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有人在一篇日记中写道:“很悲惨的消息传来,使我食不下咽……未必革命终是骗我们的吗?”不久又写道:“今天是孙总理逝世三周年纪念……我们的总理,简直成了野心家谋私利的一座偶像”。从日记中可推断出
A.作者反对民族民主革命B.背景是国民大革命失败
C.民族民主革命已经结束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021-06-2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材料   (波茨坦)会议决定设立一个由英、苏、中、法、美五国外长组成的外长会议,以进行关于缔结和约的准备工作。……苏、美、英三国首脑讨论了结束对日作战的条件和战后处置日本的方针,并通过一项决议,即《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因为当时苏联尚未参加对日作战,所以没有签字。公告是以中美苏三国共同宣言的形式发表的……194588日苏联对日宣战并在公告上签字。这样,公告就成为四国的对日共同宣言……。公告宣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日本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之所有障碍必须消除……日本政府表示拒绝接受公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波茨坦会议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怎么看待《波茨坦公告》?
2021-12-0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中,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是完善的,从来不需要向任何“蛮夷狄戎”学习。在这种封建文化势力一统天下的背景下,近代中国引进西学,从“开眼看世界”向“师夷长技”发展,最方便而自然的做法就是从儒家文化中引经据典,并将其发展成为引进西学的理论依据。

——王韵秋《关于近代以来中国几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历史反思》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引进西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2)图1、图2、图3各有怎样的作用?请你就材料二概括一个主题。
2021-08-2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十九路军通电全国:特急!暴日占我东三省,版图变色,国族垂亡。最近,更在上海杀人放火,浪人四出,极世界卑劣凶暴之举动,无所不至。而炮舰纷来,……光鼐等份属军人,惟知正当防卫。”十九路军通电全国的背景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B.八一三事变爆发
C.日军开始全面侵华D.一·二八事变爆发
2021-08-2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在集古代文化大成的基础上,旗帜鲜明不遗余力地创建了中国古代文化大同的思想。这是孔子对中华民族的最伟大的贡献。在孔子那个年代,中国的政治还没有统一,但由于孔子的贡献,中国的文化精神率先就建立了统一的基础。……汉朝汉武帝,终于认识到专制统治必须具有-个统一的文化哲学基础,他具有伟大历史意义地选择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统治文化策略。中国从此实现了政治和文化双重统一的历史局面。这是一个重要的年代,是中国统一历史发展分界的年代。从此,在世界史上无比伟大的中国统一的局面,不可阻挡,百折不回。

——《天人合一中国政治统一的古老理论依据》

材料二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转折,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两岸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广泛。但也应看到,随着两岸关系发展的深化,仅靠惠台让利、扩大共同利益基础,靠利益的“量”或“向”的调节,已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快速变化。目前这种共同利益多而共同价值少的发展模式,将会使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凸显。

——周志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注入新的理论内涵》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的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和材料二观点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2021-09-0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传统司法制度……行政与司法合一,近代以来其弊端日益暴露。1906年,清廷下诏,将刑部改为法部,专司司法行政,不再具有审判职能;原来专司复核的大理寺改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在法部设置总检察厅,作为最高监察机关,独立行使监察权。各省分别设立高等审判厅、地方审判厅和初级审判厅。至1912年在全国建立了124个地方审判厅、179个初级审判厅,初步建立起近代法院体系。清政府还颁布《大理院审判编制法》《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法院编制法》等相关法律,使新的审判机构有了法律保障。同时,借鉴西方的诉讼法律制度与法律原则,明确规定诉讼中公开辩论原则及律师资格的取得、律师的基本权利、律师从事业务活动的行为规范等内容。1910年秋,法部举行第一次法官考试,录取了561人,这些人被分发到各省审判厅担任推事之职。

——摘编自胡谦《晚清司法改革实践与反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司法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司法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2021-05-0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后,有人预言它很快就会倒塌,但它却发展了70多年。其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启蒙运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它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C.拿破仑沉重打击了法国的保皇势力D.法国共和力量坚持不懈的努力
2024-02-2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米易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司马迁在《史记·孟轲传》中说孟子的学说“迂远而阔于事情”,秦始皇则以“焚书坑儒”压制儒家学说,而汉武帝却采纳了“独尊儒术”的建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学说在战国、秦、汉三个时期地位不同的原因。并指出儒学演变和儒学地位变化的关系。
2024-03-2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0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自夏朝以来,就有了庠、序、校和学等教育机关。“学在官府”,只有奴隶主子弟能入学校学习,而劳动人民子弟只能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跟长辈学习一些为人之道和生产劳动的知识与技能。但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这就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在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中,其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

——据《中国古代教育史》

材料二:古代儿童启蒙读本有这样的内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据《中国古代教育研究》

材料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是我国古代教育的真实写照。这一情况在19世纪60年代因新式学堂的出现有所改观,当时的学校开设有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行军布阵等课程,特别是1904年清政府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更是规定了学校教育中几何代数、植物动物、理化、法制理财、体操等课程的课时,在中学堂180个课时中,读经讲经以45课时居于榜首。

——据《中国近代教育史》

材料四:恢复高考以来高校招生统计图表


(1)据材料一述评孔子的办学思想。
(2)根据材料二归纳有关信息。你对此有何看法?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我国近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相比有着怎样的不同?反映了教育发展的什么趋势?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形成材料四状况的原因。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教育的看法。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终于得到承认。但是,对于刚刚成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仍有个别人持敌视的态度,……坚持“两个中国”的错误态度。……中国奥委会于同年11月6日正式宣布不参加第十六届奥运会,以实际行动表示抗议。

材料二:1979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1981年,何振梁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及与国际奥委会的合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北京,这个有3000年悠久历史的古都终于莸得成功,于2001年7月得到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

材料三:以下两幅图片是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和主题口号。


材料四:观察下图,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在巴黎传递时,遭到藏独分子凶残的抢夺,中国残疾人火炬手金晶用身体奋力保护火炬,保证了火炬传递的顺利进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新中国长期没有参加奥运会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2001年北京成功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奥运会徽的设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哪些深厚的传统文化?“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对当今世界发展有何现实意义?   
2024-03-2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