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的欧洲城市,几乎所有的城市和城镇均被城墙所包围,而防卫城墙的存在,既意味着城市与乡村(庄园)的区别,也为城市生活提供了物质上和心理上的安全保障。市场作为商人的经营场所,也是城市最主要功能的表征,还是城市存在的前提和城市生活的重心所在。市民作为城市的创建者,也是城市生活的主体,没有市民就没有城市,也就没有城市生活本身。法庭是市民和城市生活的司法保障,市民通过创立自己的特别法庭,可以摆脱其所属审判管辖区域的领主法庭的繁复和束缚。作为“市民阶级的合法身份”的标志,自由“不仅是一种个人的特权,同时也是城市土地所具有的地区特权”。

——摘编自姜守明《浅析中世纪西欧城市制的起源与发展》

材料二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大多由国王和大封建主颁发给城市,其内容主要是确认城市的自治权和其他特权。为了吸引更多的移民进入城市,这些特许状在一定程度上对封建领主权予以限制,因此,特许状在本质上是西欧封建制度下反对封建领主统治的一面进步的旗帜,国王与城市通过一种软性的合作以达到互惠的目的。通过授予特殊的法律、特权和习俗,中世纪的特许城市在法律上和制度上与周围农村地区的村庄和部落分离开来了。而且特许状的颁发使城市率先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在城市法律制度的保障下进入顺利发展的轨道,这就必然促进了中世纪西欧城市和整个西欧封建经济的发展,并为西欧封建社会过渡到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物质前提和条件。

---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早期城市兴起与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特许状给西欧社会带来的影响。
2023-03-20更新 | 296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桑海帝国通过战争和买卖获取大量奴隶,帝国内拥有很大的奴隶市场,奴隶们被贩卖到北非、埃及、土耳其等地。国王有遍及全国的农场,由国王提供种子,奴隶进行劳动。除此之外,奴隶还承担着当兵的义务。据此可知,桑海帝国(     
A.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十分的盛行B.通过战争进行对外扩张
C.奴隶制度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D.内部社会等级制度森严
3 . 下图为1450年——1750年,英国和印度胡椒价格对比变化。其中,英国胡椒价格大幅下降的原因是

1450-1750年英国和印度胡椒价格对比变化
A.英国殖民扩张参与印度洋香料贸易
B.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出现价格革命
C.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殖民东南亚
D.物种交流出现,英国广泛种植胡椒
2023-03-13更新 | 24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宜昌英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陈衡哲出身缙绅之家,后留学美国,成为北大第一位女教授。她回忆清末初读林纾翻译的小说《不如归》时,因其所言情事类似从小背诵的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才更好接受之,而缺乏此类成分的新文类就很难戚戚于心”。这一材料说明(     
A.思想启蒙需要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B.新文化运动借传统文化宣扬新思想
C.古典文学蕴含大量婚恋自由的主张D.社会环境对人的观念具有决定作用
2023-03-02更新 | 542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宜昌英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戊戌政变后,慈善公益机构或被勒令裁撤,或自行消散。20世纪初,清王朝为巩固其腐朽没落的统治,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即清末新政1909年,清政府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要求各地选择公正廉明的地方士绅,办理地方自治事宜。《章程》中包括地方慈善公益事业的项目有:举办中小学堂、劝学堂、阅报社、图书馆等,清洁街道、清除污秽、施医药局、医院、戒烟会等,修缮道路、建筑桥梁、疏通沟渠等,设劝工厂、工艺学堂等,救贫、恤、保节、育婴、施衣、施粥、义仓积谷、贫民工艺、救生会、救火会、救荒、义棺、义冢等。可见,地方自治事宜多着眼于慈善公益事业,地方自治以专办地方公益事宜,辅佐官治

