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汉代的经和传分离,经学学者追求用支离破碎的僻义去逃避别人的诘难,而牵强附会,巧为立说;解说五个字的文章,即达到二三万言。材料说明当时
A.经学学者的研究能力加强
B.儒学逐渐与社会现实结合
C.儒学研究陷入零散与烦琐
D.经学因晦涩受到佛道冲击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19501970年中国三次对外经济引进高潮部分情况介绍。   

高潮时间引进对象手段规模
第一次20世纪50年代苏联和东欧国家借贷,以货物偿付结算;引进技术设备的同时强调自力更生共计102.3亿元,按20世纪50年代年均美元比价折合40.4亿美元
第二次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延期、分期付款、补偿贸易43化美元引进方案,总投资的200亿元
第三次20世纪70年代末各类国家大规模借贷,开办合资企业,境外发行外债,出现设立特区思想78亿美元计划,总投资600多亿元

——摘编自陈东林《1564378:中国改革开放前的三次对外经济引进高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3 . 秦朝修建了连通全国的驰道和直道,无独有偶,罗马帝国也有“条条大道通罗马”的说法,稍早一些的波斯帝国也修建了很多“御道”。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封建经济发展需要交通改善B.交通发展便于加强君主专制
C.交通便利推动对外殖民扩展D.古代东西方的经济交往活跃
4 . 如图所示是汉代画像石《盐井》拓片,图中的人们正在烧柴煮盐。成书于东晋的《华阳国志》则记载了汉代四川使用天然气煮盐的“火井”。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画像石作为一手史料比《华阳国志》更为可信
B.画像石属于艺术作品史料价值不如《华阳国志》
C.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互补充可丰富历史认知
D.现有的史料难以支持汉代四川盐井问题的研究
2023-07-31更新 | 154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尚书》等古籍记载三皇五帝时期实行选贤任能的禅让制,而韩非子却将其描述为舜逼尧,禹逼舜的权力斗争。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韩非因现实需要而否定禅让制B.《尚书》因时间久远而可信度低
C.禅让制之下存在激烈权力斗争D.法家学者更注重揭示历史的真相
6 . 通过如表,对我国建国初期经济发展正确的解读是
行业项目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953一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4.512.825.4
1953年农轻重比重(%)52.829.617.6
1957年农轻重比重(%)43.529.227.3
A.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绝对优势B.优先发展重工业指导方针的确立
C.计划经济体制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D.重工业满足了国家经济建设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在一些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上居世界第一,日本产品在激烈竞争中占领美国市场,美国对日本贸易赤字不断扩大。进入70至80年代,美欧争夺西欧农产品市场和其他地区市场,在钢铁贸易上矛盾尖锐,西欧积极扩大对美商品出口,一举扭转对美贸易长期逆差地位。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日本与西欧崛起挑战美国经济霸权B.“赤字”问题是矛盾加深的根本原因
C.欧元的启用加剧了欧美间的贸易战D.国际贸易在各国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国内贸易
2022-06-14更新 | 4261次组卷 | 33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
8 . 美国学者约翰·梅里曼认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长篇史诗《埃涅阿斯纪》的主人公埃涅阿斯是罗马公民理想人格的典范,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A.推崇罗马神权统治B.利用宗教表达诉求
C.否定天主教会教义D.主张灵魂自我救赎
2019-06-10更新 | 5251次组卷 | 57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罗定中学城东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春秋时,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以下对这则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①县的地位比郡高
②在战争中所获的新领土上设置县、郡
③县的出现比郡早
④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有利于中央集权
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0 . 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如按上述材料进行情景解读,其中说法错误的有几处
①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形势非常不利
②内容: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余粮收集制,导致农民的不满
③后果:促使苏维埃政府运用国家权力,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④结论:农民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的领导是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
A.1处B.2处C.3处D.4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