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09年,利物浦入港船舶374艘,载重量14574吨,出口船舶344艘,载重量12636吨,船只平均装载量38.3吨。……1730年利物浦的船舶进出口吨位达到37000吨,1750年上升到65000吨,1760年为100000吨,到1770年就突破了140000吨。……1700年利物浦居民为5000人,1720年为10000人,20年中增加一倍。1740年利物浦人口增至15000人,1760年为26000人,1773年进行人口调查所得出的数字是34407人……利物浦成为英国少数几个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在不到一个世纪之内,利物浦人口增加十几倍,显然是移民造成这一情形的出现。

—摘编自张金鹏《大西洋的国际贸易与利物浦的城市近代化》

材料二   明清时期,广州商人已经成为全国乃至海外远程贸易商人集团中最强势的一支,其足迹遍布全国和海外。对海外,广州商人成为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商业的重要力量。对国内,广州商人更是无所不往。明末清初所撰的《广东新语》记载:广州望县,人多务贾与时逐,以香、糖、果箱等,北走豫章、吴、浙,西北走长沙、汉口,其黠者南走澳门。1798年,来华长期留居的瑞典人龙思泰在《早期澳门史》中记载:广州不仅是广东货流中心,而且是全中国货流中心,福建、浙江、山东、直隶等十数省“每年都有大量的产品运到这里,换取西方世界的物产和制品”;同时,“中华帝国与西方各国之间的全部贸易,都以此地为中心”。

—摘编自黄滨《明清珠三角“广州—澳门—佛山”城市集群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利物浦崛起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广州与利物浦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异同点,并简析广州城市发展模式的影响。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帝位,此事《旧唐书卷六四·列传一四》有如下记载:

材料   九年(626年)六月四日,太宗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自卫。……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元吉中流矢而走,尉迟敬德杀之。

俄而东宫及齐府精兵二千人结阵驰攻玄武门,守门兵仗拒之,不得入,良久接战,流矢及于内殿。太宗左右数百骑来赴难,建成等兵遂败散。

建成死时年38岁。长子太原王承宗早卒。次子安陆王承道、河东王承德、武安王承训、汝南王承明、钜鹿王承义并坐诛。……元吉死时年24。有五子:梁郡王承业、渔阳王承鸾、普安王承奖、江夏王承裕、义阳王承度,并坐诛。


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玄武门之变的特点。
(2)类似于玄武门之变的事常见于古代史书的记载,请举一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断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
(3)综上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的认识。
3 . 《后汉书·东夷列传》中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1784年“汉委(倭)奴国王”金印及印文,出土于日本,现藏于福冈市博物馆。这(       
   
A.表明两汉时期和日本的交好B.日本已经完全统一实力强大
C.完全可以印证中日友好关系D.表明金印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2023-07-02更新 | 107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清代文学家袁枚在《子不语》中记载:一沙弥自幼随禅师修行,与世隔绝。一日师徒下得山来,沙弥不识牛马鸦犬,禅师一一告知。后见一女子,禅师告之是吃人的老虎。回去后禅师问沙弥所见是否有留恋之物,答曰:“只想那吃人的老虎”。这个故事(     
A.反映了思想解放的潮流B.提倡了男女平等的思想
C.否定了压抑人性的观念D.冲破了专制统治的牢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记载,面对疾病和瘟疫,清朝前期除了采取一般性的安置病人、施医舍药、隔离防控等措施外,一些官员和朝廷大臣还会通过刊刻文书的方式,来帮助更多民众隔离、预防或治疗疾病。这反映出清朝前期(     
A.中医治疗瘟疫的技术已比较成熟B.政府重视医疗卫生与疫病防治
C.地方官员在防疫中发挥主导作用D.医学进步能有效控制疫病传播
6 . 公元前123年,尚不满十八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汉书》记载其“斩首捕虏二千二十八级,斩单于大父行籍若侯产,得相国、当户,捕季父罗姑比”。霍去病没有任何经验也不受以往汉军战法的束缚,一战成名,汉武帝赐封“冠军侯”。这时期的汉朝(       
A.实行修养生息政策社会稳定B.军事实力大增急于开疆拓土
C.展现出豪迈勇进的大国气象D.史学开始服务西汉王朝政治
2023-07-0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关于水稻种植,我国古代文献中留下了大量记载。据此可以得出(        
“稻,美田欲稀,薄田欲稠”《四民月令》崔寔(东汉)
“下泉宜稻,得其宜,则利百倍”《博物志》张华(西晋)
“曝(稻)根令坚”;“稻无所缘,唯岁易为良”《齐民要术》贾思勰(北朝)
A.土地利用效率需要提高B.南北方种植结构存在差异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D.稻作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已知的“中国”一词的最早的文献记载:

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

——《尚书》

(译文:皇天将中国(天子所在的都城及附近地区)的土地与人民交给周武王治理。)

已知的“中国”一词的最早的文献记载:

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

——“何尊”底铸铭文

(译文:周武王攻克了大国商的王都以后,就举行了一个庄严的仪式报告上天;“我已经据有中国,自己统治了这些百姓。”)

封建自周公始,封建制度最大之功用有二:一日同化,一日分化。所谓分化者,概将同一的精神及组织,分布于各地,使各因其环境以尽量的自由发展。所谓同化者,概将许多异质的低度文化,醇化于一高度文化总体之中,以形成大民族意识。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


(1)《尚书》与“何尊”分别属于几手史料,并说明其史料价值。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封建制度”是什么制度,并简析此制度的作用。
2023-06-27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西汉政府曾下令禁止宰杀耕牛,规定杀牛、盗牛者受重刑,但封国王侯以牛肉为奖赏赐予臣属的现象屡屡发生,在西汉初年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今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菜谱中亦记载丰富的牛肉菜品,如牛肉羹、烤牛肉等。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A.法律制度流于形式B.自耕农生产遭遇了困境
C.中央权威面临挑战D.豪强地主势力日益膨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周时期,周王和诸侯、卿士之间实行定期的会盟朝聘之礼。据《春秋》记载,春秋时期由诸侯主持的会盟就有22次之多,而诸侯之间的朝聘更是频繁。会盟朝聘活动的变迁表明(     
A.礼乐制重在规范人伦秩序B.春秋时期诸侯纷争不断
C.传统的政治秩序开始瓦解D.思想变革影响政治形势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