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关于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威尔逊的想法是“对国际社会进行改造,克服竞争性的民族国家体系带来的弊端,消除国际无政府状态和权势政治,最终将民族国家的私利引向国际社会共同的利益”。威尔逊的这一主张(       
A.意在促进世界和平发展B.深受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C.确立了美国的霸权地位D.助推了国际新秩序的构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西周时期,行人是周王室设置的负责王室和诸侯国之间“纵向”联系的“使者”,一般由大夫担任。春秋时期,诸侯国也开始设立这一官制,并且其地位不断提升,由卿兼任,“夫交接邻国,揖让谕志,成为行人之专司”。行人的活动(     
A.加强了王室对诸侯的控制B.适应了百家争鸣形势的要求
C.促进了文化的沟通与交融D.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
3 . 宋代注重乡村基层治理,强调通过修礼书、行乡约等教化民众以形成公序良俗。北宋中叶,陕西蓝田吕大钧兄弟开创并推广《吕氏乡约》。南宋时,朱熹编纂了《增损吕氏乡约》,在“德业相劝”一条中加入“畏法令,谨租赋”的内容。宋代制定“乡约”的主要目的是(     
A.建构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B.将儒家思想推向乡里民间
C.控制基层以维护封建统治D.通过道德教化来扬善惩恶
2023-04-01更新 | 508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学者王先明指出,百日维新时期新政诏书连篇频发,然其在实践中却常常被化为无形,很多内容只是流于表面粉饰而无实效。各部堂官、各省督抚都持观望、延宕、抵制态度,拒不奉诏……光绪皇帝严责守旧大臣的诏令也达十多次,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求有所推动。王先明旨在说明百日维新时期(     
A.官僚集团思想较僵化B.改革内容背离了国情且无实效
C.改革的举措急躁冒进D.政治变革缺乏深入开展的条件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桑弘羊继承了春秋战国时期管仲等人的经济思想,主张加强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与控制,设计了“均输”和“平准”政策,并对盐、铁等生活必需品及稀缺资源实行国家垄断经营(其中对盐业垄断流通环节,对冶铁业则既垄断生产又垄断流通)。桑弘羊认为重农是对的,但不经营商业是不能富国的,商人之所以富贵是因为“或累万金”,因此他在一定程度上是商业的辩护人。他主张山泽资源归国家所有,不宜私营,而国家可以将这笔收入用于“助贡献、修沟渠、立诸农、广田牧、盛厨田”,既发展农业生产,又不至于加重农民负担。但是他的重商理论的目的是通过统一和加强中央财政,巩固封建政权,而不是直接为商人阶级利益服务,这与当今的资本主义自由经济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主张限制商业资本,认为实行盐、铁专卖也是为了“建本(农)抑末(商)”。这些政策有效地增加了西汉王朝的财政资金积累。

材料二   司马迁认为人类有两种本能:一种是求利致富,另一种是享乐。第一种本能是一切为了财富,第二种本能是要牺牲财富换取一切。司马迁认为政府的经济政策应当顺应自然,使人类能够发挥上述两种本能,这样社会才能富裕安定。司马迁认为政府经济政策的上策是顺其自然,对经济活动不加干涉,其次是因势利导,再次是用教育的方法说服人民,最后才是用刑罚的方法说服人民;下策是与民争利。根据儒家的思想传统,中国千百年来对“富裕”采取否定的态度,耻谈富裕,耻谈经济;但司马迁对这一问题持反对态度,他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一个衣食充足的社会,公众讲求礼节,热心公益;一个贫穷的社会,人民缺乏礼让,铤而走险,社会不安。

——材料二、二均摘编自袁贞《西汉时期桑弘羊与司马迁经济思想之浅议》


(1)根据材料一,概括桑弘羊的经济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思想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相较于桑弘羊,司马迁的经济思想有何不同之处,并对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做简要评价。
2023-01-14更新 | 36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选择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古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船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在这条大动脉上,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资源、成果等实现共享……罗马、安息等古国欣欣向荣,中国汉唐迎来盛世。这说明(     
A.亚非拉文明具有共同特征B.交通是文明传播的必然前提
C.文明交融能促进社会发展D.商品贸易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2022-12-11更新 | 1486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578年,靠近英国西北部肯德尔的一个小镇,有一名店主叫詹姆士.班克豪斯,他出售的货物几乎囊括了可以想到的物品,从麻袋布到西班牙丝绸以及诸多时尚饰品,还有纸张、墨水瓶、书籍等文化用品。这主要得益于
A.西欧经济结构发生改变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C.世界的交流和联系加强D.英国已经成为“日不落"帝国
8 . 清朝初年,为防范与清朝抗衡的郑成功,曾下令禁海,停止一切海上贸易,实行“海禁”。清朝收复台湾后,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恢复海上贸易,分设闽、粤、江、浙四个海关,与外国通商。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只留广州一关,强制推行“公行制度”。这表明清朝前期(      
A.实行与明朝相同外贸政策B.对外贸易实行限制政策
C.实行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D.一口通商取代朝贡贸易
9 . 19世纪被称为“科学时代”,对思想文化的影响日益显著。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广泛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使人们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还导致发展演化的世界观形成,并深刻影响到文学艺术的发展。最符合上述言论的是
A.牛顿经典力学为启蒙运动的兴起奠定了理性主义的基础
B.“理性王国”构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C.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自然史基础
D.揭示色彩物理学本质的光学促进了现代主义美术的诞生
2021-09-27更新 | 1130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1962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出动大量军舰和飞机,将古巴“隔离”。美苏军队都进入战备状态,并摆出一副不惜动用核武器的姿态。但是,美苏对危机的处理十分谨慎,双方领导人多次通信,通过秘密谈判,结束了危机。这说明
A.冷战中包涵着自我控制的机制B.冷战局势得到缓解
C.两极格局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D.军备竞赛回归理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