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26 道试题
1 . 二战后,国际上出现了一股移民潮。约180万人自阿尔及利亚和印度支那返回法国,约100万人从非洲返回葡萄牙,约30万人从东印度返回荷兰。此外,英国和比利时也有数量不等的本国国民返回国内。这股移民潮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美苏冷战日益加剧B.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C.国家间的文化冲突D.国际政治新秩序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09年,英国颁布《劳工介绍法》,规定劳工部应当在全国各地资助设立劳工介绍所和青年职业顾问委员会,向青少年提供职业指导;1910年颁布的《就业选择法》规定地方教育当局要为17岁以下的青少年提供职业指导。这些做法旨在(     
A.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B.缓解大萧条带来的影响
C.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D.应对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之前,文艺复兴不仅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还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为大西洋的航运中心。新兴资产阶级借此有利条件积极推进海外贸易。一部分封建贵族受巨额利润吸引开始转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场、牧场或投资手工工场,这些人被称为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他们都要求发展自由资本主义。而此时,英国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社会矛盾加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爆发。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并取得革命的领导权,向封建统治者发起挑战。

——摘编自段寒冰《浅谈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和条件-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例》

材料二   “光荣革命”从本质上来说是尊重传统、尊重历史经验的。虽然它的确推翻了一个不得人心的老国王;但更重要的是它拥立了一个愿意服从议会的新国王。“君主立宪制”的历史形式是“混合君主制”,即国王、贵族、人民共同管理英国,贵族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是上议院,而人民在法律上的人格化则是下议院。这样就完成了从“国王的议会”逐渐演绎为“议会的国王”的转换。

——摘编自蒋娅芳《英国“光荣革命”的渐进性与法国大革命的激进性比较刍议》

(1)根据材料一、概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英国“光荣革命”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4 . 截至20世纪末,中国已与123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十八大以来,文化外交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欢乐春节、亚洲艺术节、中非文化聚焦等一批文化交流活动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文化外交的标志性品牌。这表明文化外交(     
A.成为区域合作的主要手段B.实现外交工作重心转移
C.致力于发展新型大国关系D.提升了中国国际影响力
2024-06-0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5 . 据乾隆年间《博山县志》记载:“博山地寡民贫,多凿井穿洞(采煤),以资其利……其主事者必曰井头,率徒下攻者曰洞头,收发钱财者曰帐房,此三人者,权莫大焉。输钱出份者谓之攻主。”据此可知当时(     
A.手工业技术提高B.采煤业出现专业化
C.劳动力市场完善D.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2024-06-0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38年8月,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第四支队在胶济铁路西段进行大规模铁路破袭战。同时,三支队七团与友军配合,一直打到济南历城,并一度攻入黄台、北关两车站。八路军的这一做法是为了(     
A.打破日军封锁囚笼政策B.积极参与百团大战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配合正面战场抗战
2024-06-0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晚清以来,发生在1900年之前的农民抗税活动每年总数维持在20次以下,1900年之后迅速增加,最高在1910年超过了100次。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甲午战前政局相对稳定B.政府税收来源的多样化
C.战争赔款加剧统治危机D.革命救国成为社会共识
2024-06-0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8 . 《管子·问》保存了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份社会调查提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份社会调查提纲

问死事(为国牺牲)之孤,其未有田宅者,有乎?
问死事之寡,其饩廪(口粮)何如?
问国之有功大者,何官之吏也?
……
问宗子(嫡长子)之牧(庇护)昆弟者,以贫从昆弟者几何家?
余子仕而有田邑者,今入者几何人?
余子父母存,不养而出离者几何人?
问国之弃人,何族之子弟也?
……
问理园圃而食者几何家?
人之开田而耕者几何家?
所辟草莱有益于家邑者几何矣?
士之有田而不耕者几何人?身何事?
……
问男女有巧技,能利备用者几何人?
工之巧,出足以利军伍,处可以修城郭补守备者,几何人?
问邑之贫人,债而食者几何家?
问人之贷粟米有别券者几何家?
……

——摘自《管子·问》

(1)这份社会调查提纲反映了当时哪些社会现象。
(2)结合所学,指出齐国进行社会调查的目的。
2024-06-0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9 . 1815年,玻利瓦尔在《牙买加来信》中写道:“新世界有共同的起源、共同的语言、相同的宗教习惯。”他还曾指出:“在我的思想上,绝对没有把美洲英语国家和西班牙语国家混同起来……只要我们还没有把美洲各国政府的力量集中起来,我们就将陷入可怕的纠纷之中。”为此,他主张(     
A.暂时与殖民者达成妥协B.建立拉美联合共同体
C.领导人民进行民主革命D.与美国建立同盟关系
2024-06-0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如图为“周公辅成王”画像砖。此类画像砖在东汉以后才大量出现,周公个人的形象不再是先秦、西汉人心目中“践祚当国”、大权独揽的摄政王,而是一位承受先王托孤之重、率领群臣一心扶保幼主的忠厚长者。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正统思想的确立B.政治形势的需要C.抑制王侯的诉求D.社会风俗的变迁
2024-06-0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