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学徒制,是在生产现场培训技术工人的一种培训制度。在“振兴实业”的口号下,清末从中央到地方办起了一大批官管的工艺局、所、厂。其任务是讲求制造,提倡工艺,一面工作,一面授徒。许多地方设立工艺所、厂,请工师,收艺徒,发展本地手工业。一些工艺局和工艺传习所招募大批失业人员,并对传统的学徒制进行了改革,学徒期从几个月到几年。工艺局、所的工种设置,一般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既有技术简单的,也有技术比较复杂的。此外,对学徒培训的内容也进行了重大改革,即在坚持以技能训练为主的前提下,兼采西法,授以普通教育。

——摘编自栾炳文《清末工艺局对学徒制的改革》

(1)根据材料,归纳清末学徒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学徒制改革的意义。
2024-05-2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5月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末,随着深圳现代化城市规模的逐步形成,各种类型的案件纠纷大量涌现。为适应新形势,1987年以来,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先后设立全国法院系统第一个经济纠纷调解中心、第一个专门审理涉外、涉港澳台经济案件的经济审判第二庭、第一个专门审理房地产案件的房地产审判庭、全国第一个破产案件审判庭、全国第一个专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民事审判庭等。最高人民法院多次对深圳司法改革举措给予肯定,全国25个省市的多家法院来深圳学习经验。后来,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又设立全国法院系统第一个专门的立案机构——立案处。将原来各业务庭的自行立案权分离出来。到20世纪90年代末,深圳法院逐步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全面推进以公开举证、质证、辩论、认证、裁判为主要内容的庭审方式。

——摘编自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深圳法院的司法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末深圳司法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末深圳司法改革的特点。
2024-05-2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高三5月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初的英国,在家族授产制下,对土地进行经营管理的人只享有有限的经营处分权,不能出让、置换、出租土地。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议会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改革传统的土地法。19世纪中叶,一些议员领导建立了一个要求“自由的土地”的运动,强调土地自由转让的重要性,他们指出:“必须得承担亚当·斯密的责任……应当建立一个争取(土地)自由贸易的联盟。”19世纪70年代,议会中的激进派提出:“应当保障土地承租人的权益,使他们享有充分的改良土地的权利。"1882年《限定土地法》通过,规定“占有土地的终身地产权人享有广泛的出租、出售、改良土地的权利”。

——摘编自咸鸿昌《19世纪英国的土地法改革》

材料二   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正式提出了“三权分置”制度,强调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2020年实施的新《土地管理法》废除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能入市的规定,改变了过去以土地征收原用途来确定土地补偿费的办法,允许已经进城落户的农村村民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

——摘编自西部资源杂志社《近代中国历次土地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英国土地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土地改革和2008年以来中国土地改革的异同,并评析2008年以来中国土地改革的合理性。
2024-05-1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安康市高新中学,安中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祁建华(1921-2001年)中原大学毕业后,投身革命。他目睹大多战士目不识丁的现状,深感忧虑,于是利用工作之余,结合自己早年任教的经验,尝试利用注音符号进行集中识字,因其效果显著而引起所在部队领导的注意。1950年初,全军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文化学习运动。此时,祁建华被调任“训练队”担任专职文化教员,开始改进并完善“速成识字法”,同时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实验。19508月,贵州省军区决定全面推广他的“速成识字法",祁建华“速成识字法”由此创立。1952426日,《人民日报》发表专题社论《普遍推广速成识字法》,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利用“速成识字法”。1953年,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合作社对社员文化水平的要求逐步提高,文盲问题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顺利开展产生了直接影响。为此,中央和地方大力开展农村扫盲教育,扫盲运动迎来了高潮。此后的“速成识字法”实验尽管退潮,但它在成人扫盲工作中仍不失为主要方法之一。

——摘编自喻本伐等《祁建华的“速成识字法”扫盲实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祁建华能够创立“速成识字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初期“速成识字法”推广的历史影响。
2024-05-11更新 | 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咸平二年(999)正月诏书:“如闻榷茶之所,官不售者,必毁弃之,斯可惜也。自今令第其品而受之,轻其价而出之,使物无弃而民获利"。诏书中所说的“榷茶之所”是官营茶场。

