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72 道试题
1 . 回答以下问题: 中国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理论的过程。
(1)试举出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分别在这些领域中学习西方的重大事件及主张。
(2)归纳指出在思想文化领域学习西方的特点。
(3)你对“西学东渐”的学习过程有何认识?
2015-07-15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广东汕头南澳中学高二下期中文综历史试卷
2 . 文化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影响着社会政治和经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 城市与生活材料二生活与观念

材料三 中国社会,论其大传统,一向重道义,轻功利……但在近代,急剧转变,争慕西化,竞求富强。
——钱穆《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治》
材料四“群聊”
QQ群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多人聊天交流的一个公众平台。QQ群的理念是群聚精彩,共享盛世。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
(2)分析说明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社会“大传统”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争慕西化,竞求富强”的原因。
(4)材料四中“群聊”时代到来的条件有哪些?你认为“群聊”的交往方式对社会人际关系的发展有何影响?
2015-11-20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东湛江一中高二上期中文综历史试卷
3 . 反腐倡廉,提高政府官员的行政能力和效率,是古今中外政治史的一个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依照传统理论,从政之道首先要有良好的人格和品性,一个从政者应该是一个有德行、有责任心的人,这样的人居于官位,一方面能保证更大程度地发挥权力的正面效能,防止权力异化,另一方面,在“上行下效”的原理下,好的官德会形成良好的官风,好的官风又会带动形成好的社会风气,如果民众都能自觉效法官员的道德行为,天下之治便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所以,儒家一贯秉持“有治人,无治法”的观点,主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教,这一观点为后代执政者所普遍接受。

                              ——孙季萍   冯勇《中国传统官僚政治中的权力制约机制》

材料二   清政府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虽然它仍然规定“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但它首先要求“上自朝廷,下至臣庶,均守钦宪法,以期永远率循,罔有逾越”;其次规定不经议院议决,君主就不能颁布法律,“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君主也无权“以命令更改废止”。这种一切权力都是法律监督对象的宪政观念的诞生、传播和逐步被接受是法律监督近代化的最大成就。

在传统的监督体制中,监察机构独立承担着整饬吏治的职责。近代逐步确立了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审计监督等各种法律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监督体制和分权制衡的法律监督原则。随着报纸、电台等新式传媒工具的出现和“庶政公诸舆论”等立宪指导思想的公布,“庶人不议”的禁令解除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专制出现了松动,人们第一次可以合法地指陈时政,议论国事。同时“党禁”的解除使得政党政治第一次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这些新生事物为中国法律监督体制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刘双舟《简析我国法律监督体制的近代化》

材料三 自1938年8月到1943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先后制定了《惩治贪污暂行条例》《惩治贪污条例》等有关廉政建设的法规,在1943年2月召开的西北局高干会议上,边区政府对王震等22名克己奉公,功绩卓著的干部以隆重的表彰和奖励,毛泽东逐一为每份奖状题字,使受奖者感到莫大的光荣。同一次会议上,王华亭等6人因违法乱纪受到开除党籍或严重警告处分。

                                   ——《建党85周年特稿:五个案例见证党的反腐之路》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监察制度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廉政措施有何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4 . 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周之同盟(会盟),异姓为后”,……然先同姓,次外戚,次功臣、故旧,星罗棋布,用作藩屏。而一族之势力,由此遍布寰区。一族之文化,由此广推于各地矣。……谓汉族统一中国,封建之制,实有功焉。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四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有何特点?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影响?
(2)据材料二,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
(3)据材料三,说明元行省制与秦地方行政制度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创举。
(4)据材料四,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前期,陆、海两途的对外交流均极畅通。诸条道路中,最繁忙重要者为西北方向的陆上丝路,中亚、西亚、南亚的商旅、使团多取此路线。多载运利润高而负重轻的丝帛及小手工艺品,如回鹘人运抵中国内地的物品就是绿珊瑚、翡翠、象牙等质轻价高的品种。安史之乱后,西北丝路被吐蕃切断,转而以海路交通为主。海运手段下,涉及唐境内的各种农牧手工业品,从广州运出的品种包括丝绸、陶瓷、铜、铁、漆器等。唐后期发展起来后的江淮八道经济强大,江淮地区几乎是有能力独力担当国家财赋重担。南方长江流域有“天下大计,仰于东南”之说。

