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把建设的重点放在以战备为核心的“三线”,与60年代初我国所面临的严峻周边形势有密切关系,是毛泽东和党中央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选择。20世纪60年代初期,北面,中苏关系更趋严峻,中国的国家安全面临着来自苏联的全面的军事威胁。南面,中国面临来自美国的军事压力。美国不仅反对和拒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且与台湾保持官方联系,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围堵中国,“遏制共产主义”在亚洲的蔓延,成为美国战后的主要对华政策。

——徐俊武《论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   “三线”建设把与国防军事工业发展有关的重工业放在了优先的位置,强调各地的工业建设要自成体系。另一方面,基于对战争形势的严重估计,为了防止战争的破坏,一线的重要工厂和重点院校、科研机构被“有计划地全部或部分迁到三线”。1964年,三线建设拉开序幕,各有关部门迅速展开西南、西北三线建设的具体部署,其方针是“大分散、小集中”“依山傍水扎大营”。三线建设规模之大、投入之多、动员之广、行动之快、人们积极性之高都是空前的,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全国数以百万计的建设者们,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从四面八方汇集三线。据统计,从外地迁入三线企业的建设者(不含家属),就多达400万人。1964-1978年,三线建设中建起来了星罗棋布的1100多家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建成108000千米的铁路干线。成千上万的各种企业和工厂,陆续在西南、西北的深山当中建成。与此同时,涌现出各种特色的新兴城市,煤都六盘水、钢城攀枝花、汽车城十堰等。据统计,1965-1978年,“国家对三线建设投资达2000多亿元,建成全民所有制企业29000个,形成45个专业生产基地和30多个各具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三线”建设在共和国西部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在改变我国不合理的工业布局,促进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建设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三线”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忽视客观经济规律、轻视质量和效益、投资浪费、工业效益低下、自然资源遭受严重的破坏等问题。

——陈华文《讲述三线建设者的青春轨迹》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三线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今世界,民用航空的发展已成为现代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2000年国际民航组织预计未来5年世界航空运输市场需求将保持客运5%、货运6%左右的增长率。1978年美国实行放松管制和开放天空,在此影响下,20世纪80年代欧盟17个成员国航空市场完全自由化,随之加拿大、巴西、日本、澳大利亚等9个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开放了天空。1997年全球有363个航空公司联盟,2000年达美航、法航、大韩航和墨西哥航宣布共同组建“天合联盟”,这是现今世界航空运输业已形成五大联盟中涵盖航线最多的联盟。日航、墨西哥国际航、加拿大航、新西兰航、德国汉莎航、法航等相继实施了私有化。为了使航空公司的销售信息迅速、广泛地被消费者掌握,因特网作为高效优质的传播媒介、低成本的通讯手段、崭新的促销方式被航空公司广泛应用。

——摘编自杨国庆《中国民航发展展望》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仅为157万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万人,货邮运输量767吨,仅有12架小型飞机,12条短程航线。2004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23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2亿人,货邮运输量273万吨,年平均分别增长19.4%19.0%16.4%,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截至2004年,我国民航定期航线航班达到1200条,其中国内航线(包括港澳航线)975条,国际航线225条,定期航班国内通航136个城市、国外通航38个国家的80个城市,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干支线相结合的航空运输网络。特别是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民航重点改建、扩建、迁建和新建了北京、上海、广州等80多个大中型机场,机场设施越来越接近航空发达国家的水平,2004年,全国共有通航机场137个。200210月,民航总局直属航空运输及服务保障企业联合重组,成立了三个航空运输集团和三个航空服务保障集团,并与民航总局脱钩;200310月,组建了空中警察部队;20047月,完成了90多个机场的属地化管理移交工作。

