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87 道试题
1 . 1950年12月,上海玉兰剧团上演了越剧《信陵公子》,剧情为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围攻赵国,赵国向魏国求援,信陵君想尽办法拿到兵符,发兵解赵国之围。该剧连演138天,共演出256场,不少剧团纷纷搬演此剧,引发国内观剧热潮。据此可知当时
A.“双百”方针助推大众文艺B.革命题材丰富文艺作品
C.传统文化成为文艺潮流D.文艺作品服务现实政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20世纪80年代,外汇市场存在官方汇价市场和外汇调剂市场,外汇调剂市场中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明显高于官方汇价市场。1994年汇率并轨改革后,人民币兑美元的官方汇价从5.7:1调整为8.7:1,同时实行单一浮动汇率制。1994年汇率改革
A.有利于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B.加大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逆差
C.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成D.助推了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
2022-03-31更新 | 1774次组卷 | 33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77年,北方国家(发达国家)建立了总额为10亿美元的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以资助南方国家(发展中国家)农业的现代化生产。另外,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发展中国家的资金份额有所提高,表决权有所增加,这些做法
A.有利于构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B.动摇了发达国家经济主导地位
C.保障了北方国家的经济安全权
D.顺应了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发展
4 . 英国经济史学家艾伦在提到工业革命动因时认为,新式机械设备和新技术在英国不断地被发明出来和大规模地应用,“包括蒸汽机、水力纺织机、珍妮纺织机、焦碳冶铁技术等,这些发明有一项共同的特征一对煤炭的消耗较大,且造价偏高,但对人力的耗费却不大”。这反映出
A.高工资水平是推动工业革命一个因素
B.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
C.英国煤炭的价格高利于工业革命开展
D.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纺织业领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内重要人物的部分主张或改革措施。据此可推知,春秋战国时期
人物诸侯国主张或改革措施
管仲齐国“以劳收禄”“收禄不过其功”“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
乐毅燕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察能而授官”
申不害韩国“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内修政教,外应诸侯”
吴起楚国“使封君子孙三世而收爵禄”“明法审令”“砥砺甲兵,以时争利于天下”
A.实现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B.法律教化阻碍社会发展
C.军功爵禄与法律制度分离D.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2022-03-29更新 | 590次组卷 | 18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是由很多股力量竞争或竞合前进的,一个时期并非只有一个调子,而是像一首交响曲,有很多调子同时在前行。我们书写历史,往往只着重当时的主调,而忽略了它还有一些副调、潜流,跟着主调同时并进、互相竞合、互相影响,像一束向前无限延伸的“纤维丛”。如果忽略了这些同时竞争的副调、潜流,我们并不能真正了解当时的主流。

——摘编自王泛森《执拗的低音》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近代史的某一历史时期,自拟论题,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2-03-29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1944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规定:各会员国均须设定本国货币的平价,且会员国的货币平价概用黄金1盎司(英两)等于35美元表示。各国外汇买卖价格上下变动,不得超过平价的1%。这一规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导致国际收支严重失衡B.规范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秩序
C.便利了美国的全球商品输出D.协调了国际货币关系
2022-03-28更新 | 572次组卷 | 6卷引用:宁夏银川市景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表所示为明代后期至清中叶有关古代玉米种植情况的部分记载。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玉米
内容出处
“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种者亦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玉蜀黍(玉米)……田家园也多种之”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宁河县志》
“五谷……收番麦(玉米)则多矣”嘉庆元年(1796年)《华亭县志》
“玉麦(玉米)……则处处产之”道光十二年(1832年)《兰州府志》
注:宁河县位于今天津市、华亭县位于今甘肃省东部。
A.主要按自北向南方向传播B.是中国从西方进口的大宗商品
C.作为粮食作物的地位提高D.首先在四川地区成功实现移植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对世界局势认知的不断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战争的危险性是一直存在的,世界大战的危险已经迫在眉睫,并在国内做好早打、大打及打核战争的准备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世界战争不可避免”,但不是“迫在眉睫”,有可能争取延缓战争的爆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个主题
这种变化
A.随着国际格局的剧变而变化B.受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影响较大
C.是中美关系改善的根本原因D.推动了第三世界的不结盟运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纵观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说,从近代重商主义学说以来,西方经济学大约经历了六次大的“革命性”的变化。

第一次:1776年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的革命。亚当·斯密力主实行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创立了比较完整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第三次: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凯恩斯主张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和调节,从而形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

第四次:20世纪50年代货币学派。该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根源,短期内,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对产量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

第六次: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在批评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着重强调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主张由市场机制对经济自行加以调节,最终使经济达到自然率的水准。

——摘编自王志伟《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点明确,阐述史实准确,论述表达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