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500——1850年英格兰、法国、意大利中北部农业总产出借数,据该图可知(     

A.意大利的农业长期落后B.农业发展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条件
C.法国小农经济根深蒂固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得以推广
2024-05-15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 . 古代埃及,神庙是举办官方祭仪的地方,具体宗教仪式由祭司阶层进行,而图1、图2的神庙浮雕刻画的场景却并非如此。这表明,古代埃及(     

A.建筑技术的宏伟精致B.宗教文化的色彩浓厚
C.政教合一的制度古老D.象形文字的功用多样
2024-05-0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3 . 下面两幅图所示分别为2012-2021年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的份额(单位:%)和排名情况以及2016-2021年(其中Q代表季度)人民币作为官方储备资产的规模(单位:百万美元)和比例(单位:%)情况。这可用于说明该时期(     
A.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不断的发展B.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得到了构建
C.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提升D.人民币国际化主要得益于固定汇率制
4 . 下图为《点石斋画报》所载“计本火牛图”,描绘了进入朝鲜作战的清军“在百余头牛的双角上缚火把,驱使牛群冲向倭寇阵地……当倭寇拼命向火牛开炬开枪时,我军已从敌后发动攻击,倭寇大败而逃”的场景。这可以用来说明(       
   

A.清军在甲午战争陆战中获胜
B.军民合作反侵略的爱国精神
C.报刊迎合民众对战争的想象
D.洋务运动提升了清军战斗力
2023-09-1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时期赋役政策演变简表

时间内容
明朝洪武年间明太祖令各地进行人口和财产申报,编制黄册(户籍)和鱼鳞图册(地籍),规定“坐图还粮”和“按册籍以定差役”。
明朝宣德年间周忱创里甲银,“税粮之外,每石加征若干,以支供办(杂役),名‘里甲银’”。
明朝正统年间浙江、江西、湖广等省的部分税粮,按一两四石的比价,折收白银,叫作“金花银”。
明朝万历年间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
清朝入关之初下令编制户籍,仍称“黄册”,又立鱼鳞图册,作为征收赋役的依据。
清朝康熙年间到康熙四十年(1701年),“浙省近来各州县竞不从人起丁,而从田起丁”了。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下旨“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清朝雍正年间雍正元年(1723年),据直隶巡抚李维钧奏请:“摊丁入地”“征派地丁银”先在直隶,继而向全国推行。
从表中提取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12-2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蔚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美国科学院院报》近期的研究称,印象派美术大师莫奈画作(如下图)中呈现的其实是工业革命时期空气严重污染的状况。他的画作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情感。材料旨在表达(     

A.艺术作品反映社会存在B.工业革命推进绘画技术
C.画作隐喻空气污染危害D.印象画派蕴含启蒙精神
7 . 20世纪初,英美烟公司旗下的“海盗牌”香烟进入中国后更名为“老刀牌”,画片中海盗手里的大刀也改成了优雅的弯刀(如图1)。此后,该品牌还出了仕女(如图2)、孙悟空等画片的香烟,并印刻不同的处世哲学,如:只要用心读何愁书不熟、田家自有乐等。这反映出当时(       

图1

图2
A.实业救国思想成为国人共识B.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趋向
C.中华传统文化深受西方喜爱D.西方商品促销方式的本土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距今约5300年的安徽凌家滩文化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安徽首推的重点遗址,也是文明起源和形成阶段代表性遗存。如图为该遗址的平面布局图,通过该遗址我们可能推测(     

A.聚落生活组织有序B.原始农业蓬勃发展
C.国家形态业已具备D.生活习俗差异明显
2024-04-21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示范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距今约6000年的安徽凌家滩文化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称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该遗址发掘出土玉器、边角料和玉料等1100余件、石器500余件,玉石器技术有切割、打磨、镂雕、钻孔、抛光等,其中玉龙(见如图)被称为“中华第一龙”。这些玉石器(     

A.代表了世界玉器制作的最高水平B.反映出不同区域文明的密切交流
C.标志着国家初始形态的基本具备D.为研究中华文明提供了实物例证
2024-04-11更新 | 415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国家产生之际,由于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家长制家庭没有像雅典那样分化为个体家庭,氏族部落内部虽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贫富差别,但是阶级分化并不十分明显。中国古代国家产生的动因主要不是由于氏族内部的阶级分化,而是部落之间的征服战争。部落战争的结果是征服者把被征服者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从而使属于不同部落的人们组成了新的结构,于是原有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长制家庭便具有了地域的性质。在古代中国,家长制家族组织却与国家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一致,家长制家族组织不仅没有因为国家的产生而消亡,相反在国家产生以后得到强化,原有的家庭结构生长成为政治结构的补充部分,成为专制国家的重要支柱。

——摘编自陈恩林《谈中国古代国家形成的道路及特点》

材料二   随着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出现了市民阶级。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举起人文主义旗帜,把斗争矛头直指以罗马教会为代表的封建制度,宗教改革运动对罗马天主教进行了更为猛烈的进攻,促进了民族意识的成长,他们关注、效忠与认同自己所在的民族和国家。1617世纪,西欧建立了以王权为中心的君主国家,形成了大众忠诚于王权的新的政治认同,民族语言迅速传播与使用,文化教育也有了发展。由此,整个民众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情感大大增强。随着王朝国家的建立,启蒙思想家指出专制君主阻碍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资产阶级高举起反封建的旗帜,打倒了王权,确立起人民主权作为新的民族国家的政治主体。从此,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所组成,相反,而是由全体公民结成的统一的共同体。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国家和西欧近代民族国家产生的不同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近代民族国家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2024-04-11更新 | 21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