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16 道试题
1 . 唐代律诗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内容涉及个人理想、政治诉求等。宋词在句式上较为灵活。内容上也更多地描写内心的情感与感动,且多数与音乐结合,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审美情趣。这一变化反映了(     
A.文学水平影响作品质量B.社会发展影响文学创作
C.政治局势推动文学发展D.理学兴盛导致诗歌转型
2024-03-18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北宋时期,随着榷场贸易的兴起,大量来自中原地区的手工制品和各地特产进入西夏,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西夏民众的生活条件,其中茶叶、帛布这些西夏本土难以生产的产品很快为上层社会所接受,成为了党项贵族的生活消费品。材料表明榷场贸易(     
A.实现了宋辽之间经济互通有无B.推动了民族交流交往与交融
C.满足了边境地区百姓生活需求D.促进了边境地区和平与安宁
2024-03-1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贵州普定穿洞遗址存在于距今5.5万年至距今8000年,2024年最新考古发掘收获了数量丰富、类型多样、加工精致的骨角器进一步证实该遗址是目前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出土磨制骨器数量最多、类型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为研究中国乃至东亚史前磨制骨器的源流、技术特征和时空分布提供了重要信息。据此可知,穿洞遗址(     
A.跨越了新、旧石器时代B.出现了权贵阶层
C.迈入了阶级社会的门槛D.出现了贫富分化
2024-03-18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   中国革命的胜利,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首先,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是由于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

其次,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任何反动势力也没有可能战胜的伟大力量。

再次,建立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对象是极其残暴和凶恶的,同时,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因此,无产阶级如果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争取和联合广大的中间阶级。

最后,在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必然,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曾经实验过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但是,它们最终都失败了,事实证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就是因为以人民民主代替了资产阶级民主,以人民共和国代替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摘自《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基本经验》,原载内蒙古日报(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革命胜利的经验”,自拟论题,并对此进行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5 . 二战后在美国“没有职业、房地产、股票,银行存款不超过二千元,年逾六十五的男女公民,这类人可以每月领取400-1200美元福利金,还有专为老人而设的公寓……另外、所有医药费包括住院费概由政府支付”。但是,这些费用最终是由纳税人承担的,而纳税的主力是中产阶级,而不是少数富豪。由此可知,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A.消灭了社会矛盾B.丰富了国民生活C.实现了社会公平D.影响了社会活力
6 . 甲午战后,梁启超主张把个人、家庭的命运与国家、国民的命运结合在一起,真正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并以这种共同体为争取独立的主体,进而在国际秩序中确立自己的合法性。这一主张说明(     
A.改良派积极寻找“托古改制”依据B.民主共和是当时社会的主要思潮
C.西方启蒙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革命D.家国情怀在近代转型中与时俱进
7 . 隋炀帝在长安建国门外置东、南、西、北四方馆,并各设使者一人,以接待周边少数民族,并与之贸易,每个使者署下设典护、叙职、叙仪、监府、监置。其中“监置掌安置其驼马船车,并纠察非违;互市监及副掌互市,参军事出入交易”。材料说明了隋炀帝时期(     
A.国家控制商业B.民族间贸易繁荣C.政府税收大增D.民间交易较频繁
8 . 由于当时西藏的政治经济情况与中原大陆格外不同,故元朝统治者设立了专门的土司制度,对西藏地区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管理。这主要说明了,元朝时期(     
A.民族交融的趋势不断加强B.民族关系的和谐性
C.边疆治理政策具有灵活性D.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2024-03-11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南朝时期,荆楚人民“寒食节”吃“麦粥”、“六月伏日,作汤饼”,湘州人民“亟乘轻船,载米粟及笼鸡鸭”支援陈军。此外,陈朝也曾明确要求“租田米粟、夏调绵绢丝布麦”。由这些现象可以推知南方(       
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B.稻麦轮作制度相当普及
C.农副业多种经营日盛D.农业生产呈区域化分工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0 . 周王在畿内,诸侯在国内,各把大部分的土地,分给许多小封君。每一小封君是其封区内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世袭主人,人民对他纳租税,服力役和兵役,听凭他生杀予夺,不过他每年对诸侯或王室有纳贡的义务。材料中描述是的西周的什么制度(     
A.井田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2024-03-07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精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