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9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450-1650年之间出生的被认为有资格收入到《科学家传记词典》之中的欧洲科学家,大约87%都接受过大学教育,如图为其中的代表。据此可知当时(     
科学家国别领域大学就读或任教
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克拉科夫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等就读
布鲁诺意大利数学、天文学在里昂、图卢兹多所大学任教
伽利略意大利天文学、物理学比萨大学就读、任教
牛顿英国物理学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就读
A.否定了传统的基督教体系B.启蒙运动为科学革命奠基
C.文艺复兴促进了思想解放D.大学教育推动了科学革命
2 . 九一八事变后,以英国人李顿为首的国联调查团赴中国东北考察,其撰写的《报告书》揭露了九一八事变乃日本的阴谋,强调东北是中国领土,属中国主权范围。但也承认日本“在满洲之利益不容漠视”。这最能体现出(     
A.列强在侵华问题上的绥靖与矛盾B.国联姑息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行为
C.英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日益尖锐D.英法欲维护其在远东的既得利益
3 . 孟德斯鸠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下列法律文件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1787年宪法)
2024-04-10更新 | 230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丹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近年来,大国博弈急速冲高,地缘冲突空前激烈,国际关系格局和国际秩序及地缘形势均发生重大变化,推生了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和经济危机等全球性危机。这可用于说明,近些年(     
A.国际局势发生剧烈动荡和变化B.政治多极化影响全球治理
C.全球性危机加剧国际局势动荡D.经济全球化趋势遭到遏制
2024-04-09更新 | 186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尖子生学情诊断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着眼于防范和惩处。世界古代历史有部法律试图明确、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不仅阐明了地方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是世界上现存最早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律产生于(     
A.古代印度B.古代巴比伦C.古代罗马D.古代希腊
6 . 良渚古城遗址,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考古工作者在良渚古城南北主干道的钟家港古河道中获得北方传统作物遗存粟米7粒、枣核1粒。这一发现说明当时(     
A.中华文明具有多元特征B.区域文化可能存在交流
C.早期国家势力向北扩张D.南北方的农业经济趋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古埃及金字塔的修建过程中有庞大的官僚机构来负责筹措资金、征集材料、招募工匠、安排工程进度。此外还有大批书吏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如对建筑用料的估算。这反映了古埃及(     
A.政局统一稳定B.建筑技术先进
C.对外贸易繁荣D.政府组织力强
8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中东各国竭力扩充军备的原动力,始于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阿以冲突的不断激化。许多国家纷纷扩充军力,地区军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明显跃升。20世纪下半叶,伴随地区霸权的争夺和战争频发,以色列、伊朗和阿拉伯国家在民族问题、领土争端和教派分歧等方面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同时,美国、苏联等为实现各自的战略图谋,不惜利用中东地区的内部纠纷,长期提供军事支援,开展军火贸易。在中东地区这块世界“石油宝库”上,大量国家的军火贸易采取“石油美元换武器”的形式,巨额石油收入为中东国家采购现代化武器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保障。

中东地区各种高精尖武器特别是核武器的扩散对有关国家的社会发展,对地区乃至全球的安全稳定都产生了严重影响。当前,海湾六国的先进武器技术几乎全部从外部引入,势必增强这些国家的对外依赖程度。愈演愈烈的军备竞赛大大削弱了海湾地区的安全系数,使本已十分脆弱的中东安全环境将愈加险恶。此外,中东地区的军备扩散,特别是核军备的扩散,为恐怖活动提供了方便,对国际安全造成了重大隐患。

——摘编自刘正茂、岳杨《试析中东地区的军备竞赛与军备控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东地区军备竞赛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东地区军备竞赛的影响。
2024-04-0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中古时期西欧庄园里的劳动者以农奴为主,他们一般以每周在领主的自营地上劳动三天的“义务”来换取耕种自己“份地”的“权利”:此外,他们每年还须向领主缴纳一些实物和货币税。这说明中古西欧庄园(     
A.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B.催生了早期资本主义萌芽
C.具有一定基层自治色彩D.存在严格的人身依附关系
2024-04-02更新 | 439次组卷 | 3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丹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欧洲(特别是西欧),封建主义是与领地分封制联系在一起的,国王将土地分配给封臣,以换取对方的军役义务。而且土地分封可以逐级地分下去,大封建主封给比他小的封建主,最后及于农民。这样的土地分封制形成一种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结构。金字塔的顶端是世袭君主,共下是一层一层的大小封建主,农奴处在金字塔的最底层。封建化的程度越高,自由农越少。

封主与封臣的关系用契约形式确定,彼此之间都有权利和义务。小领主成为大领主的封臣,有义务为大领主效劳,主要是为大领主打仗;大领主以保护封臣作为回报,承诺对其封臣主持公道。因此,封主与封臣的契约是一种双向契约,任何一方不履行义务,就违反了封建契约。如果领主不履行诺言,他便丧失其享有的权利。因此,当国王逆法律而行时,该国臣民可以抗拒国王,甚至可以参与发动对他的战争,并不由此而违背其效忠义务。

——摘编自刘成《欧洲中世纪三大特征与现代化起源》

材料二   西周封建与殷商时有很大的不同。据找周公封了71国,其中大部分是周的同姓子弟。由同姓子弟所封的诸侯国是以武力为后盾,在原有的邦国部族区域强行楔入,如同往原方邦部族里掺砂子,这些新建的殖民基点成为地域性的次级统治中心,故称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与殷时对方邦臣属表面性承认不同,周人的分封制一方面是自上而下——天子、诸侯、卿大夫的逐级分封,一方面是自下而上的层层拱卫和藩屏,这种由周人新创的统治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周代王权的地位,此时的周王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俨然是天下之共主了。成康之后,因空间上的限制,大规模的分封不再推行,但文化上的拓展”仍在继续,以军事征服为主要方式的向外扩展,将周边诸多邦国部族,如南方的淮夷等纳入了周的文化圈。

——摘编自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封君封臣制与西周分封制的异同。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