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战国时期的国家形态,已逐渐演变为“跨区域”的地域性国家;列国疆域内的居民,也不再是宗法等级制下的“小国寡民”状态,而表现为“多地域、多族群”的特点,人口构成远较前代要复杂得多。这一状况说明
A.宗法分封制的影响已经消除B.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态正孕育
C.经济交流导致政治制度变化D.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逐步形成
2022-05-26更新 | 889次组卷 | 19卷引用: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1年起,德国铁路建设的投资占全部生产投资的1/5,成为工业化的先导部门。铁路建设推动了冶金和采矿工业的发展,技术变化和投资的增加带来了钢铁生产中卡特尔垄断组织的广泛出现,垄断组织实现了横向联合,保证了德国钢材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19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化学工业与电气工业迅速发展,在有机化学工业和合成材料方面确立优势甚至垄断地位,电气工业也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摘编自钱乘旦等《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从1953年起,中国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次提出包括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在内的“四个现代化”目标。1957年,我国建成了飞机和汽车制造业、新式机床制造业等新工业部门。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的历史任务,并确定了分“两步走”的战略构想。

     ——摘编自王娟《脉络·蕴涵·意义:大历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等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和“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中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明确了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细化了21世纪中国式现代化的路线图,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将小康社会的内涵深化拓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其目标是实现物质、政治、精神、社会与生态五大文明体系协调发展。

     ——摘编自郭玉坤《守正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之路》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9世纪中后期德国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特点,并指出当时两国现代化得以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从新中国初期至今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变化。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出的历史意义。
2023-03-14更新 | 413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8中国现代史:“一五”计划和改革开放-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人教版)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世纪,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属于天主教会,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欧洲人没有效忠国家的概念,他们首先认为自己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威尼斯的居民,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德意志人。

——摘编自刘成《英国现代转型与工党重铸》

材料二   路易十四宣称“朕即国家”。其含义有三层:皇帝拥有这个国家,皇帝是国家范围内一切财产和权力的最终拥有者,尽管臣民的财产可以买卖,但臣民的财产处分权仅来自皇权的默认和授予,皇帝只要愿意,可以任何方式剥夺臣民的这一权利,而宰相及官僚系统的权力也都来自皇权的授予;皇帝代表这个国家,皇帝是整个国家的象征,皇帝的形象代表国家的形象,皇帝的意志代表国家的意志;皇帝的家族之命运即国家之命运,皇家灭亡即国家灭亡,皇家富有即国家富有,臣民必须承担保证皇家永远兴旺的义务。

——摘编自任见《法国史传》

材料三   第一条: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社会差别只能建立在公益基础之上。第二条:一切政治结合均旨在维护人类自然的和不受时效约束的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财产、安全与反抗压迫。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国民。任何团体或任何个人皆不得行使国民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第十条:任何人不应为其意见甚至其宗教观点而遭到干涉,只要他们的表达没有扰乱法律所建立的公共秩序。

——摘编自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宣言》(1789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法国人的国家观念状况,并简析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法国人国家观的变化,并简析这一变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023-03-08更新 | 393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6世界史(非选择题)-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统编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郡县制下的编户齐民政策,使国家得以控制为数众多的自耕小农,成为秦汉统一国家建立的基础。至唐代中期,大土地所有制最终占据优势。针对这种变化,此后历代为强化政权基础而采取的应对办法是(     
A.保护地主利益B.调整赋税对象C.强化抑商政策D.抑制豪强大族
2023-02-24更新 | 1536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云南省、吉林省、黑龙江省2023届高三2月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唐代,政府对妇女的封赠不限从夫、从子,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施行。而宋代则遵循“妇爵从夫”,妇人的封赠以丈夫的官职为准,丈夫去世后才根据子孙的官职执行。这一变化(     
A.重构了等级秩序B.强化了封建纲常伦理
C.削弱了官员特权D.提高了妇女社会地位
2023-03-04更新 | 552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选择题)-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统编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近代某时期,在哲学上,人们的意识开始从传统时代那种“静穆的伟大”与“和谐的不朽”的世界幻想中解脱出来,而不得不去面对一个稍纵即逝和随机变幻的外部世界。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经典力学的建立B.生物进化论的创立
C.启蒙运动的开展D.广义相对论的提出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杜佑(735812年),是唐代中期著名的史学家。杜佑年轻时见到了开元盛世,也经历了安史之乱。他的一生主要活动在安史叛乱以后唐帝国由盛开始走下坡路时期。这一时期唐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唐代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和激化,使得如杜佑一类的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开始焦虑竭思,想尽一切办法来拯救唐帝国的颓势。杜佑编撰《通典》的目的在于使天下学者、士人读后有所启迪,使他们能知天下事实,通达人间情理,与帝王一起共同来关心国家的命运。杜佑往往从典章制度的变化发展中来窥视人类社会由简单到复杂的步步进化。他强调人类社会是在一刻不定地变化,并在这些变化中不断地前进。作为唐代中期的一位名儒,杜佑对经书颇有研究,对经书的言论十分信赖。然而,他对儒家经书并不盲从,而是勇于疑古,善于求是。他认为“历代众贤著论,多陈紊失之弊”。在《旧唐书.杜佑传》中宪宗评论社佑曰:“为政惠人,审群黎利病之要。”

——摘编自章见、郭伟《杜佑史学思想述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杜佑的史学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杜佑史学思想形成的原因。
2023-02-09更新 | 26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洛平许济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早期罗马法规定:对于合同欺诈行为,只要符合法律程式,合同的法律效力不受影响。公元前66年,裁判官阿奎乌斯创立欺诈诉讼,赋予受欺诈者撤销权,可以撤销已成立的法律行为并索赔损失。这种变化(     
A.本质上仍是维护奴隶主利益B.说明罗马人道德水平偏低
C.缓解了日渐尖锐的阶级矛盾D.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2023-05-1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等高校招生考试·临考押题密卷历史(A卷)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破集庆(今南京),并将其改称为“应天府”,建国后又将朝会场所定名为奉天殿,并一改前朝皇帝降诏一般以“诏曰”开篇或者直接书写诏书内容的传统,规定降诏必定要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篇。朱元璋此举意在(       
A.传播天人合一理论B.彰显统治的合法性C.规范公文书写程式D.顺应经济重心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中国古代朝廷对地方治理多实行“国权不下县”“县下唯宗族,宗族皆自治”,而明清时期开始在江南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市镇直接委派县丞或主簿进行坐镇管理,“掌粮马、巡捕之事”。这一变化表明
A.皇权专制统治空前加强B.经济发展影响治理模式
C.县级政府权力得到扩大D.市镇开始成为政治中心
2022-04-10更新 | 342次组卷 | 7卷引用:湘豫名校2022届高三4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