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朱熹认为:“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官职之类,都要理会。虽木能洞究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他经常整理经典,并且将理论内容实践在教育工作中,形成了众多科学思想。朱熹重视对学生的科学教育,他提出:“立学校以教其民,而其为教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礼、乐、射、御、书、数之际,使之敬恭。”朱熹强调在进行自然知识学习时,不仅要集中在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更应该升华到人的社会以及道德层面上。他还认为为学需要先穷理,而要穷理则必先读书,这是因为“天理”的精髓和底蕴均蕴藏在圣贤书中。

——摘编自李宏爽《朱熹科学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人才培养的启示》

材料二   康有为在中国最早使用科学一词, 梁启超也曾在《格致学沿革考咯》一文中写道:“培根常日格致之学,必当以实验为基础;又曰,一切科学,皆以数学为其根。”首倡近代科学教育的严复提出“凡西士有言,凡学之事,不仅求知未知,求能不能已也。”他要人应用科学方法于事事物物,实在为科学教育之极致。改良主义者们希望用近代自然科学知识来代替《四书》《五经》等旧知识,他们还主张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仿照西方模式在中国建立具有现代形式的学校系统。与此同时,他们还主张改革科举、学以致用,并希望把“西学”列入考试的内容。

——摘编自牛楠《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大学科学教育思想研究(1901-1937)》

材料三   邓小平提出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至今仍然是我们党的人才战略和科技战略的指导方针。在邓小平科教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科技成果形成了规模化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

——摘编自王建锋《浅析邓小平科学教育思想》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朱熹、维新派科学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其背景。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科学教育思想的创新之处,并谈谈你对科学教育的认识。
2024-04-20更新 | 150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经济缓慢增长甚至停滞不前,社会保障制度步入严重的财务困境,而人口老龄化的威胁则使得财政对养老金的负担日渐加重,一场针对退休制度的改革在英国展开。英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由两部分构成,其一为按照固定费率缴费的国家基本养老金构成的公共养老金系统,其二为收入相关联的第二国家养老金。到2005年,基本养老金和国民第二养老金在法定退休年龄的基础上延迟至70岁领取,并且在个人第三支柱养老金体系中,实行高度灵活的退休年龄。从20054月开始,其国家基本养老金和国家第二养老金可一直延迟至70岁领取,每延迟5星期,养老金就会增长1%;弹性收入调整,与退休年龄弹性调整紧密结合,共同构成弹性退休机制的主体,既有利于形成精算上的平衡,缓解政府养老系统的财务压力,同时也可形成激励机制,鼓励劳动者延迟退休,从而提高老年劳动者参与率,抑制提前退休。

摘编自林熙《西方国家弹性退休制度慨览》

材料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我国退休年龄政策最初定于20世纪50年代并沿用至今。今天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劳动力结构变化,诸多因素均成为影响退休政策的可视变量。同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减轻养老金压力,增加劳动力产出,延迟退休政策势在必行。为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延迟退休政策应作为新时代政策改革发展的先驱标杆,引导社会各界对新时代社会政策形成更为深刻全面的认知,发挥社会政策的导向治理作用。我国因人口基数大,保障待遇因地域、行业有多重差异,延迟退休政策既要统筹兼顾,又要因地制宜。在政策覆盖上,坚持分类推进,注重缩小不同行业阶层在延迟退休年龄后的社会福利差距,秉承社会公平的福利观,缓和行业阶层的利益矛盾,保障企业的集体权益和劳动者的个体获益相统一。

——摘编自杨良初、李桂平、卢娜娜《延迟退休政策: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延迟退休制度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延迟退休政策的认识。
2024-01-1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在地方行政制度上,规定地方长官由文官出任。地方行政架构为路—州—县三级制,其中,路一级不设最高长官,而是分设转运使(负责财政,将地方赋税转运中央),提刑使(负责司法),安抚使(负责军事)等。地方财赋除少数外,大部分要转运中央。地方厢军中强壮者升入禁军,弱小者留厢军。

——摘编自曾凡亮《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沿革》

材料二 忽必烈建元朝后,为了适应攻取南宋,中书省宰相被派往各地处理临时军政事务的形式频繁出现,并逐渐发展为固定的地方最高官府—行中书省。元代行省掌军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粮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并在财政的上供和留用上实施三七分成的政策,但事无巨细,皆需咨文申禀中书省。元代行省实行的是种族交参和群官圆署制,即官员由是蒙古、色目、汉人交参任用,在决策上需集体参与,并以押署的形式定议。行省下的地方官员需要定期接受朝廷的考核,受命于朝而后仕。行省的疆域划分上打破传统,重新整合,如:将四川汉中划入陕西行省管辖范围内,湖广行省管辖岭南、广西等区域。

