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候,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分封制(     
A.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B.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
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D.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2024-03-22更新 | 271次组卷 | 75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646年1月1日,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规定: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效仿唐朝制度实行“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对官吏实行“食封”和“俸禄”。这表明日本(     

A.树立了天皇的绝对权威B.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C.全面效仿唐朝政治制度D.谋求中日关系的对等
2024-02-20更新 | 343次组卷 | 57卷引用:湖南省武冈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84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上演了话剧《街上流行红裙子》。该剧后被拍为同名电影,反响热烈。当时有评论:“摩登”的“红裙子”开始悄然地取代了“革命”的“百围裙”。这(     
A.说明女性开始引领社会时尚潮流B.源自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C.得益于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D.表明经济转型冲击了人们原有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波峰、波谷反映一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的幅度,通过综合比较不同时间段内经济周期的波峰、波谷、落差可以明显看出经济波动的剧烈与平缓状况。总的来说,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比以前更加温和,有的学者称之为“被烫过了的曲线”(如图),其主要原因是(     
A.凯恩斯主义在美国发挥作用B.美国国际金融的主导地位
C.二战使美国成为世界的霸主D.新的货币贸易体系的建立
5 . 亚历山大东征后,留下很多以“亚历山大”命名的城市,位于阿富汗的阿伊哈努姆是其中之一。城里有体育场、宫殿和圆形剧场,还出土了希腊雕塑、大量希腊样式的钱币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手稿等文物。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亚历山大东征(     
A.促进了不同文明的碰撞交流B.扩展了希腊人的活动范围
C.加强了东西方经济贸易往来D.强化对被征服地区的控制
2024-01-10更新 | 348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1904年,美国作家欧·亨利在小说《白菜与国王》中,将美国联合果品公司控制下的中美洲国家称为“香蕉共和国”。智利诗人聂鲁达《在危地马拉》中写到“从美国来的纵火犯,丢下了金元和炸弹;联合果品公司撒开绳索,树立起它的商标——死亡”。这反映出当时(       
A.拉美各国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B.美国推行门罗主义控制了拉美经济
C.拉美国家政治独立进程出现倒退D.拉美面临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
7 . 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许多典章制度、哲学思想、语言文字等逐渐传向周边各民族,并为他们所吸收。在这一过程中,周边文化也逐渐传入中原地区。如南方苗蛮集团的神祇——女娲、盘古等,被中原地区所吸收,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这一现象(     
A.促进了华夏认同的出现B.体现了民族隔阂的消除
C.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D.反映了统一观念的加强
2024-01-04更新 | 784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石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8 . 1993年,我国推动粮食流通商品化、经营市场化,但因国内供需紧张,当时规定小麦、大米、大豆、玉米等大宗粮食仍由国有粮食部门独家收购,限价销售。直到2000年,国内储备粮充足及市场平稳后才放开销售。这些举措意在(     
A.逐步地改革统购统销的政策B.确保改革不操之过急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9 . 如表是1650—1900年间亚、欧、美、非四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变化表(单位:%)。其中代表非洲的是(     
年份
比例
大洲
1650年1750年1850年1900年
A18.319.222.724.9
B18.313.18.17.4
C2.41.65.19.0
D60.665.863.958.3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研讨会上,学者争论清朝前期成功统治帝国的原因,有两类解释:第一类认为是统治者在不同地区,包括新疆、西藏、蒙古、关内,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统治策略,形成统一多民族帝国。第二类认为是统治者采取汉化政策,才能以少数民族身份入主中原。以下说法较为合理的是(     
A.第一类解释的证据是实施八旗制度、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
B.第二类解释的证据是动员学者编纂《四库全书》,开科取士
C.第一类学者采取多元主义观点,解释较空疏,不具学术意义
D.第二类学者站在华夏中心主义,立场相对客观,解释较可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