咸平三年(1000),杨允恭建言:产茶之地,民输赋者悉计其直而官售之,精粗不校,咸输榷务。商人弗肯,久而不鬻,官即焚之。今请均其色号、以年次给之。真宗“许之”。真宗即位之初,由榷货务总领茶货购销造成的问题依然存在,其最突出者,即茶户长途运输的困难。咸平三年,他下诏茶户可以就地缴纳茶货。景德三年(1006),因主管部门“制茶事过为严急”,真宗上谕说茶货采摘不易,对茶户所呈交合格产品,官府应按其等第收购,不合格也要按价支付官钱,如只认可精细合格茶品,则伤害茶户利益,茶户多贫民,如茶叶交售受损则可能聚为寇盗,故此等事宜务必灵活处理。禧元年(1017)五月,他甚至还发诏令“福建路买纳民茶,斤增十钱”。

——摘编自李世忠《论宋真宗的茶政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宋真宗茶货购销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真宗茶货购销改革的积极作用。
2024-05-11更新 | 2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6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后,由塔斯社领导的《塔斯之窗》成立。《塔斯之窗》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工作,采用苏联境内各民族语言制作,成为一种席卷苏联全国的艺术现象。《塔斯之窗》采用油画、水彩画、素描画、水胶画、木版画等多种方式。为了扩大宣传范围,创造性地发明了“投影塔斯之窗”“灯光塔斯之窗”、动画短片、灯光报等多种形式。上至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内容、国家政策,下至前线后方反法西斯的真实事件,都成为《塔斯之窗》的创作素材。《塔斯之窗》在战争的不同阶段宣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从类型上看,讽刺画和英雄主义主题的宣传画是主旋律,讽刺画在战争初期占据主导地位,英雄主义主题在战争结束阶段更占优势;从内容上看,军事题材和政治题材的宣传画占总数的82%,国民经济主题约有90幅,这一主题在战争末期有所增加,游击队员主题的宣传画数量由战争初期的7%下降至1%。

——摘编自陈余《卫国战争中的爱国主义宣传——以〈塔斯之窗〉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期间苏联《塔斯之窗》进行宣传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期间苏联《塔斯之窗》进行宣传战的意义。
2024-05-0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模拟预测(三)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朝设“土均”之职,“掌平土地之政,以均地守,以均地事,以均地贡”。商鞅变法提出“赋税平”的税赋改革原则,认为“訾粟而税,则上壹而民平”。东汉末,曹操颁布的《收田租令》规定,任何人都必须按照所拥有的土地数量和户口交纳田租、户调,“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隋唐时期的均田制,将耕牛、奴婢等都纳入税赋征收的参考依据中。唐朝中期推行的“两税法”,确定了按能力承担税赋的原则。王安石变法、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清朝的“摊丁入亩”等,基本上延续了“两税法”的思路。

——摘编自陈忠海《古代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

材料二   国民政府财政部认为过于依赖间接税的税收结构并不合理,应建立以所得税、遗产税为主的直接税体系。1936年7月,国民政府公布《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所得税按营利事业所得、薪给报酬所得、存款利息所得三类开征。同年10月1日,公务人员薪给报酬所得税率先开征。1937年1月1日,营利事业及存款利息所得税也全面开征。1943年1月,政府公布《财产租赁出卖所得税法》,将所得税扩展到财产税类别。1943年2月,国民政府颁布《所得税法》,提高了起征点,但同时也提高了税率,强化了罚则。据统计,1937—1940年,所得税在税收收入中占比由4.15%上升到16.34%。

——摘编自魏文享《近代所得税的税制演变与征收实践》

材料三   2008年,中国正式颁布了《企业所得税法》,主要着力点在于在开放环境下保障内外资企业公平的税收环境,内外资企业无论在税率、税基,还是税收优惠、纳税期限等多个方面均给予了统一。其中,将区域性税收优惠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仅保留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地区以及西部大开发等有限的区域性税收优惠。由此,中国统一了内外资企业税收制度,建立了税收法定主义的宗旨和与国际接轨的税收制度。