——摘编自乌云高娃《元代行省制度之现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宋代地方行政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行省制的其特点。综上所述材料谈谈你对地方管理制度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

事件

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按照条约列强在天津、塘沽、唐山、山海关等12处驻扎军队;小站的练兵教员不准驻扎在天津附近,于是移至保定

1903年

袁世凯奏请开办陆军小学堂、陆军中学堂,进行军事训练;8月,学堂开始第一届招生

1911年

保定陆军军官学堂改称陆军预备大学堂;清末民初,保定东关外唯一的大学堂就是保定陆军军官学堂

——摘编自《保定军校纪念馆解说词》

材料二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决定创办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1936年举行了开学典礼,不久,国民党军队偷袭瓦窑堡,红大迁到延安,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抗大坚决废止教条主义,引导广大学员紧密联系实际。抗大的这种作风,对革命战争的胜利和党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毛泽东对抗大学生说:同志们要准备吃苦,只有吃苦,才能革命。我们的学校是研究革命道理的学校,是研究民族解放、社会解放的大学。我们的理想很大,要解放全中国。这样的大学,过去是没有的,世界上也是没有的。

——摘编自毛泽东《被敌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保定军官学校建立的历史背景和创办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日军政大学的建校宗旨并谈谈你对“抗大精神”的认识。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对法律就有较为深刻的认识。《管子》曰:“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汉武帝确立儒学为正统并“定于一尊”“以经注律”“引经解律”等应时而起,大行其道。魏晋时期规范汉以来反映“以经注律”成果的律条内容并试图使之法典化。《唐律疏议》完成了“一准乎礼”“得古今之平”并被封建后世奉为“楷模”。明清时期以注释律条为主要内容的律学成果,则大大提高了法典的司法实用性,提高了司法效率。

——摘编自李俊《论中国古代法学发展的特点与影响》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大动荡,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错综复杂,外患环生,内乱叠起,法律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及西方法律的输入。特别是20世纪后,先进的中国人认为法律有利于活跃人们的思想、开阔视野。近代著名法学家沈家本在考订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和浩繁的法学文献的同时,积极引进资产阶级法律,有力地推进了法学研究和立法工作,这种努力与空前的民族、政治、社会危机交织在一起,也推动了中国法律的现代化。

——摘编自袁敏殊《西方法律、法学的输入与中国法制的近代化》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我国的法治建设,确立了法律权威,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障了法律的胜利实施。特别是十八大以后,国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适应经济社会新发展新变化,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摘编自杨宝成《新中国60年法律发展的主要历程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律演变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法律的特色及其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法律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不仅改变了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对比,而且还直接冲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在远东的战略部署。在新中国成立后约二十多年的时间里,美国历届政府对华政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全面遏制,由此导致中美关系不可避免地走向敌对与冲突。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转变: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军事实力对比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美苏全球争霸的战略态势呈现苏攻美守的局面,同时美国还深陷于越南战争的泥沼而难以自拔;另一方面,苏联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危险的敌人。来自中国北部的安全威胁愈益增强。这些重大因素,连同中美现实主义式的外交互动有力地促成了中美外交的革命式接近。

——摘编自袁校斌、晋军《20世纪70年代后中美关系发展模式研究》

材料二在任何国际政治场景中,身份界定是确定两国关系性质的根本前提。只有在明确对方的身份之后,才能够确定双方关系的性质,并以此决定交往方式和制定相关政策。尼克松访华之后,中美经历了一段关系良好的时期,在共同应对苏联威胁中进行了诸多方面的合作。1997年,美国政府明确表述了全面对华接触政策,中美承诺共同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1999年,在中美建交20周年之际,李肇星大使发表《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演讲;2011年,中美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将共同努力,建设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特朗普总统执政之后,中美关系跌至谷底,美国的一个重要行为就是明确了中国的对手身份。在这样一种身份政治的背景下,美国将中国视为竞争性、挑战性的大国,将美国过去几十年试图以接触政策将中国纳入国际体系的做法视为战略失误。

