.美国通过国联维护和平的愿望不可能实现
C.由于国联自身缺陷,不可能维护世界和平
D.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全世界的主宰
7 . 如图是一幅关于二战后初期反映“冷战”的漫画《来吧,小鱼!》。画面中的山姆大叔手抓渔网,正在召唤小鱼过来。该漫画揭示的主题是
A.凯南“八千字电报”B.富尔顿演说C.杜鲁门主义D.马歇尔计划
2020-03-2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1851年,英国的《泰晤士报》刊登了一幅漫画,画面上工厂林立,天空烟雾缭绕,黑色的河水里,一个猴子坐在小船上举着个牌子,上面写着“life or money”(要钱还是要命)。这幅漫画反映的是
A.城市化进程造成农村人口减少
B.工业革命导致劳资关系尖锐
C.工业化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D.工业化造成经济危机的发生
9 . 下图为一幅创作于1916年的政治漫画,名为“水中捞月”。图中一人身上捆绑绳索,悬在半空,试图捞取水中的“月亮”。绳索的一端固定在非常危险的悬崖上的一棵小树上。结合漫画创作的时代背景,能够说明该漫画寓意的是
A.既隐喻了辛亥革命的结局又反映了帝制思想的顽固
B.既隐喻了辛亥革命的结局又反映了民主思想的追求
C.既昭示复辟帝制的野心又预示了复辟帝制的结局
D.既昭示复辟帝制的野心又揭示了复辟帝制的手段
2019-09-0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闵行区高考一模历史试题
10 . 下图漫画名为《捷克小红帽》,它寓指的是
A.《慕尼黑协定》
B.《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C.《大西洋宪章》
D.《波茨坦公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