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5 道试题
1 . 西周时期的大盂鼎内壁铸有铭文291字,大克鼎铸有铭文290字,到西周晚期的毛公鼎铸有铭文竟多达499字,这些铭文行文流畅,记载个人功绩,铸鼎者期望“子子孙孙永宝用”。这可用来说明西周(     
A.青铜铸造步入成熟时期B.分封制受到严重挑战
C.社会盛行世卿世禄制度D.具有重视历史的意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中国传统音乐以宫、商、角、徵、羽为五声音阶。《史记·乐书》记载:“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这一表述体现了中华文化( )
A.重视选贤任能B.尊重个性自由C.强调多元互鉴D.注重仁义道德
2023-06-30更新 | 4971次组卷 | 38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且末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代非洲、美洲当地居民独立培育出了许多农作物,例如西非班图人培育了甜高粱、西瓜等作物,美洲印第安人培育了马铃薯、玉米等作物。以下能够作为最有力证据的是(     
A.当地发现的岩画和壁画等B.当地出土的农作物的遗存及化石等
C.后世历史研究著作中的记载D.有关古代非洲和美洲的神话传说
4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崔杼欲娶棠姜为妻,但崔杼是丁公的后代,棠姜是桓公的后代,而丁公和桓公都为姜姓,按照“同姓不婚”制,他们是不能够结为夫妻的,但崔杼仍然娶了棠姜为妻。这说明春秋时期(     
A.民间风俗被统治者抛弃B.婚礼的重要性逐渐降低
C.传统礼法遭到冲击破坏D.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巩固
5 . 如表为鸦片战争中镇江之战的相关记载,据此得出的结论最为可信的是
鸦片战争中英军进攻镇江的记载
出处记载
【英】霍尔《“复仇号”军舰航行作战记》“我们下了最严格的命令严禁抢劫这座城市,也下令逮捕趁火打动的中国暴徒,他们才是他们同胞最恶劣的敌人。”
【英】洛林(对华战争的最后几战》“英军的恶行比预料的要少。”
【中】朱士云所写日记,见《鸦片战争)第3册“夷鬼城内外捉人割..连日城中妇女遭淫掠者甚众。”
A.清政府腐朽无能B.人道主义得到了彰显
C.太平军趁火打劫D.英军曾犯下战争罪行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关于自画像,《后汉书》中就有相关记载,但遗留下来的画迹极少。现存最早的自画像则是宋徽宗赵佶的《听琴图》,此画是以描绘具体事件为主的群像画。元代赵孟頫《自写小像图页》通过环境来烘托气氛表达主观感受的做法,在后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明代波臣派曾鲸在继承粉彩染传统技法的同时,汲取西洋画的某些手法,形成立体感强的独特画法。大多数画家的立意构思都将“我”的因素融进大自然,用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和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念不无关系。

——摘编自刘爽《中国自画像的演变》等

材料二

中国古代女性在画作中对自我的表达极其有限,其写真附着于男权话语的审美观念,处于“被观看”的境遇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中国各地纷纷开办女校,中国第一批接受现代美术科班教育的女性诞生。民国时期学习西洋美术,训练学生人物写生,自画像成为了当时女性表达自我、书写个人精神的一种图式。在近代女画家谱系中,郁风是以女杰形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郁风是三四十年代活跃于抗战救亡宣传战线上的战士,其自画像《风》通过对面部表情的细致刻画使人物富有冲击力和紧张感,表达了处于民族危机中画家本人所蕴含的革命热情和战斗精神。

——摘编自彭哲敏《近代中国女性自画像的形象建构与自我书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自画像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女性自画像的变化及原因。
2022-08-01更新 | 312次组卷 | 6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下表是有关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秀全的描述,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来源内容
太平天国方面躯长大,面微圆而白,鼻高耳圆而小,其声音响亮而沉重,笑时屋为之震,有极大之膂力与极敏捷之知觉
清廷方面身材魁硕,赤面高颧,有须,粗通文墨,素无赖,日事赌博;体质肥钝,了无异人处
民国前后革命党人面长丰满,红须,手垂过膝;身干长大,富雄姿,豪迈博学,治《春秋》《汉书》
A.不同史料对人物的记载不同B.不同的描述体现人物的多面性
C.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描述D.不同时期对人物描述有所侧重
2023-06-14更新 | 5001次组卷 | 34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且末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如表是有关曹操墓的几则材料,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材料出处
曹操为人奸诈,担心死后遭人复仇,下令为自己设疑冢七十二座,用来欺瞒天下人。 《三国演义》
(曹操生前)常以送终之制,袭称之数,繁而无益,俗又过之,故预自制终亡衣服,四箧而已。《三国志·魏书·武帝记》
曹操墓“不封不树”,地表没有封土,陵墓前不树碑,里面更是不随葬任何金银珠玉,简陋无比。2008年考古发掘
A.《三国演义》无史料价值B.《三国志》记载真实无误
C.考古与文献记载完全吻合D.曹操墓内随葬品相对较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如表关于唐人李元谅身世的三则史料中(        
史料内容来源
本骆元光,姓安氏,其先安息人也。少为宦官骆奉先所养,冒姓骆氏……贞元三年(787)……帝(唐德宗)念其勋劳,又赐姓李氏,改名元谅。《旧唐书·李元谅传》(五代刘昫等撰)
公本安姓,讳元光,其先安息王之胄也。轩辕氏廿五子在四裔者,此其一焉……(唐德宗)赐姓李氏,同属籍也。改名元谅,昭诚节也……贞元癸酉岁(793)十有一月十五日,薨于良原镇之公馆,享年六十七。《李元谅墓志》
公本名元光,姓骆氏,武威姑臧人。盖黄轩帝孙,降居安息,高阳王□,留宅姑臧。贞元五年(789)
《李元谅颂碑》
A.《旧唐书》的记载相对客观B.所有的信息皆可互相证实
C.墓志采用了《旧唐书》记载D.出现较早的史料最为真实
2023-06-11更新 | 5491次组卷 | 22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且末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唐朝,尚书省既参与机要决策,又掌管国家政务,但尚书令多阙而不设。对此,《新唐书·职官志》解释:因为唐太宗担任过尚书令,所以臣下都不再担任这一职务。但《新唐书·太宗本纪》中记载,李世民还曾担任过中书令。由此可知,对于尚书令多阙而不设的合理解释是(     
A.皇帝不在意中书令职位B.借此削弱尚书省的权力
C.唐朝基本遵循避讳制度D.三省体制由此开始瓦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