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大宪章》第34条:“自此以后,不得再行颁布强制转移土地争执案件至国王法庭审讯之敕令,以免自由人丧失其司法权。”

史料二   《法国民法典》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史料三   18世纪,哲学家们开始主张主观权利理论。他们认为,人享有各种主观权利,这些权利在性质上属于自然权利。

材料二     马基雅弗利(14691527)追求权力和财富是人最基本的欲望,人能自由地使用财产,国家的建立是为了人的需要,而不是神的意旨。

孟德斯鸠(16891755)只有法治的政府,才会有公民的政治自由(权利),要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权利),就必须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卢梭(17121778年)定期召开的人民大会必须有法律保证,否则,人民就有理由推翻他们,重建一个守法的政府。

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第15条规定:“人人有权享有国籍,任何人的国籍不得被任意剥夺。”后来各国又签订《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摘编自黄琳《近代西方权力观的演变及启示——从马基雅弗利到卢梭》等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的三则史料对于探究西方近现代法律与民权发展历史的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西方近现代法律与民权发展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1-2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棉花最早的文字记载来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他记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种棉花的情景:“那里还有一种长在野生树上的毛,这种毛比羊身上的毛还要美丽,质量还要好。印度人穿的衣服便是从这种树上得来的。”

史料二   在秘鲁,考古学家发掘出公元前2400多年前的棉织渔网。

史料三   考古学家在距今4000年前的埃及法老墓中发现了罕见的盛有棉籽的器皿,以及木乃伊身上缠绕的棉布彩带。

材料二   早在1000年前,亚洲、非洲和美洲的棉花织造业就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织造业。在19世纪以前,亚洲一直是全球棉花产业的中心。

公元950年,在阿拉伯帝国统治下的欧洲,塞维利亚、科尔多瓦、格拉纳达、巴塞罗那和意大利诸城有了棉纺织业。

12世纪末,意大利北部开始形成一个重要的棉花产业中心。

15世纪,德意志南部也出现了棉花产业。

18世纪初期,在发展棉纺织工业的过程中,英国人开展大量的间谍行动,窃取印度高超的生产技术。

公元1200-1800年,棉纺织品的制造和消费在世界各地稳步扩大:从中国、日本再到欧洲、北美,棉纺织品成为主要纺织品。

19世纪,法国最主要的贸易商品属棉纺织类;1860年,原棉贸易占美国所有出口货物的60%;同时期,印度、埃及、巴西等同样依赖以棉花为主的种植园经济。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等

(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棉纺织业的历史,分别指出其史料价值并作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近代意义的“棉花帝国”形成的历程。
3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河西走廊为匈奴所占,与西方的道路难以直达。汉武帝即位后,不断反击和进攻匈奴,匈奴被迫向北迁移。张骞“凿空”西域后,中国的丝绸和蚕桑技术、铁器、釉陶、井渠法和造纸术都陆续西传。中亚、西亚的特产如胡桃(核桃)、石榴、芝麻、黄瓜、大蒜、胡萝卜、胡豆(蚕豆)、橄榄、胡椒、苜蓿等也先后传到中国。大宛的“汗血马”、非洲的鸵鸟、狮子以及西方的宝石、香料等也由西域古国赠献而来。史书称武帝时的长安集市“殊方异类,至于三万里”。

——摘编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历史上册》

材料二   “黑石号”是1998年在印尼附近海域打捞出水的一艘来自阿拉伯的唐代沉船。根据船身结构推测,“黑石号”可能是当时印度或阿拉伯造的单桅缝合帆船。依据航运线路分析,学者普遍认为“黑石号”应该是从扬州出港,目的地是波斯湾,沉船年代确认为9世纪上半叶。船上满载中国货物,仅瓷器就达67000件,产地包括湖南长沙窑、浙江越窑、河北邢窑和广东地方窑等。出水的诸多瓷器,其图案与纹饰都带有明显的阿拉伯风格,如飞鸟、摩羯鱼等。“黑石号”承载的宝藏印证了唐代中国和印度洋西北岸的西亚、北非诸国已存在规模巨大的海运贸易。

——摘编自周靖、罗明《中外历史一百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发展较快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黑石号”考古发现的史料价值;如果继续深入研究,确证“黑石号”是从扬州出发的,你认为还需要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
4 . 有同学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权的巩固。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年份粮食总产 量(万吨)工业总产 值(亿元)农业总产
值(亿元)
总人口
(万人)
农业人口
(万人)
非农业人 口(万人)
19491131814032654167484025765
19501321319138455196490276169
19511436926442056300496686632
19521639234946157482503197163

——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整理

材料二   根据毛主席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人民政协共同纲领中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广东从开始在行政上镇压反革命逐渐发展到大张旗鼓、发动群众、形成群众性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由于党、政、军、民的一致努力和亲密合作,(镇压反革命运动)获得了伟大的胜利……在镇压反革命运动的积极推动与影响下,登记了匪保密局、国防部二厅、内调局、美帝蒋匪之中美合作所等各系特务及帝国主义间谍共四百三十七名,反动党团区分部、支部、分部委员、分队长以上骨干分子八千三百四十六名。

