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大津巴布韦的建立与黄金贸易密不可分。在大津巴布韦遗址附近和其他一些地方出土的文物中,都发现有古代开采过的矿井、冶炼熔炉和工匠用具,此外,还发现有古代的梯田、用于灌溉的水井、带把的铁锄,以及大量牛骨。由此推知,大津巴布韦(     
A.与欧洲的经济交往频繁B.社会经济结构多元
C.手工制造业领先于世界D.商业水平超过农业
2024-03-26更新 | 483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487年8月,他率领船队,从里斯本出发,越过南回归线,沿着非洲海岸南下,在非洲南端遇见了风暴。船队在风暴中漂泊13天后,驶到风平浪静的海域时,他判断自己的船队已经绕过了非洲,航行在了印度洋上。”材料论述的是(     
A.达·伽马绕过非洲抵达印度B.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C.卡伯特父子发现纽芬兰岛D.哥伦布航行到美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印加路网是印加人在南美大陆西部地区建造的庞大公路网络,因每条大道都发端于首都库斯科神庙前的广场,因此也被称为“王室大道”。该路网覆盖了近4万公里的地区,甚至连接到了安第斯山脉乃至更远的地方。这表明,印加路网的建设(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D.促使玛雅文明与印加文明交融
4 . 元在西藏设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又将前、后藏分为十三个万户,万户以下各级官员多由当地僧俗首领担任。中央政府在西藏调查户口,设置驿站,征收赋税,屯戍军队。这说明西藏地区在元朝正式成为(     
A.诸多行省机构中的一员B.西藏办事大臣的辖区
C.中央管辖的地方行政区D.羁縻制度下的新力量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耳曼人入主西欧以前,长期实行马尔科村庄制度,形成了比较民主类型的公社,在迁徙和征服西欧的过程中,马尔科的原始痕迹不断受到冲刷。随着封建制度的完善,罗马法律对西欧封建法律文化的影响有增无减。教会神职人员是中古知识阶层的主体,在教会法的制定和实践中,他们深谙拉丁语,大多熟知罗马法,因此,在制定法律、运用法律过程中自然将罗马法的一些原则、概念等应用到教会法中。基督教思想在政治法律中的体现,一是产生了适用西欧各国的教会法;二是基督教法律思想也渗透于其他法律体系中。

——摘编自张巨斌《中古西欧多元社会结构的核心特征》

材料二   西欧中古城市是在1011世纪重新复苏和产生的。其特点之一是在完成了封建制后,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手工业从庄园经济中分离,成为西欧城市产生的经济前提和物质基础。西欧城市多产生于水陆交通要道、商业集散地以及人口稠密、土地肥沃、居民感到手工业不足的农业区。城市的发展又为封建经济的全面繁荣、政治统一、社会进步、文化发展以及封建社会的瓦解、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条件。

——摘编自吴本祥《试比较中古时期西欧与中国城市的不同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古时期西欧多元社会结构形成的历史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古时期西欧城市兴起的背景和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城邦是政治共同体,每个城邦都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农村。有公民大会、议会和行政官员。这是所有希腊城邦的共性。雅典城邦作为自由人的共同体,它的强盛与公民的自由和幸福息息相关。大约公元前八至七世纪,雅典人对这种具普遍性的城邦局势作出了创造性反应,在克服贵族与平民的剧烈冲突、克服过渡时期社会变化导致的混乱、暴力的过程中,不仅要解决冲突,而且要寻求一种公平正义的解决方法。通过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和使所有公民轮流参加陪审团而扩大了参与,拓宽了政权基础;每个公民有向陪审团申诉的权利,既对个人身家性命等权益提供了保护屏障,同时也遏制了公共权力的专横。

——摘编自肖雪慧《古希腊的政治遗产》

材料二   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前323),是古代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帝国皇帝,他是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2年中,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他的东征,让希腊文明开始步入亚洲大陆,又让古老的亚洲文明在西方重新焕发出光彩,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从此,优美而富于表现的希腊式雕塑和建筑引领了亚洲人的审美,而来自东方的天文、数学、医学等知识奠定了西方科技进步的根基,更有一条条如丝绸之路一般的道路横贯于亚欧之间。

——摘编自徐翠芬《谁倒在了亚历山大的铁蹄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雅典政治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世祖前期及中期,中书省宰相带有“行中书省事”头衔,被派往各地处理临时军政事务。后来,行省逐渐演化为常设的、固定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行省既是地方最高官府,同时还是朝廷派出机构。行省内部实行群官圆署,即行省官员集体参与的会议,圆署会议结果要以与议者押署的形式成为某种定议。

——摘编自乌云高娃《元代行省制度之现代价值》

材料二   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一般是依据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来确定,即所谓的“山河形便”。从元朝开始,行政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行省划分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力求破除东西横向走势的山川险阻,从而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

——摘编自李治安《元史十八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元代行省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行省划分的原则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8 . 公元604年,“皇太子亲肇作宪法十七条”。这是日本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以古代中国法律为模板制定的。为确立皇室至高无上的地位,古代中国儒家文化中的君臣、父子的人伦纲常和等级观念被圣德太子纳入到法典当中。这一法典(     
A.标志着中央集权国家建立B.实现了日本的社会转型
C.完善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为大化改新创造了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欧的庄园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土地与人身依附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封建农奴制经济模式。农奴在庄园领取了领主的份地自己耕种,同时还要给领主缴纳实物地租和服劳役——农奴要去领主的自营地劳作而无任何报酬。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使农奴缺乏劳动的热情,让他们的生活十分困苦不堪。中世纪西欧这一状况在客观上(     
A.保障了庄园生产正常运行B.提高了广大农奴社会地位
C.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瓦解D.平衡了封建经济内部需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对总督区进行了重新组织,并将总督之权从地方王公收归波斯人之手,很多比较重要的总督区由王室成员出任总督。总督区的职官原则是按照中央官署的设置,分为行政、军事和监察三大部分,他们之间互相独立,互相约束。这反映了(     
A.区域间文明多元化的特征B.典型的君主专制特色
C.帝国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D.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