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01年,攻陷了阿富汗的塔利班组织不顾世界各国反对,动用战争武器摧毁了巴米扬包括塞尔萨尔和沙玛玛在内的所有佛像。毁于战火的巴米扬大佛于200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和《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巴米扬大佛的遭遇说明(       
A.地区冲突是摧毁文化遗产的罪魁祸首B.保护文化遗产第一要义是历史真实性
C.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全世界共同的责任D.《世界遗产名录》能够较好的保护文物
2 . 自古以来有大量外来的农作物传入中国。秦汉至唐宋的外来农作物名称是胡萝卜、胡荽(香菜)、胡椒,唐宋至明清的名称是蕃薯、蕃茄、蕃豆(花生),清朝以后是洋芋、洋葱、洋白菜。外来作物命名的变化反映了(       
A.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的发展B.天下观念不断改变
C.对外贸易路线的重要变化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3 . 印欧人的迁徙历时数千年,开始之时,世界上只有零星散布的个别文明中心。印欧人迁徙大体结束之时,奴隶制国家由点到面,在世界上占了统治地位,一度横跨三洲的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其主体民族都是印欧人的后裔。由此可知,印欧人的迁徙(       
A.扩大了游牧文明的影响B.统一了欧亚非主要文明
C.密切了文明之间的联系D.促成了奴隶社会的转型
2024-06-03更新 | 238次组卷 | 20卷引用:海南省农垦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国许多大学的校训与古代文化典籍有关。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自《易经》;中国农业大学校训中的“解民生之多艰”源自《离骚》;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论语》;厦门大学校训中的“止于至善”源自《礼记》。这表明(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B.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源远流长
C.高等教育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D.儒家的思想观念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2024-06-03更新 | 145次组卷 | 46卷引用:海南省观澜湖双优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他们征服了希腊,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     
A.商业征服B.文化影响C.神学统治D.军事控制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使中国了解了西域的政治和军事情况,同时还带回大量有商业价值的信息。此后,汉武帝发动了一系列战争,打击了匈奴的势力,使亚洲中部地区恢复了和平。随后,商人和旅行者建立了广大的商业贸易通道,在这些商路上交换的最主要的商品是来自中国的高质量丝绸,后来学者们把这些商路统称为丝绸之路。对商人和他们的商品来说,丝绸之路就是令人瞩目的高速公路;另外,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还带着他们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来到远方。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陆上丝绸之路沿途气候异常干燥,地形复杂,加之骆驼、马匹运载能力有限,更为严峻的是唐与吐蕃及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剧增。安史之乱后,“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宋朝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政府转而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利用先进技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海上,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后,海上丝绸之路愈加发达。最终绿洲古路遭到遗弃,失去了传统价值。

——据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等整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汉代丝绸之路开辟的条件,概括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
2024-05-2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观澜湖双优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中海地区是古代文明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区域,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一 各地近乎隔绝的地理多中心,决定了希腊的经济多中心。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地临近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这就使得古希腊文明非常容易受到上述两地文明的影响。许多古希腊的哲学家和史学家都曾游历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国家,考察学习,吸纳精华,化为自己的文化。希腊半岛的诸多天然良港将古希腊的各个城邦用大海连接了起来,也成为古希腊对外殖民和海外贸易的有利因素,古希腊的经济结构也由封闭的农业经济转向开放的商品经济。古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古希腊文明虽然在四大古文明之后产生,但其重要性却是不遑多让的。

——摘编自《论古希腊文明的贡献》

材料二 拜占庭文化直接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兼收并蓄早期基督教和古代东方诸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它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发展水平较高,对中古欧洲发挥了积极作用,加速了斯拉夫各民族国家的发展,并形成了以东正教为核心的东欧世界。拜占庭文化还对周围其他民族的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中古时期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西方能够发生文艺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能在西南欧重新生根发芽,正是依托于拜占庭这座希腊文化漫长流变征途中的金桥。

——摘编自《拜占庭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拜占庭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2024-05-2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观澜湖双优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妈祖信仰原本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海神信仰,自宋以来,其宫庙等信仰史迹逐渐遍及世界各地,如图是当代妈祖文化传播覆盖的国家。由此可知,妈祖信仰史迹的时空分布体现了(     

A.近代东南沿海居民移民进程B.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持续繁盛
C.中国海洋文化的广泛影响力D.全球化进程伴随文化多元化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敦煌悬泉置是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汉代邮驿机构遗址。20世纪90年代,考古工作者对悬泉置遗址进行了全面发掘。悬泉置由坞院、房屋、马厩等设施构成,其中坞院总面积2500平方米,院内有房间27个,常驻人员包括官吏、驻军、办事员等30余人。(图为悬泉置复原略图)考古人员在悬泉置遗址中发掘出6000余件生活用品,有竹木漆器、钢器、陶器、皮革、丝绸、毛麻织品等。从悬泉置出土的汉简文书有25000余枚,内容有皇帝诏书、国家法律、行政文献、驿站文书档案和工作记录等。出土汉简表明,《汉书·西域传》上记载的西域诸国如楼兰、于阎、康居、莎车等国的国王或使团都曾经在此停驻。悬泉汉简中还发现了“浮屡简”,以及《论语》《孝经》的一些残片。悬泉置遗址出土了460余件纸张,其中9件是写有文字的汉代残纸。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发现的最早的书写纸。汉代“列邮置于要害之路”,形成了完备的邮、驿、亭、置系统。悬泉置始设于汉武帝时期,在汉代存续了200多年。从长安到敦煌,汉代里程简记载了46处停靠站点,每一处都应是具有类似悬泉置的功能和规模设施,负责传递朝廷公文和军情急报、接待过往官员和西域使者。

——摘编自《大汉帝国》等

悬泉置遗址考古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20世纪九十年代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试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说明其理由(至少三个方面)。
2024-05-1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5G时代下,各种短视频平台出现了大量网红,他们利用自身流量与供应商议价砍价,为消费者提供优惠的价格,再通过在直播间展示并营销产品,为供应商乃至工厂直接带货。据此可知,信息技术的发展(     
A.更新了商业经营的业态B.促进工商管理体制变革
C.实现了市场的自由竞争D.调整了大众消费的结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