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代书院往往注重修心养性,如朱惠提出“人若逐日无事,有见成饭噢,用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此一二年,何患不进!”的修养方法,这反映了宋代书院(     
A.日益趋向官方化B.为封建统治者服务C.受到佛道的影响D.教育与学术相结合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善

材料一   中国古代水利发展历程

时期

发展概况

公元前22世纪至秦汉时期

这是水利工程的起源和第一次建设高潮时期,也是防洪治河和各种类型灌排工程的兴盛时期;都江堰、灵渠等,至今还在发挥着作用

三国至唐宋时期

这是传统水利高度发展时期。在历代水利建设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水利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中国古代传统水利技术的高峰,并位居中世纪世界水利技术的前列

元明清时期

这是我国水利的普及和传统水利的总结时期。这一时期农田水利工程主要由地方或民众自办,以小型为主,大型工程少见。由政府或军队主持的农田水利项目则以畿辅营田(今河北省)声势最大,为的是促进京畿地区农业发展,以减少每年大量的南粮北运的负担

——摘编自郭涛《中国古代水利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新中国建国初期,水利工作以治理淮河为中心任务,解决当时江河水患最突出的问题。19515月毛泽东亲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大大推动了当时的水利建设。到20世纪70年代末,总体上实现了对江河、湖泊水情的控制。不仅有利于减少洪涝、干旱等灾害,而且达到了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显著效果。由此江河洪水基本形成由人控制、服从人的设计和摆布的格局,扭转了几千年来农业靠天吃饭的历史。

——摘编自张岳《新中国水利回顾与展望——水利辉煌60年》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扭转了几千年来农业靠天吃饭的历史”的成就和主要原因。
3 . 唐初,三省宰相几乎都是兼职,一般是“午前决朝政,午后决省事”,且每天上午政事堂宰相办公会议结束后,皇帝都要“出内厨食以赐宰相,馔可食十数人”,以慰劳忙碌了一上午的宰相们,从而形成了宰相会食(有如工作午餐)之制。由此可知,宰相“会食”(     
A.旨在提高宰相办公效率B.利于协调三省宰相关系
C.强化了君主对宰相控制D.便于皇帝诏令顺利执行
2022-09-08更新 | 1209次组卷 | 28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1917年8月,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我们认为惩罚性的损害、肢解德国、建立自私的和排他性的经济联盟都是不合适的……不能为任何种类的和平提供适当的基础”,美国意在(       
A.建立世界霸权B.维护世界和平C.援助欧洲复兴D.维持欧洲均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洛克认为初生的人心灵如一张不存在任何先天观念的白纸,一切知识、观念都是由于后天经验作用于心灵而产生,因此人类要获得幸福、知识和力量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思考和学习这表明洛克(       
A.倡导理性精神B.宣扬生而平等
C.追求现世幸福D.推崇教育公平
2022-09-07更新 | 246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从16世纪初期至18世纪,非洲奴隶贸易呈上升趋势,但1800年贩运人口达到2000000人之后贩运人数开始出现迅速下降的态势,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西方国家出台了废止奴隶法律
B.美洲人口呈现出饱和状态
C.西方国家殖民掠夺区域发生变化
D.工业化促使掠夺方式变化
2022-08-1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古时期的欧洲传统文学(特指西欧文学,下同)是一种独立的文化现象。它所反映的问题是文学已经“开始思索自身”,这一情形下作者个体的作用就得到凸显:珍视艺术技巧,作家们渐次进入一种竞赛的环境中——谁比谁写得更好,或者谁可以成为文学典范。有学者提出,同一时期的古罗斯文学还远未意识到自己有什么特征。它不属于独立的文化现象范畴,也不彰显自己的独立特征。这一时期的古罗斯文学很难被视为文艺作品,美学功能还不独立,主要是服膺于一种实用、教化或者是权威性写作。这一切与东正教传播之初强调个人对于宗教意识的绝对服从有关联。天主教关于个人通过行动来完成自我拯救的教义,对于人的个性具有更多意义,为其提供更多可能性。相对于西欧中世纪或者是拜占庭文学,古罗斯文学的作者缺乏自我投射性,从历史渊源的角度看,虽然拜占庭文学有自己的特征,但是所有从拜占庭文化进入到“俄罗斯心灵”(近代俄罗斯文学特有的精神内核)的文化因素恰好都是反个性化与反世俗生活的,其他斯拉夫国家比如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国的文学在这一点上和古罗斯文学趋同。

——摘编自兰钦、田洪敏《古罗斯文学的品性》


(1)根据材料,概括中古时期西欧文学与古罗斯文学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古罗斯文学产生和发展的因素。
2022-07-27更新 | 219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美国西进的移民者,大体包括土地投机家、资本家、冒险家及迫于生存压力而去西部冒险谋生的东部落魄者及外来移民。早期的西进运动没有政府的外力支持,交通极为不便,这些移民能够抵达美国西部主要依靠的是(     
A.开拓进取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B.新航路开辟后有利的国际环境
C.良好的气候和自身丰厚的储备
D.南北战争后政府对西部开发的认可
2022-07-22更新 | 144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表所示为吠陀时代(约公元前1500—前600年)的印度和波斯帝国时代的伊朗神话中主要神祇的善恶倾向对比。学者研究发现,以拉丁字母拼读他们的语言时,没有太大的差别,主要是s与h这两个字母的对调。由此可知,雅利安人和波斯人(     
印度神祇伊朗(波斯)神祇
Asura恶Ahura善
Indra善Angra Mainya恶
Deva善Daēva恶

A.具有对立的价值观念B.来自同一批印欧移民
C.深受罗马文化的影响D.存在深刻的文化渊源
2022-07-2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墨子在其《非乐》篇中痛陈:“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竿笙而扬干戚,民衣食之财,将安可得乎?”为此,墨子主张(     
A.以农为本B.无为而治C.节用爱民D.礼法并重
2022-07-2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