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以王后给国王讲故事为线索,把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当时阿拉伯帝国境内的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这说明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A.推动了欧亚非文化统一B.贯通了陆上海上丝绸之路
C.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汇D.使其成为文化最发达地区
2 . 华夷之争是贯穿春秋战国历史的一条重要线索。西周时期,华夷之争已比较激烈。到春秋时期,四夷的势力有增无减,并进一步向中原地区发展。后人概括当时的形势为“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到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绝大部分已融入华夏。下面对这一段历史的解释错误的是(     
A.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口号是华夷之争的体现
B.戎狄蛮夷与华夏的区别主要是在种族血缘方面
C.华夷关系并非只有斗争,双方也存在密切交流
D.华夷之争也促进了华夏认同,丰富了华夏文明
3 .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以王后给国王讲故事为线索,把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这反映了(     
A.直接促成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B.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深远
C.阿拉伯文化兼容并蓄D.阿拉伯人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奕䜣

材料二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

材料三 辛亥革命不但是一次政治革命,同时也是一次文化革命,一次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旧文化的革命。辛亥革命后,服饰纷呈,“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之后,大力推行“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等法令,传统的婚姻习俗和社交礼仪也发生改变。在教育方面,平民教育、美感教育、科学教育等,各种教育思潮此起彼伏,教育逐渐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

——摘编自冉娣《辛亥革命与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探析》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洋务运动的主张,目的分别是什么。洋务派进行了哪些实践?
(2)根据材料二的视角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的哪些事件作出较高的评价?(举两例即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不但是一次政治革命,同时也是一次文化革命”?
5 .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它以王后给国王讲故事为线索,把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这反映了
A.阿拉伯帝国是当时世界上唯一强大的帝国
B.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C.阿拉伯文化对古代世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D.王后曾游历过印度、埃及、两河流域地区
6 .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以王后给国王讲故事为线索把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这反映阿拉伯(     )
A.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B.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
C.吸收融合了古代东西方文化D.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2022-07-0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0年)大事年表

19781212日,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订“包产到户”协议。
1213日,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
1218日至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1979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国防部长徐向前声明“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中美正式建交
129日至25日,邓小平访美
7月,中央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19804月,四川广汉向阳公社率先改社建乡
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在全国推广
如表反映了中国现代史发展的多条线索。请从中提炼出一条线索,并运用所学知识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线索(要求:线索明确,概述和评价须有史实依据,且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整理历史事件,分析因果关系,归纳知识线索,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下列各项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国民革命失败→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
B.十月革命→巴黎和会→五四运动
C.工业革命→国际工人运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失败→十月革命
9 . 西学东渐是中国近代的主要线索和话题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百年之中,西学输入,或由政府规划,或出个人胸臆,或为西人控制,或系华人主持,尽管他们终极目标各有不同,但从中国实际出发,比较中西异同,引进吸取、改造中国的操作原则却有相通之处。中国社会的变动曲线,也就成了西学东渐的主线。综合百年历史,可以清楚的发现,西学东渐是围绕以下几儿个主题展开的:第一是了解世界,第二是求强求富,第三是救亡图存,第四是民主革命,第五是科学启蒙。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材料中西学东渐的一个或多个时代主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0 . 1984年,邓小平淡话讲到:“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这个事例可能为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从世界历史来看,有哪个政府制定过我们这么开明的政策?”这个“开明的政策”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一国两制”
C.建立经济特区
D.对外开放
2019-07-1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