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课吏馆原本是各省为候补官员设立的学习机构。湖南巡抚陈宝箴于1897年将课吏馆纳入湖南维新大业,他认为,外患日亟、国运不昌之际,要想有所作为,“其要者,在懂吏治、辟利源,其大者在变士习、开民智、敕军政、公官权”。同年十二月,梁启超上书陈宝箴,将“开民智”、“开绅智”、“开官智”视为“一切之根本”,而“开官智又为万事之起点”。

1898年,由署按察使黄遵宪拟定的《会筹课吏馆详文》刊发。改造后的课吏馆,最高负责人为“总理”,实质性的下设机构称为“问治堂”。……馆中各课分为六类:一是“学校”,凡兴学育才、移风易俗、开启民智等等。二是“农工”,包括农桑、种植、工艺、制作,希以此养育民众、丰富物产,借此收复利权,提高与日见增多的洋货的竞争能力。三是“工程”,四是“刑名”,五是“缉捕”,六是“交涉”,“凡通商、游历、传教一切保护之法,均归此类。”课吏馆另有“馆规”,有学习制度等。……考核采用积分制,共分三类:“勤业”“善问”“进益”。每人均按上述三类计分,列入表格,每月以90分为合格。

课吏馆新定的章程,既有对旧有制度的合理吸收,更多的是结合维新需求而作的改弦更张。……可惜事与愿违,办理不善”“未闻实效八字几乎成了戊戌维新时期湖南课吏馆的定评。随着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的辞别,湖南维新事业很快跌入谷底,紧随其后的便是政变发作,各项新政摧毁殆尽,课吏馆也因早产而夭折。

——改编自张求会《近代湖南课吏馆初论》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近代湖南课吏馆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表为2022年漳州圣杯屿元晚期沉船出水的部分瓷器,沉船遗址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古雷半岛东侧的圣杯屿海域。该海域是古代南北海上交通的重要航道,同时由于暗礁丛生,海况复杂,也是一处历史性海难多发区。   

器物名用途产地发掘地特征
   
青瓷香炉
祭祀器浙江龙泉窑漳州圣杯屿灰白胎,胎质较致密。施青釉,釉色泛青白,内施釉至上腹,部分内下腹及内底露胎,外施釉至足。外腹部印三周弦纹。腹部凸起处刻双圈弦纹。外下腹转折处贴塑三个蹄形足,足底凌空。
   
青瓷盏
茶器浙江龙泉窑漳州圣杯屿灰白胎,胎质致密。施青釉,釉色泛青黄,内满釉,外施釉至圈足。敞口微敛,斜弧腹,小圈足。内底下凹,外底心乳突。内外腹壁胎体轮旋痕明显。
   
青瓷高足杯
酒器浙江龙泉窑漳州圣杯屿灰白胎,胎质致密。施青釉,釉色泛青黄。内外满釉,仅足端刮釉。内下腹刻双圈弦纹,内底心印花卉纹。外底内轮坯痕明显。
   
青瓷印花盘
食用器浙江龙泉窑漳州圣杯屿灰白胎,胎质较致密。施青釉,釉色泛黄,内满釉,外施釉至足,外底露胎。内中腹印一圈花草纹,内下腹印一圈展开的莲、菊花卉纹,内底心印花卉纹。外腹刻菊瓣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漳州圣杯屿沉船出水瓷器的史料价值。
2023-07-0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在中国陕甘宁边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后的所见、所闻、所感。2020年4月,教育部将该书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初中段)。下表为该书的目录节选。

章目录主要内容
第三章在保安对毛泽东的初步印象;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的基本政策;红军大学、红军剧社等。
第五章长征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等长征历程。
第七章到前线去的路上普通农民对红军的拥护;苏区工业的繁荣以及苏区人民的乐观精神。
第十二章回到白色区域(国统区)“西安事变”以及对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影响;分析了中国革命运动的复杂社会背景、面临挑战及终将取得胜利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教育部的这一举措。
2023-05-06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何武断剑。西汉后期,沛县有富豪,家财三千万。正妻及女儿不贤,仅有幼子系庶出。富豪病重,恐死后必争财,在族人见证下立遗嘱,云:“悉以财属女,但以一剑与男,年十五以付之。”儿长大后,女不肯与剑,乃告官。司空何武将财产全部判予儿子,理由是:剑,有决断事务之意;富豪遗嘱暗指儿子在十五岁时应接管家族家产。

——摘编自[汉]应劭:《风俗通义校注》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何武断剑”。
2024-05-07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
5 . 西方殖民活动曾给殖民地人民造成过深重的灾难,也曾发挥过建设性作用,他们的殖民活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人在地中海地区进行了范围广大的殖民活动,建立了许多殖民地。