——摘编自王志清《我国民航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世界民航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1世纪初我国民航业发展的主要表现。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民航业发展的建议。
2024·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列宁室的前身是连队士兵委员会,是布尔什维克党为争取革命胜利在俄军中设立的权力机关,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传入中国。1930年冬,中共中央公布《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连队士兵委员会的工作开始被列宁室取代。19311225日的《红星报》写道,列宁室设置的目的应该是“发展列宁同志的工作作风和革命精神,养成每个红色战斗员成为中国革命及世界革命的列宁主义者”。1932年颁布的《中国工农红军俱乐部列宁室暂行条例》更是对列宁室的任务、组织形式、工作内容做了明确规定。条例规定:连级单位设立列宁室,直接在指导员指导下工作,下设射击、读报、识字、唱歌、体育等小组,同时下设群众工作组,负责组织群众团体,开展群众工作;设置经济委员会,负责监督、核算本连的伙食账目;设置家属通讯处,帮助红军战士写家信。列宁室的布置要求整洁、简单、明快、大方,配色以红绿为主,党中央的重要文件和红军的各种条例条令,苏联共产党的重要文件,军事著作、刊物、报纸,舞台表演的服装,甚至乐器、体育器材在这里都可以找到,有的列宁室还设有用来相互批评、表扬的“黑栏”和“红栏”。

——摘编自张卫鹏《红军时期的列宁室》

(1)根据材料,概括红军部队中列宁室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红军时期列宁室的作用。
2024-05-19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宜春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希腊人以希腊神话中的马神为原型。塑造了生有双翼的飞马形象。古希腊陶器上的飞马一路东行,飞过波斯,跃离粟特,走进中国,与从东向西传播的丝绸相遇。翼马纹逐渐成为两汉至隋唐时期丝绸之路沿途使用最为广泛的织锦纹样之一。从地中海沿岸到中国新疆、青海、甘肃等地,考古学家挖掘出许多织有翼马纹样的纹理细腻、图样精美的织锦实物,如图1的甘肃省博物馆馆藏唐代蓝地翼马纹织锦残片。在中国丝绸博物馆、法国里昂纺织博物馆和日本奈良法隆寺也有翼马纹织锦藏品。这一神兽形象出现在不同时空,寄寓着人们朴素天真的想象以及对自由、速度和力量的渴望。2020年,中国丝绸博物馆发起国际人文交流活动——“丝绸之路周”,借助了翼马纹设计了“丝绸之路周”的徽标,如图2。

   
图1

   
图2

——摘编自李启正《丝绸文化承载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翼马纹织锦的特点并简析其流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对“丝绸之路周”徽标的认识。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廷对帝师赐有庄园土地,使其成为吐蕃地方的封建主。据《汉藏史集》载,在河州的热布卡地方,有属于袁索管辖的庄园,在城墙根有叫做拉哇城的庄园,再往下有叫典康溪的庄园,这些是按照圣旨赏赐给上师八思巴的份地,不负担府库及驿站等汉地、吐蕃的任何税赋差役,不在编籍之内。在帝师之下,乌思藏宣慰使司及下辖的诸万户、千户,吐蕃等处、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及安抚司、招讨司、元帅府等长、使,也因拥有一定数量的庄园而成为大小不等的农奴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表现为封建领主经济制度上的各自独立的庄园经济。各庄园之间彼此隔离,没有联系的纽带。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封君封臣关系,为缔结这种关系有了较以前更为确定和规范的仪式,即行臣服礼和宣誓效忠。封君封臣制度,在领主之间建立起独特的内在联系。当封土赐予封臣,封臣就享有土地上的用益权,收益归封臣。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主要是“保护”和“维持”封臣,不得伤害后者的荣誉、财产和生命。封臣若受到他人攻打,封君有义务不惜以武力保护。封君封臣关系也是世袭的。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在西藏设立庄园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西欧社会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影响。
2024-04-0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羁縻治策出自春秋战国,在秦汉至唐宋时期,羁縻治策的基本内容是封建王朝借助边陲夷狄首领的势力进行控制,即根据势力的强弱,分别赐其首领以王、侯、邑长或将军、都督与刺史等封号,实行土职代管或与所设郡县参差而治,象征性地征收少量贡纳。朝廷对各级土职的管理相当松弛,未进行严格的制度性管理。羁縻治策的施行对象包括边疆的夷狄和与封建王朝有往来关系的邻邦。羁縻治策的不少思想和策略是从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经验总结而来的,这些思想和策略未必适合南部边疆复杂多元的社会形态以及不同民族长期交融的情形,致使封建王朝对边疆地区的经营长期停留在对外防御和编织边疆藩篱的层面,也忽视了对边疆的深度统治和经济经营。