——摘编自李旭红《40年税改实践,中国逐步建立现代税收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税收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直接税体系得以建立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08年中国改革企业所得税的意义。
2024-05-05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模拟预测(三)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统一后,将战国时期各国道路整合成全国规模的交通系统,开辟出通往岭南地区的水陆交通线。汉唐时期,南北道路交通空前加强,西北、东北、西南陆路交通进一步向外拓展。宋代,民间开辟且免征商税的私路出现,官路体系下驿路与县路之别正式制度化。元朝陆路交通以大都为中心向各个行省和统治区延伸,尤其是向东北、西北、西南方向延伸更广。明代基本承袭了元代的陆路交通格局。清代根据驿站设置状况,将驿路分为三等:主要由北京通往各省城的官路,自省城通往地方重要城市的大路,自大路或各地重要城市通往各市镇的小路,官路和大路主要服务于政治和军事需要。

——摘编自曹家齐《万里通途:中国历史上的陆路交通》

材料二   2008年底,公路总里程已达373万公里,是建国初期的46倍。其中,高速公路里程60302公里,一级公路54216公里,二级公路285226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总里程的比例为10.72%。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达199.56万公里,路面铺装率达到53.5%。公路密度由1949年的0.84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38.86公里/百平方公里。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312.5万公里,通公路的乡镇、行政村比例增加到98.54%和88.15%,乡镇通沥青(水泥)路率达到88.6%,农村公路路网已经延伸到从高原到山区,从少数民族地区到贫困老区的各个角落。公路养护里程475.78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98.2%。

——据李晶《中国公路建设60年:从8.07万公里到373万公里》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道路建设的特点并分析其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60年公路建设的新发展,并对其成就进行简要评价。
2024-04-28更新 | 11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高新中学,安中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9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年)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康德在他的《论永久和平》中提出了一个消除战争、保障各国人民永久和平的方案。这一方案包括六项预备条款和三项正式条款。

康德提出的永久和平的方案

预备条款任何和平条约在签订时不应有引发战争的隐蔽的可能性,否则这一条约就不应被认为是和平条约
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继承、交换、买卖或让与等手段侵吞一个独立国家,而不论这个独立国家是大还是小
以自由公民自己组织的民兵取代常备军,以达到逐渐完全废止常备军的目的
国债不得用于国家对外事务
任何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府机构都不应受到他国的强行干预
相互交战的国家不得采用诸如雇佣暗杀投毒者、违反投降条件、煽动敌国叛乱等敌对行为,这些行为会使在未来和平条件下建立相互信任成为泡影
正式条款每个国家都应该是共和政体
各自由国家的联盟是国际法的基础
任何来到其他国土的陌生人都应受到尊重,这是世界公民法所保证的

——摘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德的“永久和平”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康德倡导的“永久和平”思想。
2024-04-2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10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70年代以前,日本在中东地区还没有明确的战略利益可言。两次石油危机使日本在中东的石油供应安全利益凸显出来。为了维护石油供应安全的核心利益,日本改变了“随美亲以”的中东政策,转向支持阿拉伯国家。冷战结束后,日本为了保障石油供应安全,与沙特和阿联酋在日本建立联合石油储备基地。日本一直对巴勒斯坦提供大量援助,双方高层互访不断。日本对中东的援助一直保持在占日本官方开发援助10%左右的较高水平,其数额一直在增加。日本自卫队开始频繁出现在中东地区。在八国集团框架内,日本在2008年7月举行的峰会上签署了关于包括切断恐怖主义资金来源、在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加强反恐等措施在内的《八国集团首脑反恐对策声明》。在联合国框架内,日本也参与了打击“伊斯兰国”的反恐斗争。

——摘编自陈沫《日本与中东关系的历史建构与现实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与中东关系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后日本积极发展与中东国家关系的深层动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