——摘编自周尚兵《唐代对外开放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

材料二   1790年美国政府成立了专利局,奖励技术引进和创造发明。19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英国等国家逐步解除技术封锁,美国得以大量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和设备。南北战争以后,美国先后从欧洲引进了汽油机、硬质合金等先进技术。为了解决资金的匮乏,美国各级政府努力维持国际财政信誉,建立健全的金融组织机构和信息中心。1908年美国吸收的外资达到64亿美元,除了用于铁路系统外,还进入了银行、工厂和采矿等部门。19世纪60年代,联邦政府还颁布了《宅地法》和《鼓励移民法》,为外来移民提供保障。1860—1900年,进入美国的国外移民总数达1400余万,为美国的工业化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摘编自廖君湘《对外开放与十九世纪晚期美国的经济起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代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变化,并分析唐朝对外开放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美国对外开放的特点,并简析其获得成功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官吏选拔问题,史书称为选举。汉武帝在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下了一道严令郡国必须举人的诏书。自此以后,举孝廉制度形成并得以贯彻执行。当时各郡国人口多少不一,大郡人口多至五六十万,小郡人口只不过二十万,两者所举孝廉名额相同,事实上很不平均。名额不均,必然引起异议,所以至东汉和帝永元之际,又改以人口为标准,率二十万人岁举孝廉一人。不满二十万,二岁一人;不满十万,三岁一人。此后,和帝对于边郡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又实行优宽政策,规定:“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稍后又有限年之制,非到规定年龄者,不得膺选。又后复加一度之考试,以检核被选举人之相当学养。如是,则孝廉二字,遂完全成为当时一种获得参政资格之名号,与原来奖励孝子廉吏之意义,不复相应。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自七世纪以来,中国历代统治者就已规定了文字考试,人们通过科举考试就有资格成为高级文职官员。1901年,清政府开始废除八股文章。代替它的是要求更清楚地解说《四书》《五经》以及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和西方政治及学术的文章,并在1902年的各省考试中开始实行。政府认识到需要一种西式公立学校制度,决定把书院改建为西式学堂。为了吸引学生进入新学堂,政府同意给予学堂毕业生文官候选人的待遇。同时决定在国外高等学校水平以上学校毕业的学生也有资格取得进士或举人的功名,但需要按照他们回国时考试的成绩来决定。绅士——文人阶级在政府废除科举后则另辟办学堂,因为学堂也能授予毕业生进士、举人和生员的学衔。绅士家族送其子弟入学,希望以此保持他们的特权。

——摘编自【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代孝廉选举制有何特点?并说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官吏选拔制度有何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7 . 乡里制度是古代中国的“治国之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抄写于秦灭六国前的秦简《法律问答》记载,里典(里正)和里老共同负责里中的户口,赋税和治安。其中,里典被称为“率敖”,指乡里豪强财力、能得众人拥戴之人。最迟抄写于秦灭六国前后且晚于《法律答问》的秦简《尉卒律》规定,“置典、老,必里相谁(推)”,且典、老由里中年长无爵者担任。

    ——摘编自陈侃理《秦汉里吏与基层治理》等

材料二 晚清宝坻县档案显示,县级以下的乡保是个关键人物,每个乡保平均管理二十余个村庄的赋税征收和司法事务。他们是不带薪的准官员,由地方提名,经国家批准确认。乡保一般按自己的意图行事。他们处在国家与社会的交汇点上,具有两副面孔。

——摘编自黄宗智《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合一》

材料三   《周礼》云:“五家为比,十家为联……使之相保相受,刑罚庆赏,相及相共,以受邦职,以役国事,以相葬埋。”比、联等都是在血缘性聚落或居住区内编排的地域性组织。历代乡里制度,无论发生什么变化,都声称遵从《周礼》确立的乡里制度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鲁西奇《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

问题:
(1)指出材料一所体现的秦乡里制度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分析材料二中乡保的“两副面孔”。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
2024-06-16更新 | 143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广东高考历史真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幕府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员引荐亲信士人加入府署、参与行事决策的制度,由来已久。晚清社会剧变,推动幕府不断革新。