——摘编自《广东省人民政府政治法律委员会关于镇压反革命的工作报告》(19519月)

材料三   195187日,埃塞俄比亚营随美军第7师来到金城前线,与中国人民志愿军27军对峙。817日,埃塞俄比亚营攻占了602.2高地的南高地,随即被志愿军80238团反击夺回。818日,埃塞俄比亚营再次进攻602.2高地,被志愿军击退。819日,埃塞俄比亚营再次攻占602.2高地,又被志愿军反击夺回……822日上午,埃塞俄比亚营再次以一个排的兵力进攻602.2高地以南高地,两次进攻均告失利。从这次进攻后,埃塞俄比亚营再也没招惹过27军。

——摘编自王正兴《这才是战争》


(1)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权巩固的价值。
(2)综合以上材料,简述人民政权得到巩固的意义。
(3)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权的巩固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
2023-04-20更新 | 33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1年开始的西汉海昏侯刘贺墓考古工作,得到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以“一流的考古,一流的保护,一流的展示”为目标,按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进行。2012—2013年,实施墓园的考古发掘;2014—2015年,进行主墓发掘;2016—2017年,进行海昏侯刘贺墓主棺内棺、五号祔葬墓主棺的实验室考古工作;启动青铜器、玉器、金器、漆木器、简牍的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2018年,进行墓园2号墓的发掘。到2019年,共勘探约400万平方米,发掘约1万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1万余件(套)。

海昏侯墓考古出土文物简表(部分)

种类文物
竹简和木牍5200多枚仔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如《论语》《礼记》《诗经》等。
整套乐器包括两架编钟、一架编磬、琴、瑟、排箫、笙和三十六尊伎乐木俑。
五铢钱约200万枚五铢钱,用木质封泥匣封缄,封泥铃印“昌邑”二字,匣上墨书“海昏侯家钱五仟”等文字。
异域风格文物骆驼形象的编钟笋簴(ju),独角羊形象的银质当卢,缠丝玛瑙,水晶及琉璃等。

——摘编自杨军《地下奢华: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


(1)根据材料,概括海昏侯墓考古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海昏侯墓考古出土文物”的史料价值。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11-1912年,漫画家对时事问题及时报道和评述,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普及宣传和启蒙教育的社会职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漫画宣传的史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漫画宣传的史事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3)你如何看待时政漫画的史料价值。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藏族聚居区和川、滇边地则盛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之间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藏族聚居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东奔西走,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形成了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汉藏茶马贸易最受重视的一个时期,明王朝直接控制着内地与西藏的茶马贸易。据《明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四川威、松、茂州三卫以茶、姜、布、纸易马送京师。”

——摘编自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茶马古道》

材料二   ……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有此不珍惜,仓卒非长驱。健儿犹饿死,安知我马徂。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羌马有权奇,胡马皆骀弩。胡强掠我羌,不与兵驱除。羌马亦不来,胡马当何如!

——摘编自《汤显祖诗集》卷二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至明朝时期茶马古道兴盛的原因,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
2021-04-23更新 | 554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1届高三二模(暨肇庆市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列是关于维新派围颐和园、软禁慈禧太后的四则史料,这些史料(     
史料内容来源
杨深秀尝夜半奋髻起曰:“八旗宗室中,如有徐敬业其人,我则为骆丞矣"胡思敬《戊戌霜录》
深秀以常言,得三千杆毛瑟枪園颐和园有余也《戊戌变法)第4册
1898年春,康对人说:“此时若有人带兵八千人,即可围颐和园,逼胁皇太后,并逼胁皇上,勒令变法,中国即可自强”梁鼎芬《康有为事实》
康长素向人言,以兵園园湖,不令太后与闻国政。此语宣传都下,余曰:“速发传单,言我等与康无交情,免受其祸”《金銮琐记》
A.佐证戊戌变法带有浓厚暴力色彩B.反映了维新派变法策略有失严谨
C.说明慈禧太后态度关乎变法成败D.证明了军队在变法中的重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有学者认为,姬周建国以后“兴灭国,继绝世”,注重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政治资源。下列史料能够支持此论点的是(       

A

丁未卜,王贞:余惟羌循

《甲骨文合集》

B

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

《史记.管蔡世家》

C

令克侯于燕

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墓地克罍、克盉铭文

D

有殷天乙唐(汤)孙宋公

河南固始县墓葬宋景公嫁妹铜簋铭文

A.AB.BC.CD.D
2023-09-01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列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开展政权建设的两则史料,对其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在我们边区政府中,共产党员和其他党派的人士,以及无党无派的人士,都很亲密的合作……非共产党员都同样有职就有权,使工作得到更大的发展
◆村和县的议会出现了,村选是整个制度的基础,由边区参议会选举政府,这真正代表了中国的一种革命,农民第一次走进了政府机构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受到广大农民欢迎
B.抗日民主政权团结抗日力量,激发了民众参政热情
C.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