——摘编自余群《晚清慈善事业的变迁》

材料二   追根溯源,西方的慈善事业肇始于宗教教义的感召,最初是个人或者宗教团体的自发性民间行为。1601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规范民间公益性事业的法律——《慈善用途法》,也称《伊丽莎白一世法》。此后,西方近代慈善组织大批建立,体现出西方社会在应对社会结构化变迁的一种举措。进入现代社会,慈善团体更是蓬勃发展,走上了组织化、专业化的道路。进入20世纪下半叶,很多西方政府积极介入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政策通过行政手段推行至社会各个层面。同时,很多社会问题并未妥善解决,政府科层体系庞大,从事社会服务的专业人员缺乏等问题日益凸现。于是,政府尝试与民间机构合作,共同提供福利服务,并且引入市场观念、促进竞争,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摘编自赵环《西方慈善事业专业化的经验与借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慈善事业获得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慈善事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6 . 新中国成立初期,卫生部先后发布了《关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指示》《关于预防霍乱的指示》《关于防止流行性脑膜炎的指示》。“一五”时期,卫生部又先后颁发了《关于防疫站暂行办法》《食堂卫生管理暂行办法》《传染病管理办法》《饮用水水质标准》《工业企业设计暂行卫生标准》《关于防治疟疾规划》。这些举措(       
A.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B.利于推动卫生防疫事业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C.表明疫病防控需与经济建设相结合D.体现出民众普遍意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宋代各类民事诉讼案件中,以田讼最突出,其中扬州、淮南、福建等地邻里之间、族人之间、主客户之间等土地之争频发。自北宋初年起,官府就不断修订与田产相关的条法。南宋宁宗年间,有吕氏兄弟二人分户而立。弟死无嗣,其兄吕文定向官府讼告堂叔占据其弟田产。经审理,堂叔已实际购得该田产,但吕文定事先不知情。官府根据“凡典卖物业,先问房亲。不买,次问四邻”条法,判田产归吕文定所有。

——摘编自牛杰《宋代民众法律观念研究》等

材料二   中世纪的西欧庄园里,份地受让人须经庄园法庭将土地先“交还”给领主,再经领主“接纳”后才能取得土地。领主与份地受让人的约定条件、交换过程以及相关义务都载入庄园法庭的卷档中。农民拥有的土地不能随意交换和买卖,但领主也不能随意收回。在一个案件中,领主试图剥夺一个农民的某些土地,理由是农民超过了其有权持有的数量。该农民争辩说“此前一直根据习惯法持有几份地产,而无需特许状,也未受罚和受到指控”。庄园法庭审理的最后结果是“将这个问题搁置起来,直到达成更充分的协商”。

——摘编自肖培栋《浅析西欧中世纪农民对土地的合法占有权》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社会田讼现象频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土地制度的特点,说明庄园法庭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两则诉讼案例体现的不同法律理念。
2023-02-28更新 | 769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131年列日宗教会议上,教皇英诺森二世头戴装饰华美的三重冠,骑着白马,以罗马皇帝般的盛大仪式进入会场,德意志国王洛泰尔三世为其亲自牵马。这一典礼活动反映了当时(     
A.王权与教权矛盾有所缓和B.德意志分裂导致王权削弱
C.基督教是罗马帝国的国教D.世俗王权受制于宗教神权
9 . 明初,徽商程维宗开始在屯溪镇经营商业,并吸引了大量徽商,此后屯溪逐渐成为皖南巨镇,也成为古徽州及周边地区最人的茶叶集散中心。徽商还在当地修建了人量的桥梁道路和水利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了商业经营条件和人居环境。这表明当时(     
A.商人地位得到较大提升B.地区之间经济分工明显
C.商业活动推动集镇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2023-02-23更新 | 1028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雍正至嘉庆时期部分被批准的奏折。由此可知当时(     
内容出处
奏折1为(征战准噶尔)沿边口外均应照例添设驿站,以便文移以重军务事雍正7年(1729年)川陕总督岳钟琪
奏折2驻藏大臣应每年亲历后藏一带巡查,并将该处防兵就便查察乾隆54年(1789年)成都将军鄂辉
奏折3新疆地方鼓铸乾隆钱二成,嘉庆钱八成,一体行用嘉庆五年(1800年)阿克苏办事大臣阳春
A.行政体系完备B.边疆治理水平提升
C.对外战争频繁D.封建统治危机初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