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春秋时期,楚国申叔时认为教育太子要使用的教材,除了“春秋”“诗”“礼”“乐”外,还应包括“国语”。他主张“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这说明申叔时
A.注重融合诸子百家的思想B.具有朴素的民本思想
C.致力于建立官僚政治体制D.强调重新建构礼乐制
2021-04-15更新 | 452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这首诗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下列有关红军长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B.长征的原因是红军主动放弃根据地,要北上抗日
C.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D.长征的胜利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屡屡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840—1900年西方列强侵华的史实?

材料二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邱逢甲《春愁》


(2)根据材料三,指出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为什么会“四百万人同一哭”?

材料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3)导致材料三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结果如何?
2020-12-0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这是1958年流行的一首诗歌,这首诗反映出
A.当时人们对人民公社的衷心拥护和赞美
B.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健康发展历程
C.人民公社是农业发展的最高阶段
D.生产关系的变革逐渐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脱离
2020-06-0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天立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讽喻诗被唐代诗人应用的“前无古人”。因而,也具有了明显的“谏言”性质。白居易曾强调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经世致用”的诗风B.唐代的政治环境开明
C.唐代的文化教育繁荣D.唐代庶族阶级的崛起
2020-12-25更新 | 243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缪风林在《中国通史要略》中写道:“宗周之诗,日雅曰颂,东周则有王风,而无雅颂。”据此分析,这是因为
A.宗法制度崩溃B.分封制度瓦解
C.雅颂部分缺失D.周王室的衰微
7 . 公元796年,年届46岁的孟郊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终于登上了进士第。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胜,当即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
A.破除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喜悦B.科举制度提高了官员文化素养
C.八股取士的公正公平性合理性D.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重学风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史•道学传》:“迄宋南渡,新安朱熹得程氏正传,其学加亲切焉,大抵以格物致知为先,明善成身为要。凡《诗》《书》六艺之文与夫孔孟之遗言,颠错于秦火,支离于汉儒,幽沉于魏晋六朝者,至是皆焕然而大明,秩然而各得其所。”其原因是(  )
A.“格物致知”是达到天理的正确途径
B.继承孔孟“道统”并使理学走向成熟
C.朱熹使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
D.“明善”是遏制伪善和致良知的关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16-19世纪中外文学作品简表

时间中国外国
16世纪吴承恩《西游记》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为代表的喜剧
17世纪汤显祖《牡丹亭》
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蒲松龄《聊斋志异》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为代表的悲剧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18世纪孔尚任《桃花扇》:以明末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展现了明末南京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南明弘光政权衰亡的原因,歌颂了对国家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层百姓,展现了明朝遗民的亡国之痛。
曹雪芹《红楼梦》
吴敬梓《儒林外史》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伏尔泰《哲学通信》:宣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就,抨击法国的专制政体《老实人》:描写了一个神话般的理想世界—黄金国,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美好未来的幻想
19世纪龚自珍《己亥杂诗》
黄遵宪等开展“诗界革命”,代表作有《哀旅顺》《哭威海》《台湾行等》
拜伦《唐璜》
狄更斯《双城记》
雨果《悲惨世界》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以“文学与时代”为主题,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合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某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形象地概括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其中导致“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因素有
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②辛亥革命的促进
③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④官僚资本主义的推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