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2 道试题
1 . 晚明佛学大师紫柏曰:“讲道学,初不究仲尼之本怀,蹈袭程朱烂馊气话,以为旗鼓。欲一天下人之耳目,见学老学佛者,如仇雠相似。”紫柏批评程朱理学的主要原因是(     
A.程朱理学背离了先秦儒学B.程朱理学成为皇权专制的工具
C.程朱理学威胁到佛教传播D.程朱理学只是空洞的道德说教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上面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设计的“共和国发展历程”图片展览。请分别写出①②③④⑤所代表的内容,帮助他们完成设计任务。   
(2)为了布展需要,该兴趣小组将六幅图片分为两类:第一类(1、2、3),第二类(4、5、6)。其归类的主题分别是什么?
2023-09-1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5世纪末,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已较发达,成为北魏主要产粮基地。而平城地区屡受灾荒,粮食供应常发生危机。随着北魏在中原的开拓,平城已不适合于控制整个北方地区。加上平城的保守势力强大,北魏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孝文帝时期北魏政治领域发生的变化。

材料二   孝文帝以其远见卓识,顺应封建化和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推动了本族封建化及民族融合。此后,历代中国的少数民族统治者都不同程度地效法孝文改制,不断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的血液。

————李文梁《孝文改制及其对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材料三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过程中呈现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针对近代中国社会存在的积弊,下图中历史人物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改革主张。他们认为当时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积弊是(     

蔡元培        胡适                           鲁迅                       陈独秀
A.重农、抑商B.闭关、 自大
C.割据、混战D.专制、 愚昧
5 . (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 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彦博曰:“孔子曰: ‘有教无类’,若赦其死亡,授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这说明唐朝初年实行(     
A.远交近攻政策B.休养生息政策
C.开明民族政策D.重文轻武政策
6 . 下图呈现的是西晋至北宋出身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比例。这反映了(     

   

A.统治基础的扩大B.崇尚教育的思想
C.儒家思想是主流D.重文抑武之风气
2023-09-12更新 | 330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历史试题
7 . 人类的居住方式经历了从流动逐渐转向定居的过程。而定居方式的出现,推动了语言交流的增加,从而促使文字产生。同时,定居点的扩大也必然会促使城市、国家以及青铜器等的产生。由此可推知,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主要得益于(     
A.农业的不断发展B.早期国家的形成
C.剩余产品的出现D.冶炼技术的进步
8 . 维新运动期间,康有为认为西方的议院只不过是“彼族实暗合经义之精,非能为新创之治也”,“夫先王之治天下,与民共之,谋及庶人为大同”。康有为的这些言论(     
A.极力推崇古代大同思想B.对欧美制度盲目排斥
C.尚未突破传统政治思维D.试图为变法减小阻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世纪的英国文官皆为终身制,任期有法律保障,这种职业上的独立性,能够使他们立场居中,秉公执法,取得公众的合作与支持,而非为一党派效力,这比起过去的“国王恩赐制”和“政党分肥制”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据此可知,文官制度(     
A.抑制了政党参与政治的热情B.体现了公平正义的选拔标准
C.终结了国家政局的周期动荡D.促进了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
2023-08-29更新 | 838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南朝王肃投奔北魏,孝文帝“雅相器重,朝野属目”。史载王肃“为魏制官品百司,皆如江南之制”,历隋唐到元而不变;王肃“为魏始制礼仪”改变了“稍僭华典,胡风国俗,杂相揉乱”的现状。这表明,北魏(     
A.封建化源于中央官制改革B.缓解了胡汉习俗间矛盾
C.强化了中华民族文化认同D.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