——摘编自方铁《论羁縻治策向土官土司制度的演变》

材料二   明朝在设置卫所以外的少数民族边远地区推行土司制度。农业地区由于广设卫所而进步很快,土司地区则听任土司施治,致使发展滞后,相关的矛盾由此产生。雍正前期的西南边疆存在部分土司危害社会,与朝廷争夺土地、矿藏等严重问题,为此,雍正进行改土归流,扫清了清朝深入统治西南边疆的障碍,内地人口大量移居西南边疆,有效缓解了内地人口激增造成的压力。

——摘编自张楠林《明清时期云南“土流并治”管理模式与边疆治理逻辑》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至唐宋时期羁縻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雍正朝在西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边疆治理的认识。
2024·江西·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1年初,党中央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又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指导”方针。农业方面的措施主要有改基本核算单位由人民公社为生产队、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等。一些地区曾推行包产到户,但被废止。工业方面,大力压缩基建、降低发展速度。1963年后,加快发展轻工业,并多途径提高技术能力、产品质量,进行“充实、提高”工作,采取措施重建了高度集中的中央管理体制,改变了1958年经济权力下放造成的混乱局面。在毛泽东“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指示下,借鉴资本主义托拉斯形式,组建了一批国有大集团,并取代政府机关直接进行经营管理。1965年(按当年价格计算)与1957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0.1%,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摘编自郑有贵《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60年代经济调整工作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年代经济调整工作的影响。
2024-04-1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王朝在已归附的边疆民族聚居区,推行羁縻府州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前人开创的羁縻政策。羁縻府州长官由当地部族首领担任并以传统方式处理本族内部事务,其职位可以世袭,但须经朝廷册封任命,接受所在边州长官的军事征调,并向朝廷进贡。这一制度符合当时西南社会的实际状况,进而巩固唐朝的西南边陲。

——摘编自邓仕海《唐代西南边政与边吏研究——以剑南道为中心》等

材料二   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执行国家的政令和律法,承担国家规定的赋税,建立国家正统的儒学教育体系。随着制度障碍的打破,人口大规模流入垦殖,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文化的相互交融及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改土归流对于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莫代山《改土归流对中华民族发展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朝羁縻府州制度在西南地区得以推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改土归流”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政策实施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时期,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海上贸易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向,形成了交广和楚扬南北两线等多条海道,港口有广州、泉州、扬州、明州(今宁波)、潮州和楚州(今淮安)等……亚洲、非洲和欧洲等地皆有中国货物流通,进口货物有丁香、硫磺、琉璃瓶、铜、银等数十种,出口货物以丝、瓷、漆器等为主,中国铜钱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通用货币。

——摘编自沈光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等

材料二   1511年,葡萄牙攻占马六甲后,中国海外商船不能直接同苏门答腊西北部的亚齐进行贸易。明末,葡萄牙以澳门为据点,从事中国、日本、印度(果阿)和欧洲之间的贸易。1740年,荷兰殖民者在巴达维亚屠杀大量经商的华人,对此闽浙总督向皇帝上奏称“噶喇吧番目戕害”的汉人是咎由自取。中国海上贸易日益受阻,茶叶和瓷器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商帮受到西方商人的打压。

——摘编自骆邵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

(1)据材料一,概括唐宋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面临挑战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以唐宋和明清为例,说明对外贸易对于国家发展的作用。
10 .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结合“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扁鹊确立“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黄帝内经》形成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东汉末年,华佗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形成《千金方》,被人尊为“药王”。唐朝成为东亚医药的中心。宋朝有记载的名医多达数十位,宋慈的《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民族医学奋起为中国传统医学注入了新活力。明朝时中国早于西方发明了预防天花的种痘技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世界上首次对药用植物进行了科学分类。清朝时中医已形成了一个系统的辨证体系。日本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李经纬《中国医学通史》等

材料二   在近代西方医学的冲击之下,开始出现对中医理论体系的质疑。1929年,国民政府一度通过了“废止中医案”。近年来,“中医热”不断掀起风潮,屠呦呦借助中医古籍,发明“青蒿素”,拯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性命,摘得诺贝尔奖。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有力地推动中医学的国际传播。

——摘编自韩霁《中医药独特价值得到世界认可》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中医药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医药文化。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