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统计,宋朝科举取士达10万人,是唐朝的5倍多。入仕为官的门第限制被打破,寒门士子凭真才实学通过考试就能获任官职。为彰显公平,高官贵胄子弟入朝为官反而受到一定限制。如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宰相李昉之子进入殿试,太宗为避嫌疑,取消其考试资格。同时,通过政策倾斜,对偏远地区的士子给予特殊照顾,布衣出身的进士比重大为增加。如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录取的601名进士中,有417人出身布衣。

——摘编自解扬《评价科举制度应坚持两分法》

材料二:孙中山说“往年罢废科举,未免因噎废食,其实考试之法极良,不过当日考试之材料不良也。”他还说:中国历代考试制度不但合乎平民政治,且超过现代的民主政治,“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余游欧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知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救之。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救欧美法律、政治之穷,故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在科举制度废除的一段时间里,我国一直未能重新建立起公开、刚性和程序化的选官制度。当时,我国官员选拔制度甚至倒退到科举以前的形态,直到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和实践的形成,我国文官选任制度的真空才得到填充。

——摘编自房列曙《孙中山对人才选拔制度的贡献》

材料三:中国于2006年开启了公务员队伍建设有法可依的新局面。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对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也逐步暴露出一些不适应的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国际政治环境变化,“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公务员队伍就是落实政府行政职能、践行国家治理责任的战斗队,只有不断培育出更高素质的公务员、建设更高能力的公务员队伍,政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行政体系效能才能不断提高。

——摘编自贾海藏《新时代公务员队伍的建设路径:科学化+法制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科举取士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对人才选拔制度进行改革的原因,并简析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中国公务员考录工作所呈现的趋势。
2024-05-1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2 . 罗马共和国初期,罗马城建设缓慢,建设活动由元老院委托监察官、承建商招标并由国库出资;共和国后期,罗马城建设加快、造价加大,个人出资的建设方式逐渐兴起,恺撒曾出巨资购地新建广场、扩建元老院会堂等。这一变化(     
A.反映了罗马建筑水平的提升B.强化了罗马社会治理功能
C.蕴含了罗马政治的转型趋势D.解决了城市人口剧增问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初)赋役之法:每丁岁人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

(唐中后期)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

——《旧唐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     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 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半于官,故谓之一条鞭。

——《明史·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种赋税制度征税标准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中后期赋税制度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赋税折银征收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朝到明朝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宋时期是中国婚姻发展史上重要的转型期。为维护封建等级秩序,唐宋统治者强调礼法的作用,以律令形式规定了婚姻缔结和解除的原则。同时期婚姻习俗与婚姻观念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唐初的士庶不婚发展到宋代的“不限阀阅,嫁娶论财。地方官蔡襄曾说:“男女婚嫁,必择富民,以利其奁聘(嫁妆)之多,汉唐时期,对妇女贞节的要求相对比较宽松,妇女婚嫁也有一定自由。不仅有和亲政策下的异族通婚,而且妇女再嫁也不为社会所鄙视。到南宋时,由于政府的大力推行和倡导,对妇女片面贞节的要求开始趋严。唐宋将“父母之命,媒始之言,这一准则引入法律,使父母干预子女婚姻有了法律依据,但宋代法律对女子离婚和再嫁进一步放宽限制。这些变化不仅说明了唐宋时期的社会变革,而且对后世婚姻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安秀玲《浅析唐宋婚姻及其演变》

材料二   1950年《婚姻法》在全国的贯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5月《婚姻法》颁布前后,中共中央要求各级党委把《婚姻法》正确执行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作为当时的首要任务,各地利用报纸、广播、书籍等展开宣传。第二阶段:19519月,中央政府要求各级干部认真学习《婚姻法》,并派遣工作组分赴各地进行检查。这一时期是《婚姻法》深入宣传或重点试验阶段,重点惩罚破坏、阻碍《婚姻法》干部的情况:对没有认真执行的地区予以批评,或责令没有认真执行的地区或干部作检讨,对认真执行的地区予以表扬等。第三阶段:从19531月起,中央、各大行政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市纷纷成立贯彻《婚姻法》运动委员会,负责研究情况、交流经验、编写宣传材料和接待人民群众等工作,通过让群众现场参加婚姻案件的审理来宣传《婚姻法》,以调动女性的自主意识。

——摘编自刘维芳《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贯彻实施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婚姻演变的趋势,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1950年《婚姻法》实施的特点。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在世官割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创立之后,选官要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

——摘编自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材料二 清末新政前后,清政府开始设立经济特科取士;废除八股后,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生毕业录用等措施。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以强化文官立法为特点,中国近代文官制度进一步趋于完善。这些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具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可供借鉴之处,并且在某些方面还显示出了其所特有的时代价值。

——摘编自关学增《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及其得失》

材料三 以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正式颁布为标志,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该规定实施20年以来,一大批优秀人才陆续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摘编自韩达亮《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浅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并简析这些变化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期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实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意义。
2021-10-15更新 | 1173次组卷 | 56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2019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二战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有快有慢,也出现过波折。钢铁产量的变化更能反映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状况。

材料一   1950~1980年部分国家钢产量变化表(单位:万吨)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1983年达到4002万吨,1986年达到5205万吨,至2002年达到18224.89万吨,钢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2002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2001年增长39.30%,2002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比2001年增长33.82%.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
(2)分别分析四个国家钢产量出现上述趋势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2021-05-1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油田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丞相、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玉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

—《史记》

材料二   


材料三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中国古代史资料库

材料四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己。……成祖即位,特简解络、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概述秦始皇的历史功绩?

(2)材料一、材料二中分别实行怎样的中央官制?这种变化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朝是如何“鉴秦设相之患”的?为什么?

(4)上述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趋势?

8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一大批亚非拉国家加入联合国,同时不结盟运动兴起,七十七国集团的组成以及联合国中新兴国家力量的增强,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这一现象
A.打破了美苏两分世界的局面
B.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使世界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D.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9 . 下面这幅漫画名为《山姆大叔的钉子床》,描绘的是20世纪70年代中东石油危机下的美国经济。该漫画揭示了(       

A.国家干预政策的失败B.资本主义世界竞争激烈
C.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D.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从东汉末起,我国气候有了逐渐变冷的趋势。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气温降低更加明显,西北地区草原面积大幅度减少。史料记载,曹操在铜雀台(今河北)种植的橘子只开花不结果。这一情况带来的直接结果是(     
A.人口内迁与南迁B.政权更迭频繁C.生态环境的恶化D.民族交流交融
2024-03-01更新 | 567次组卷 | 16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