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公元10世纪后半叶以后,中安第斯山区出现了各种文化相互渗透和兼并的局而。导致了一些原有文化的衰落和消失,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印加人统一的中安第斯山区前的各种文化基础。下列选项中属于该文化成果的是(     
A.在医疗手术中会使用麻醉剂B.将太阳当作神灵加以崇拜
C.使用图画文字记录重要事件D.在生产中创造出20进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7—18世纪,欧洲掀起一股“中国热”。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中国文化影响了启蒙思想。由此可知(     
A.中西方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B.饮茶成为欧洲民众休闲方式
C.东学西渐丰富欧洲文化内涵D.中国古代科技成果传遍欧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21年,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发出通知,除游轮和液化天然气燃料船外,对其他所有船舶的收费上调6%。同年,巴拿马运河管理局也宣布将对产生较高碳排放的船舶收取更高的“通行费”。这些通告的发布意在(     
A.减少自然灾害的风险B.强化运河的生态屏障
C.增加沿线国家的收入D.从列强手中收回主权
4 . 2023年的杭州亚运会不仅引入了智能机器人参与赛事管理。在观众体验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也让人印象深刻。此外,人工智能还用于搬运标枪、铁饼等器材,进行配送、巡防、迎宾等工作。这些机器人活跃在亚运会的各个场所,服务公共表演、体育训练、安全保障等众多领域。这说明(     
A.中国的科技智能水平世界领先B.科技革命可以实现劳动者的全面解放
C.技术进步推动生产生活的改变D.科技成果的应用得益于政府政策支持
2024-04-24更新 | 9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世纪末,康有为、黄遵宪、梁启超等人提倡“不缠足”,引起强烈反响。清末新政时期,全国各地创办了放足会(或“不缠足会”)。下图为1903年2月16日杭州放足会在西湖之滨的合影。据此可知,当时(     

A.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B.男女平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C.政治变革推动社会习俗变迁D.“不缠足”被社会广泛接受
2024-04-23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抚州市高三下学期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二模)历史试题
6 . 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共建“一带一路”使参与方贸易增加4.1%,吸引外资增加5%,使低收入国家GDP增加3.4%。2015—2030年,760万人将因此摆脱绝对贫困,3200万人将摆脱中度贫困。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我国(     
A.积极融入区域经济集团化B.开始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
C.致力于与发展中国家合作D.为全球共同发展增添新动力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6—1949年杭州城市发展简况。

阶段简况
杭州早期建设时期(1896—1911年)
1.通商口岸开放与交通建设。1896年杭州开放为通商口岸,通过借鉴上海发展模式,推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1909年,沪杭铁路的竣工,改变了杭州的交通运输方式,加强了杭州与其他城市间的交流,更加快了其城市化进程。
2.设立海关和开辟租界。1896年,杭州开设海关并正式开港通商,同年日本在杭州开辟租界,设立领事馆。它们的出现也是杭州城市近代化的主要带动因素之一。
3.公共事业快速发展。1883年建成有线电报路线并设立中国电报总局杭州分局。1910年建成火力发电厂
风景建设时期(1912—1937年)
1.调整城市用地布局,加强自然景观保护。疏浚西湖,开放孤山公园,新建湖滨公园。
2.改造交通。建成杭江铁路和钱塘江大桥,在连接原有的铁路后改名为浙赣铁路,成为中国东南部的一条交通干线。大规模拆除城墙修建道路的同时修建通往邻近省市的道路。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杭州为中心的错综复杂的交通网络
3.创立新市场。将西湖湖滨的清朝旗营旧地拆除后改建为新兴的商业区—“新市场”,实现了商业和旅游业互相促进。
4.杭州市分区设计。1932年,杭州市民政司拟定《市政府分区计划草图》,将西湖和环西湖的风景区划为市区。1934年发布《杭州新都市计划图》,将城市分为行政区、风景区、森林区和商业区等13个区
杭州新都市时期(1945—1949年)1.恢复城市功能,修缮维护城市内的相关道路、桥梁、水渠等。
2.调整城市绿化,疏浚市内大小河道。
3.成立公共工程委员会,制定《杭州市公共工程委员会组织规程》

——改编自王晓晓、施瑞婷《杭州近代城市发展研究》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杭州城市发展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杭州城市发展的有益经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到1933年之前,美国与苏联一直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在德国大兵压境的情况下,罗斯福曾答应过苏联人将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但直到1944年6月,英美盟军才在诺曼底登陆。这反映出(     
A.绥靖政策在大战期间进一步蔓延B.反法西斯同盟没有真正建立
C.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矛盾交织D.冷战影响反法西斯战争进程
2024-04-13更新 | 33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抚州市高三下学期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二模)历史试题
9 . 工业革命的背后是大多数农民变得一无所有,他们成了城市里的流浪者。庄园主们为了赚钱,加大了圈地力度,强行收回了一些雇农的土地,并把他们赶到了城市里(如右图《失去土地的农民》)。这主要是因为(     

                                                                                                                                                                                                                                                   

A.羊毛需求量增加B.劳动力需求增加
C.粮食需求量增加D.城市化发展要求
2024-04-13更新 | 18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抚州市高三下学期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那时候已经存在灌溉的河渠,但修筑河渠的人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巴比伦的辉煌已经消失,波斯和马其顿的继承者也被帕提亚取代,但人们的耕作情况与居鲁士刚刚征服此地时很相似。许多城镇都在使用希腊语,塞琉基亚有学识的人可能会批判雅典的哲学或者悲剧,但对于这些事情,几百万的农民都一无所知。材料旨在说明(     
A.古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B.西亚文化在批判继承中发展
C.不同文化在碰撞交融中创新D.两河流域在冲击动荡中衰落
2024-04-13更新 | 18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抚州市高三下学期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