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23-24高三上·湖北·期中
1 . 唐朝的三百六十九个宰相中有十分之一左右是鲜卑贵族的后裔;战败投降的突厥酋长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以及铁勒酋长契达何力等也得到了唐太宗的信任和重用;在文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代北及西域族人后裔更是不计其数,如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等。这体现了唐朝(     
A.实行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B.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加强
C.世家大族依然把持着朝政D.通过联姻方式来巩固边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17年,以先秦到清代的中国学术思想发展脉络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文录》成为北大预科国文课程中的重要部分。1919年后,课程更名为“国故论著集要”,钱玄同在《学术文录上编叙目》中梳理并重估了古代学术思想,以科学、辩证的角度重申国学之“自由”“平等”“民生”思想的要义。这些做法旨在(       
A.促进近代民族意识的产生B.走上社会主义的救国道路
C.回归传统家国情怀的教育D.从传统文化找寻济世良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追求幸福是全人类的最大愿望和永恒主题。几千年来,人们为追求幸福不懈努力、艰苦奋斗,心中充满了诸多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西方幸福观

类别

内容

感性主义幸福观

强调人的自然需求以及通过欲望的满是而获得快乐,认为人活动的目的是在于追求快乐,避免痛苦。梭伦将人的幸福概括为中等财富、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好的儿孙、善终五个方面。

理性主义幸福观

崇尚人的理性,追求道德品质的完善,关注人类精神的自由和圆满,轻视物质欲望和享受。苏格拉底的幸福观即知识(理性)是前提,道德是途径,幸福是目的。亚里士多德强调幸福是人完善自己的一种活动。

基督教幸福观

以来世主义为基调,幸福是人们对于某种信仰的不断追求。罗马帝国教父的代表人物奥古斯丁认为反省自身的罪恶,向上帝仟悔才是人类获得幸福的唯一途径。

劳动致福观

突出劳动在创造幸福中的重要作用。在卢梭看来,“一个人在那里坐吃不是他本人挣来的东西,就等于是在行乞”。费希特指出,劳动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每个公民都能得到应得的劳动报酬。

——摘编自孔德生、黄晓天等《西方幸福观的历史回眸与现实思考》


提取材料部分或整体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06-21更新 | 20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九校联盟2023届高三高考适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其在法律上表现出独特的形式,经历了从部落法、成文法到由礼入法的过程。正是由于其法律体系的发展跨度大,给自身法制建设更多的空间。尤其是经过孝文帝太和年间的汉化改革,重新修订法律时,贯彻了礼教思想,其修法指导思想是“齐之以法,示之以礼”,将汉以来所开始的法律儒家化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留养事亲先例最早见于东晋,但当时没有形成制度,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此制,当始于孝文帝太和十二年所颁布的诏书。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常景等撰成《北魏律》时,将存留养亲制度规定于《法例律》中:“诸犯死罪,若祖父母、父母年七十以上,无成人子孙,旁无期亲者,具状上请。流者鞭答,留养其亲,终则从流。不在原敕之例。”

北齐承继北魏而制律,确立“重罪十条”,这是法律儒家化的重要标志。其将危及封建国家根本利益的十条严重罪名,集中置于律首。其每条都贯穿“三纲”的伦理原则,是封建刑法打击的重点,《北齐律》首次将其列入律文,是为隋唐法律中“十恶”的前身。

——摘编自宋洁《魏晋南北朝法律的儒家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朝时法律儒家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朝时法律儒家化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德国统一后,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增速和人口增速欧洲第一。然而,帝国“不过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国家”。由此可见,德意志帝国(       
A.经济发展取决于军事需要B.社会发展呈现出畸形特征
C.联邦制结构具有不稳定性D.资本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
2023-06-21更新 | 354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九校联盟2023届高三高考适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罗马共和国文化象征的西塞罗,曾经去斯多葛学派开创者芝诺的学校(雅典)学习;斯多葛哲学家塞涅卡,也曾做过罗马皇帝尼禄的老师和高参;罗马著名的皇帝哈德良和马克奥勒留,都一度在斯多葛哲学家爱比克泰德创办的学校学习。这表明古罗马文化(       
A.具有明显的功利色彩B.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征
C.深受希腊文明的影响D.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2023-06-21更新 | 428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九校联盟2023届高三高考适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抗日战争时期,关于边疆史地的期刊达180种之多,占抗战时期全部600余种期刊的3%。这一时期的边疆研究涉及相当广泛,地域涉及西南、西北、东北以及东南(台湾),领域涉及边疆历史、地理、文化、民族、经济建设和开发。这一时期,边疆史地的研究旨在(       
A.唤醒中华民族救亡意识B.构建边疆史地研究体系
C.提升全体国民文化素养D.服务于民族战争的需要
2023-06-21更新 | 581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九校联盟2023届高三高考适应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宋代婚俗的有关记载。这反映了当时(       

记载

出处

今世俗之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至于立契云:某物若干,某物若干……

(宋)司马光《书仪·亲迎》

(北宋末年)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缗

(宋)朱彧《萍州可谈》

巴人娶妇,必责财于女氏,贫女至老不得嫁者

(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文集》

A.理学官方地位受到社会冲击B.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婚俗观念
C.婚姻买卖陋俗迟滞经济发展D.传统伦理价值观逐渐被抛弃
10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十分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03年,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中共十八大以来,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这主要是为了(     
A.消除分歧增进互信
B.构建均衡发展格局
C.深化合作共谋发展
D.改善全球治理体系
2023-06-21更新 | 6434次组卷 | 54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