鸦片战争前的陶澍幕府,充其量也只有魏源等一二十名幕友;鸦片战争后的曾国藩幕府总数有400-500人,李鸿章幕府有304人(含洋员)。幕府人员除了原有的儒生、朝廷命官外,又新增了留学生、洋人以及新式学堂学生等。幕府的职能,由明清时期处理刑名、钱谷等琐碎事务,逐渐转为办理洋务、外交事务为主。督抚们还应形势需要设立了各种各样的“局”“所”,冠冕堂皇地委任自己的幕僚管理,而无须朝廷另外指派司道大员。幕僚的薪水从公费中支出,不再由幕主自掏腰包。

——据李志茗《晚清幕府的嬗变与近代社会变迁》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幕府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幕府改革的影响。
9 . 14—19世纪,欧美世界的科学革命、思想革命、政治革命和产业革命接踵而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吸引彼特拉克的不是什么枯燥乏味的法律条文,而是这里的世俗精神和人文主义思想。古典作品为彼特拉克打开了哲学和文艺的新天地,他开始模仿维吉尔、西塞罗和塞尼加等人的思想写作,从事古典诗歌研究。由于每个人都可以在信仰中直接与上帝发生联系,这样就使得宗教信仰成为个人的事情、内心的事情,从而使人在精神上获得了一种真正的自由;恪守天职、勤奋节俭的新教伦理则成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精神前提;宗教宽容精神成为一种普遍的时代背景,这种新时代背景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理性与民主政治的发展,并最终汇聚成启蒙运动的澎湃洪流。

——摘编自姜守明、洪霞《西方文化史》、赵林《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

材料二:欧洲把合众国的建立视为明证:启蒙时代的许多思想都是切实可行的……德国作家歌德(1749—1832年)曾经若有所思地对美国称道说:“美利坚,你的那个大陆胜过我们的这个旧大陆。”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在1815年以前约30年期间,发生了两次“革命”。一次与法国有关,主要是政治性的,涉及政府组织、公共权力和权威、公共财政、税收、行政机关、法律、个人权利以及社会各阶级的法律地位等。另一次“革命”则带有更多的比喻含义,主要是经济性的,涉及财富生产、制造技术、自然资源的开发、新技术的进展、资本的形成,以及向消费者销售产品等。后者之所以首先在英国发生,是由于英国社会具有某些政治特点,由于英国依赖早期商业和航海上的成就,也由于英国式生活鼓励个人冒险和革新精神。

——据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至1870年)(上)》改编

(1)依据材料一,归纳宗教改革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在歌德看来合众国的成立践行了哪些启蒙思想?歌德为什么说美洲大陆胜过了旧大陆?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两次“革命”的名称;并结合所学,概括另一次“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
2024-05-2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七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弘治帝时,朝廷批准了兵部发起的在全国实行保甲制的建议,但未见地方认真执行。王守仁在镇压江西南部农民起义之后,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山中贼”是对农民起义军的蔑称,“心中贼”指农民心中犯上作乱的思想。为此,他开始探寻控制基层农民行为与思想的有效途径,提出了”十家牌法”,即每十家为一牌,牌上写明同牌十户户主姓名、籍贯、各户主要人员及职业。每家轮流值日,值日一家每天到同牌家中检查人口出入动静,家里多了何人,从何地来,来做何事,少了何人,去向如何,——记录并交乡官,如果一牌之中隐瞒事实,出现事故,则十家同罪。

——摘编自王金洪等《王阳明的乡村治理思想及实践体系探析》

材料二   村名委员会的形成和发展历程(部分)

阶段概况
初创:1980年村民委员会诞生到1982年8 月中共中央36号文件颁布之前村委会的诞生多是“自发”的,名称不统一,组织机构不健全,村规民约不够完善
试点:从1982年中共中央36号文件颁布到1982年宪法颁布村委会的性质,职能、地位、特点.作用已基本明确,人们的认识也趋于一致,组织机构逐步健全
普遍建立:1982年宪法颁布到1984 年年底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在全国开始组建村民委员会,将此前对村级的行政管理,改为村民自治
整顿完善:从1984年年底至1988年1987年,《村委会组织法》正式通过

——摘编自李金台《乡村干部培训教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十家牌法”的主要内容及创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我国农村基层自治制度建立与完善的因素。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明代与新中国基层自治的本质区别。
2023-12-0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十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