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0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37年初,国民政府制定了《国防军事建设计划草案·海军》,提出“应避免与日本海军在沿海决战,保持我之实力,全力集中长江,协同陆空军作战”。同年8月,蒋介石亲自下令沉船,海军随即沉军舰民船43艘,以阻塞水道。国民政府的上述行为(     
A.是奉行“不抵抗政策”的铁证B.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计划
C.阻碍了东部沿海工业的内迁D.是国力悬殊背后的无奈之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德国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1577—1640年)在《鞭打基督》一画中用基督象征正直的人而非伟大的神,虽遭受迫害,但并未失去坚持真理的勇气和信心,不动声色地忍受一切痛苦。他歌颂这个“大仁大智”的殉道者的气节,揭露了凶残敌人的面目。这一画作(     
A.体现了启蒙思想内涵B.迎合了宗教改革运动
C.融合了人文主义思想D.表达了渴望国家统一
3 . “工业革命的技术发明极为平常,其技术要求绝不会超过木匠、磨坊制作匠和领匠的创造能力:如飞梭、珍妮纺纱机。即使从科技上看来最为复杂的机器(1784年瓦特发明的旋转式蒸汽机),其所需的物理水平也不会超过此前大半个世纪已经达到的程度。”这一论述强调了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     
A.得益于工匠坚实的技术和经验的积累B.具有实验观察和科学基础
C.促进西欧资本主义大机器的生产发展D.首先发生于纺织业的必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世纪70年代,艾哈迈德在苏丹宣讲《古兰经》教义,谴责富人、官吏和外国侵略者的贪婪、残暴,并提出要把“《古兰经》和先知的圣训作为社会的指导原则”。1881年,艾哈迈德宣布自己是“众所期待的马赫迪(救世主)”,号召人民起来与殖民者作斗争。这反映出苏丹独立运动(     
A.阻止了苏丹的殖民化进程B.源于宗教信仰的矛盾
C.承担了反帝反封建的使命D.具有一定本土化色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唐朝科举考生被录取后要到考官处谢恩,称考官为“师门”,自称“门生”。宋太祖改革殿试制度,使录取的考生只能向皇帝感恩戴德,做“天子门生”。宋仁宗后,殿试只分甲第排名次,不再落榜也成为定制。据此可知,宋代改革殿试制度是为了(     
A.遏制结党营私并笼络士子B.避免取士的主观随意
C.统一科举考试选才的标准D.强化崇文抑武的政策
2024-04-25更新 | 804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下关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段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元史》记载:“诸内都官仕云南者,有罪依常律,土官有罪,罪而不废。诸左右两江所部土官,辄兴兵相仇杀者,坐以叛逆之罪。其有妄相告言者,以其罪罪之。”由此可知(     
A.土司犯罪在民族聚居区处理上的差异B.土司与元朝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紧张
C.元朝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D.元朝对西域地区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2024-04-24更新 | 266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有学者指出,除内部因素外,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也离不开有利的国际环境。当时,美国正忙于国内战争,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又牵制了英国的力量,德、俄、意也因国内事务无暇干涉日本维新运动。此学者意在说明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     
A.取决于当时有利的国际环境B.深刻影响了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
C.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D.受益于日本政府成功的外交政策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朱熹认为:“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官职之类,都要理会。虽木能洞究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他经常整理经典,并且将理论内容实践在教育工作中,形成了众多科学思想。朱熹重视对学生的科学教育,他提出:“立学校以教其民,而其为教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礼、乐、射、御、书、数之际,使之敬恭。”朱熹强调在进行自然知识学习时,不仅要集中在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更应该升华到人的社会以及道德层面上。他还认为为学需要先穷理,而要穷理则必先读书,这是因为“天理”的精髓和底蕴均蕴藏在圣贤书中。

——摘编自李宏爽《朱熹科学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人才培养的启示》

材料二   康有为在中国最早使用科学一词, 梁启超也曾在《格致学沿革考咯》一文中写道:“培根常日格致之学,必当以实验为基础;又曰,一切科学,皆以数学为其根。”首倡近代科学教育的严复提出“凡西士有言,凡学之事,不仅求知未知,求能不能已也。”他要人应用科学方法于事事物物,实在为科学教育之极致。改良主义者们希望用近代自然科学知识来代替《四书》《五经》等旧知识,他们还主张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仿照西方模式在中国建立具有现代形式的学校系统。与此同时,他们还主张改革科举、学以致用,并希望把“西学”列入考试的内容。

——摘编自牛楠《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大学科学教育思想研究(1901-1937)》

材料三   邓小平提出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至今仍然是我们党的人才战略和科技战略的指导方针。在邓小平科教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科技成果形成了规模化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

——摘编自王建锋《浅析邓小平科学教育思想》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朱熹、维新派科学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其背景。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科学教育思想的创新之处,并谈谈你对科学教育的认识。
2024-04-20更新 | 150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16~19世纪,西班牙、葡萄牙两国作为相对落后的殖民国家,对拉丁美洲采取了封闭式殖民统治,大肆掠夺拉美地区的各种自然资源,只发展以采掘业为主导的单一经济,采取排他性文化愚民政策。据此可推知(     
A.殖民统治方式阻碍了拉美民族发展B.列强间争夺殖民地斗争无法解决
C.拉美的民主政治环境遭到严重削弱D.拉美民族经济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2024-04-18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下关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段考(二)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达,江南出现一个显著的消费群体一商人。他们“精食馔,鲜衣服,丽车栋,婚丧嫁娶下至燕集务以华缛相高。”经济富裕的士绅更是铺张浪费,不仅居室“城中富室之家多高堂广厦杂用诸色植木周围绕以砖墙。”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普通民众“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皆僭拟无涯,逾国家之禁。”

——摘编自欧磊《明代中后期奢侈风气差异特征论》

材料二   中国被迫卷入西方经济体系后,外国商品就开始大量进口,引发了民众抵制外国商品、保护本国经济的国货运动。一战前,各大民间商业行会成立各种推动国货运动的团体,提出“……多一份呢绒,即少用一份国货,少用一份国货即损我国家一份利源。”一战后,国民政府也开始重视国货运动,1928年,孔祥熙提出“征集全国出品,陈列展览。以示奖励而资观摩”的设想,得到商业领导人、学生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国货运动通过区分“国货”与“洋货”,将民族观念与消费文化联系起来,最终塑造了近代民族国家。

——摘编自孙燕《从国货运动探究消费主义文化发展》

材料三   “一五”计划时期,党中央多次发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深入、全面的节约运动。短短5年,全国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550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原定指标的17%以上,平均每年以18%的速度向前发展,积累资金909.2亿元,并把它全部用到生产和建设事业中。而且,节约运动还向人民群众进行勤俭建国、勤俭持家的教育,也要求党政军群负责人员视察、休养、旅行时,地方不许接送、宴会和送礼,鼓励各级干部脱鞋下田,参加劳动生产。同时,节约运动要求工业企业订立各种技术规程与操作规程,不仅要完成计划数量指标,还要完成质量指标;企业领导必须把节约的任务摆上重要日程,在学习生产管理的同时,必须学会财务管理。

——摘编自孙钦梅《“勤俭建国”:节约运动与一五计划的实施》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中后期社会消费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初期中国国货运动日益高涨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时期大力开展节约运动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