材料二   撒哈拉沙漠和沿尼罗河上游巨大的苏德沼泽地在历史上构成了一个可怕的障碍,这些障碍不利于殖民者深入内陆;非洲西部的大河和非洲东部的山脉形成天然屏障,非洲平直的海岸线,缺少优良港湾,也使得殖民者难以接近。美洲多良好港湾、多平原地带,比较有利于殖民者入侵。非洲直到19世纪末才被殖民者基本瓜分,美洲则在16-17世纪基本被殖民完毕。

——改编自《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自然地理因素对殖民与被殖民所造成的不同影响。
(2)除了上述自然地理因素外,还有制度、技术、文化等因素会影响殖民活动。请任选一个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析。(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白居易的《赠友》描述了两税征钱导致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胡(何)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表达了对租庸调法的认同,“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主张“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柳宗元的《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指出,两税法实行按户等征税,富人贿路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税,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他认为要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只有“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间”,即恢复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法。

——改编自付志宇《唐人诗文所见两税法变革补证》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白居易、柳宗元对唐代税制改革的看法。
2023-08-3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暑假考(开学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80年代,对于康乾盛世的研究多集中在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作用上。史学界时此问题的看法分为两派。其中一派认为,清政府采取的闭关锁国政策,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并没有起到自卫和阻挡资本主义冲击的作用。也有学者的观点恰好相反,认为闭关绩国政策虽具有保中性,但在客观上的确起了抵抗外来侵略和自我防卫作用。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对此问题的探讨也更加深入。有些学者提出了“机会”说,认为清朝在18世纪推行闭关债国政策,失掉了一次走向世界的机会,由此拉开了与西方世界的距离。

进入21世纪后,史学界将康乾盛世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进行比较,有的学者认为“近三个世纪的大清帝国史,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与此同时,帝国的外部环境、外部世界也是动态的、发展的。而且比较起来,后者比前者变动与发展的速度,更是迅猛的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大清帝国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就越来越落后,越来越被动,因而越来越异化,终于从一个雄强一世的东方大帝国、一个中央王国,异化为一个半殖民地、一艘在怒海惊涛中下沉的破船”。

——摘编自梁俊艳《全球视野下康乾盛世研究学术史回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今天我们身处的世界,乃是近五百年来演变的结果:因为那个过去的时段,正是西方基督教文明发扬蹈厉,建设一个以上帝恩赐个人福祉为主题的世界的时候。到今天,这个西方基督教文明独擅胜场的时代,其动力却在变质。而且,这种独擅胜场的局面,福山(注:即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著有《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等书)他们居然认为是“历史的终结”。为此,他们尽了一切努力,鼓吹要预防其他文化体系的崛起,以免自己的霸权被终止。

——摘编自许倬云《经纬华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西方基督教文明发展的“动力变质”进行评述。
9 . 美籍华人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一文中指出:“在所有19世纪的中国政治家中,林则徐的形象和影响都超过了其他人。……比曾国藩、李鸿章早二、三代人的时间,林则徐就已提倡和发动了向‘蛮夷'学习的自强运动。”这一评述体现的史学观点是(     
A.革命史观B.社会史观C.全球史观D.近代化史观
2024-03-1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清流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曰:“善人为帮百年,亦可胜残去杀矣。”“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对于如何实现“无讼”,孔子提出的是一套为政以德、为国以礼、为政在人的治理方案,总体上是以德去刑。汉代一些地方行政司法官吏,在社会治理中,综合运用礼教、政教对社会的指引作用及刑罚对犯罪的禁止功能,综合治理,以达到最大限度地解决社会冲突、化解社会矛盾的目的。例如:秦彭“准礼训人,不任刑罚,崇好儒雅,教明庠序”;东汉刘矩稍迁雍丘令,“以礼让化之,其无孝义者,皆感悟自革。民有争讼,矩常引之子前,提耳训告,以为忿恚(愤怒)可忍,县官不可入,使归更寻思。讼者感之,辄各罢去。其有路得遗者,皆推寻其主”等。

——摘自胡仁智《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的儒家化及共历史启示》

材料二 罗马法是在古希腊自然法理念的感召下,经千余年的历史筛选而鼎立起来的传统私法文化之源,由于罗马法学家一开始就以自然法为指导,诠释着以市民法和万民法等为代表的法律法规,并亲历种种司法实践,在几个世纪中ー贯以往。他]形传统的诉讼指导、诉讼参与、撰写契据,解答司法实践中大量的现实问题,使他们的解答常常必须被审判者所接受,直接作为判案据,这大大推动了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加之罗马版图的日益扩大,对外文往日愈频繁,国内人际关系越来越趋于复杂,法律的确认和处理已是罗马国家不可替代的必然手段,因此,罗马民间才靠着罗马法学家的活动成了有史以来的“法制帝国”。

——摘编自张蓉蓉等《罗马私法一一自然法的法律表达》


(1)根据材一并结冷所学知识括指出汉代社会治理的发展,并作简要评析。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古罗马与中国古代在社会治理上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不同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