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7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德国著名诗人海涅早就说过:“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出现在雷鸣之前一样。”人类文明发展史早已证明: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引领。没有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欧洲就不会走出神学统治的黑暗而迎来新世纪的曙光;没有1718世纪英法启蒙思想家的鸿篇巨制,就没有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和胜利。在中国,没有马列主义的传入,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没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发展;没有“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就没有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改革开放的启动发展;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就没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的出现。

——摘自韩振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价值》

根据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3-07-21更新 | 9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大国崛起·海洋时代》解说词讲道:“与中国郑和的混合舰队相比,葡萄牙人的两三条帆船微不足道,但是凭着爱冒险的天性、对财富的渴望以及强大的宗教热情,葡萄牙人终于冲破了欧洲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极限,向着浩瀚的大西洋进发了。”这可以用于说明葡萄牙(     
A.成功开辟新航路的条件B.航海技术的发达
C.开辟新航路的多重动因D.海外活动的拓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表为1871年和1910年德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该变化反映出德国(        
年份工业成品和半成品原料食品
1871年51%25%24%
1910年74%16%10%
A.加紧了对海外的殖民扩张B.提升了本国商品竞争力
C.外贸实行了自由贸易政策D.成为了最发达的工业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下图所示历史事件(       

A.传播了阿拉伯数字B.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
C.开启了希腊化时代D.加快了印刷术的西传进程
2023-07-17更新 | 4198次组卷 | 44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7世纪,利玛窦等人来华伊始便穿起儒生的服装,学习汉语,阅读儒家经典,这在帮助他们进入宫廷方面无疑是成功的。徐光启、李之藻等讲究经世致用的士大夫成为皈依者。这种做法(       
A.适应了明代经济发展需求B.推动了儒家思想的变革
C.迎合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D.促进基督教的广泛传播
2023-07-16更新 | 128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抗战时期,无论是国统区还是根据地的教科书都加入了有关抗日战争的内容。各种算术课本的目录上,大都以战争术语作为标题,如“做兵”“做子弹”“排枪炮”“打靶”等,以所学知识为副标题。各种战时国语教科书内容几乎都涉及时事讨论,救国演讲等,有救国运动的文电和诗歌,救国运动的戏剧和故事,民族英雄传记,少年爱国故事,民族英雄抗战史实;等等。学生作文包括翻译重要救国文电为通俗大众文,拟为救国运动告民众书,拟致各国儿童宣布中华民国解放运动的信件,拟募捐启示,拟救国演讲词,订救国运动标语,记救国运动的事实;等等。写字包括写标语、宣传、图表、布告、壁报、民众课本等。

——摘编自袁文静《抗战时期国统区特殊教科书简析》


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的一点或整体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世纪中期起,英殖民主义者开始向东南亚地区渗透,他们除以贸易为先导,以武力为后盾,以发动战争为制胜法宝外,还通过充当保护人,夺取对缅甸和马来亚的殖民统治权。1647年,英国与缅甸签订了《英缅条约》,准予英国人在恒枝岛有永久居留权,可以自由贸易等。1824年,英国迫使荷兰在伦敦签署了《英荷条约》,荷兰彻底放弃了占有新加坡的愿望。从17世纪末开始,英国还在非洲从事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罪恶的奴隶贸易,利物浦、曼彻斯特和伦敦等工业城市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靠奴隶贸易繁荣起来的。1885年,柏林会议结束后,随着欧洲帝国主义争夺和瓜分非洲的加剧,英国的政策也转向以力图夺取尽可能多的殖民地为目标。

——摘编自何跃《试析英国在东南亚的早期殖民扩张》

材料二19世纪,“英国商人在印度发现了最大的市场,在这个开放的市场中,英国的商业资本可以轻易地取得支配地位”。而美国处于欧洲利益的边远地带,对于英国的核心利益即欧洲霸权和世界霸权毫无染指之意,其在美洲大陆和亚太地区的殖民扩张政策并没有直接损害到英国的利益。19 世纪末20世纪初,大英帝国在与其他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殖民竞争中巳处于不利地位,英国的经济实力优势逐渐丧失,海上优势地位不断被动摇。同时,美国民族主义精神中的“盎格鲁一撒克森”种族优越性也是英、美能够携手的文化意识形态因素,“双方之间的矛盾是家庭纠纷,但总会站在一起主宰世界”。

——摘编自王利《英国应对美德扩张的策略及原因探析-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英国在东南亚和非洲的殖民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对美国殖民扩张行为不断妥协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17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英国殖民扩张政策的认识。
8 . 宗教改革期间,马丁·路德花费十余年时间,将《圣经》新旧约全部翻译成德文并出版发行。在翻译过程中,他对德文构词、语法、语句进行了加工和规范,促进了标准的德语书面语言的形成。马丁·路德的翻译活动(       
A.旨在推动宗教的世俗化改革B.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C.利于促进德意志民族国家形成D.维护了民众宗教信仰的自由
9 . 1979年,韩国制定《职业训练基本法》,规定雇用300人以上的企业实行内部职业训练义务化,政府对企业主给予税收上的优惠;政府对数万名被解雇人员进行职业训练。这说明,韩国(     
A.进行产业结构调整B.重视技术人才培养
C.以企业主利益为重D.进行教育体制改革
10 . 中国古代制定历法,一方面是“敬授民时”的需要:更重要的一面是历法准确被视为王朝是否顺应天命的标志。因此,司马迁在《史记·历书》中说“王者异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这说明古代历法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天人合一观念的实践B.王朝巩固统治的需要
C.吸收前朝兴衰丧乱历史教训D.引领农业生产活动的需要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