——摘编自秦亚青《美国对华战略转变与中美关系走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大国关系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美关系走向的认识。
2023-03-01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2023届高三区域性规模化统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代史学家陈邦瞻认为中国历史出现了三次历史大转变。从远古至战国时代是第一次大转变,由汉代至唐代是第二次大转变,从唐代至宋三次大转变。三次大转变开启了此后中国历史发展的新路向,政治制度、经济政策、思想变迁、风尚习俗等内容进行新旧交替,成为中国历史巨大的改革时期。

——摘编自郭学信《唐宋变革观的研究和审视》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请选择-次历史大转变,谈谈你对这次大转变的认识。(要求:史实明确,表达清晰,逻辑合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935年遵义会议到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地位的确立经历了一个长期、艰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思想不断得以发展成熟,直至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正是因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逐步形成,党才能够更好地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总结历史经验和进行理论思考,从而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与此同时,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革命航船不断乘风破浪前进,从而使得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逐渐赢得崇高威望。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及启示》

材料二   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胡锦涛同志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肩负的历史任务。要全面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3年的非典疫情,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在这些认识基础上,我们党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根本问题,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要求,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深刻揭示了发展的本.质和内涵,指明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

——摘编自冷溶《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认真学习〈胡锦涛文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性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学发展观形成的背景。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不断丰富的认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3-1861年俄国历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历史事件
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
国家预算赤字达7.96亿银卢布,超过每年国家赋税收入的2
赫尔岑创办《北极星》《俄罗斯之声》《钟声》,旨在报效“精神上的祖国”,“唤醒人们沉睡的意识”
1856沙俄在欧洲的34省播种面积比1852年减少35%,谷物出口只及战前的1/3
1856~1861各种针贬时弊的手抄本、改革方案、地下文学纷纷出台,象征解冻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农民(农奴)“争自由”运动风起云涌,成为“国家脚下的火药库”
18612亚历山大二世批准的《二月十九日法令》,农奴制被废除

——摘编自张广翔《俄国1861年改革新论》

材料二   俄国农奴制改革在法律上实现了农民人身自由,但《1861219日宣言》(沙皇对《二月十九日法令》的解释性说明)为农民描绘的美好景象并未实现。因为改革派主要为皇室成员和改革派贵族官员,他们主张带土地解放农民,得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支持。沙皇最关心的是继续维护专制制度。法令执行中为地主留下了充分和灵活的解读余地。1861年改革后,农民习惯了村社共耕共责的生产生活,对村社精神的体认与吸收逐渐内化成他们的独特气质。农民缺乏独立精神和自我意识的觉醒,所以改革后农民从个人农奴制进入集体农奴制仍符合农民的精神归属。农奴制改革开启的以工业化为先导的发展定向体现出实用主义倾向,为3000多万农民带来自由为资本主义关系和国家经济现代化扫清了道路。但改革具有不彻底性。

——摘编自唐艳凤《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解读》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沙皇“为农民描绘的美好景象并未实现”的原因,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2022-01-10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宋政府颁布了多项行政法律以管理庞大的官僚群体。宋朝的科举考试开设了“明法科”,法律成为科考的重要内容。宋朝专门设置审官院负责京官和朝官的考课,还颁行《守令四善四罪》考课法。宋朝扩大了御史的弹奏权和行政监督权,“台谏官许风闻言事”;地方建立监司、通判监察体系,还特别制定《监司互监法》。皇帝亲自掌握御史的任免权,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为御史。还颁发了《名例敕》《职制令》《厩库敕》《杂敕》等,对监察官的职权与活动做出了明确的规范。

——摘编自杨世鑫《法制前提下的宋代公务员管理》

材料二   在西方国家,凡职业文官都要经过竞争考试,而不是靠私人关系或党派背景。文官管理有统一的人事管理机构,如美国和英国的文官事务委员会等;有统一的人事制度和法规对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实行综合管理,并使他们在各部门之间,在中央和各级地方单位之间转调、轮换、流动等。美国政府还把分类法应用于几乎所有文官职位,文官“无过失不受免职处分”。国家通过立法明确规定:文官必须忠于国家;严守国家机密;文官一律不准从事任何与本部业务有关的盈利事业;文官不得参加政党活动,不得公开发表政见,或对政府施政任意批评,使政府感到为难。

——摘编自焦冠军《西方文官制度概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宋代与西方近代公务员管理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导致上述不同的原因。
(3)综上,谈谈你对公务员管理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