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16 道试题
1 . 学术界普遍认为,小麦起源于距今8500年至7500年的西亚。美洲玛雅人早在7000前就在危地马拉南部海岸种植玉米。中国余姚河姆渡出土的一批炭化稻谷,经测定其绝对年龄已有6700岁。这表明农业起源具有(     
A.不均衡性B.多元性C.封闭性D.流动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19世纪早期,中国茶叶大量出口英国。茶叶不仅成为当时英国民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成了东印度公司和英国政府的重要财源。英商在经销中国商品的过程中,为了取得收支平衡,必须运来大批的白银填补逆差。这些现象(     

A.保证了东印度公司的繁荣B.提升了英国民众生活水准
C.加剧了中英贸易往来的矛盾D.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3 . 秦朝建立后,铸“半两”圆钱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为了保证货币重量的统一,杜绝私铸,当时的秦王朝铸造了为数不多的“重四两”的秦权钱(见下图),以检验“半两钱”的分量。这种权钱(       

①规范全国钱币的铸造   ②加强秦朝的中央集权   ③奠定古代货币的形制   ④成为全国流通的货币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24-02-1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东晋成帝咸和五年(330年),王导对赋税制度进行了改革,“始度百姓田,取十分之一、率亩税米三升”,改变了西晋时田租与户调合一、九品混通的征收办法,而根据民户占有土地的多少来收取田租,使占有土地多的士族和地主多纳租税。这一改革客观上(     
A.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B.促进了东晋实现了统一
C.改变了赋税征收标准D.打破了门阀士族的统治
2024-02-1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认为,在汉代集议中,臣下被赋予了广泛讨论议题的权力,甚至可能对皇帝的权力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该学者意在说明汉代(     
A.避免了决策中的失误B.多数人意见起决定性作用
C.决策过程具有科学性D.皇权至上原则已遭到否定
2024-02-1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就形成了八大文化区,分别是黄河流域的甘青区、中原区和海岱区,长江流域的巴蜀区、两湖区和江浙区,此外还有燕山以北到辽河流域的燕辽区和位于陕、晋、冀北部及内蒙古中南部的雁北区。这反映了(     
A.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形态B.黄河流域的文明最为发达
C.中华早期文明多元发展D.新石器时代文化高度繁荣
2024-02-1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清朝时,北方的山西梆子、河南豫剧非常流行;在南方,由弋阳腔发展起来的江西赣剧,由皮黄系统发展起来的汉剧、湘剧、桂剧等也都逐渐成熟。这表明清朝戏剧(     
A.形式单一,缺乏创新B.剧种多样,各具特色
C.相互借鉴,融合发展D.思想性强,关注现实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所示是戊戌变法时期推行的措施。

措施
政治准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经济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裁撤驿站
军事改习洋操,扩建海军,实行征兵制;裁撤绿营
文教开办京师大学堂,兼习中西科;开设经济特科;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摘编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1日第1版

材料二   1898年,晚清时期维新派依托光绪帝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针对变法运动的形式,变法者的缺点有三:其一、“卷入经学纷争之无益”“徒然增加了意识形态的争议性,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加大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难度”;而且“学术不正又引发人品不端的联想,继而又使人对康有为改革的动机产生了怀疑”;其二、“全变战略之失宜”“徒然增加了改革的难度和加大了反对派的力量”;其三、“躁进举措之不当”,增加了对立面,削弱了改革派的力量……戊戌维新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占重要地位。戊戌变法时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文化方面的措施,具有一定进步意义。

——摘编自近代史研究编辑部《戊戌维新运动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学术座谈会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戊戌维新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占重要地位”的历史依据。
2024-02-1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末迄魏晋,经学衰微,“章句渐疏”,士人多以“浮华相尚,儒者之风益衰”。魏晋之世,玄学流行。玄学把儒家传统的性命原则、理想人格等与道家思想结合起来,终于使儒学与它的“王道”理想相背离,使儒学成为“外王”之道而非“内圣”之学,儒学陷入困境。东晋南北朝时期,佛、道二教倡兴势头猛起并足以与儒学相抗衡,进而形成儒释道并存纷争的社会思想格局。在三教纷争中,儒学虽然努力保持自己的传统品格和人文精神,但思想发展的规律仍使儒释道不可避免地在不同程度上融合起来,儒学从此开始了在纷争中求生存,在融合中求发展的曲折过程。这种情况从东晋南北朝,一直延续到隋唐。到唐中后期,韩愈、李翱等人虽公开打出排佛扬儒的旗帜,但对佛、道的吸收溶化,依然清晰可见。不过,韩、李的努力,毕竟是在儒学低落数百年后的一次真正意义的儒学传统精神的复兴。总之,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儒学,由于经过了如此曲折发展的过程,因而成为上承两汉儒学、下启宋明新儒学的一个重要过渡时期。正是因为在这一时期特殊条件下的曲折发展,儒学才能以新的姿态再度振兴于宋元明历朝。

——摘编自姜林祥《中国儒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思想界的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三教合流的影响。
2024-02-1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永嘉之乱”后,北方流民避难荆、扬二州,当时的地方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宽农政策使得土地得到开垦,水利得以兴修,鄞、句章、余姚的许多荒地都变成了肥田,会稽郡更是有“晋之关中”的美誉。这反映出当时(     )
A.北方经济衰退加剧B.农业精耕细作改进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2024-02-0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