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有以下几种观点。

观点一 吾敢以一言武断之曰,李鸿章实不知国务之人也。不知国家之为何物,不知国家与政府有若何之关系,不知政府与人民有若何之权限,不知大臣当尽之责任。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 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摘自梁启超《李鸿章传》(1901年)

观点二 所谓洋务运动(或称同光新政),乃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为目的的运动。

——摘编自牟安世《洋务运动》(1956年)

观点三   (洋务运动)它与封建顽固势力的斗争,实际上是促进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这种发展的斗争。它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反映了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矛盾,也反映了新兴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同正走向没落、垂死的西方资本主义的矛盾。

——摘编自徐泰来《也评洋务运动》(1980年)

(1)从材料中任选两个观点,分别概括其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并结合所学内容分析这两个不同观点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你如何认识历史评价问题?   
2024-06-0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二)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世纪末,英王亨利五世正式在法律文件上使用英语。通讯交流的革命,尤其是印刷的革命则使英语有可能以文字的形式出版发行。而莎士比亚的戏剧,使英语不仅成为一种流行的语言文字,而且最终成为了一种文化,极大地增强了民众的英国意识。在这种逐渐成型的民族意识基础上,英国历史上王权优于教权的传统对英国民族的形成起到了某种促进作用。

材料二   莫德尔斯基认为,一个能够长期成为领导的国家必须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条件:第一,是有利的地理位置,或许是能够超然海外的海岛型国家;第二,具有一个有内聚力的、开放的、有联合能力的社会;第三,有领先的经济;第四,有能够全球投放的政治战略组织能力。从这个角度看,英国显然是最有利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陈晓律《现代英国民族国家的出现及其对欧洲格局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14—16世纪推动英国民族意识逐渐增强的因素,并指出近代民族国家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简要解释为何说“能够长期成为领导的国家,英国是最有利的”。
2024-06-0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二)历史试卷
3 . 中国古代服饰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各阶层的着装有严格规范。下表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关服饰规范的部分内容:

出处

内容

《礼记·深衣篇》上衣用布四幅,表明一年有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代表一年有十二月;袖口圆弧,领子方正,意味着公正:背缝垂直,体现出诚直。
《新唐书·车服志》唐高宗时对官服的规定:三品以上袍衫紫色,四品袍深绯,五品袍浅绯,六品袍深绿,七品袍浅绿,八品袍深青,九品袍浅青。
《宋史·舆服志》绍兴五年,高宗谓辅臣曰:“金翠为妇人服饰,不惟靡货害物,而侈靡之习,实关风化…宜申严禁。”

——摘编自张玲《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符号内涵及制度规范》等

材料二   明代的“服妖”分为衣冠复古、奢侈僭越、男女混装和习俗禁忌四个类别。衣冠复古,即穿戴模仿前朝服饰,包括了元蒙遗风和之前其他朝代的服饰:奢侈僭越,即以下僭上,违制使用贵重饰品和贵族服饰;男女混装,即女着男装、男着女装;习俗禁忌,即与传统社会认知相违背的服饰或服饰行为,如上层人士穿戴低贱之人服饰等。

——整编自赵梦菲《明代“服妖”服饰现象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内涵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服妖”下一定义,并对明代“服妖”的成因进行分析。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万隆会议后,中国同非洲各国的关系不断加强。19561964年,中国政府以无息或低息贷款的方式对非洲提供经济援助,在需要的时候延长还款期限,以尽量减少受援国的负担。19701976年,中国援非金额高达1815亿美元,接受中国经济援助的非洲国家由1966年以前的11个增至1977年的29个,中非贸易总额也从1970年的1.7721亿美元增至1975年的6.7126亿美元。197510月,中国对非洲国家最大的援建项目坦赞铁路(全长1860公里)建成通车。此外,中国向非洲派遣大量的专业教师,到中国留学的非洲学生也越来越多。

——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等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非洲国家逐步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但英、法等西欧国家仍力图保持其在非洲的影响力。即使他们政治上放弃殖民统治,但仍然以援助、投资及培训干部等方式继续维持他们与非洲国家的关系。西欧国家对非洲的援助在很多时候使非洲国家更加依赖外援,根本做不到授人以渔。19661969年尼日利亚内战期间,法国就曾向要求独立的伊格博共和国提供大量援助,希望借此染指该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

——摘编自吴秉真、高晋元主编《非洲民族独立简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20世纪50~70年代中国、西欧国家对非洲援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西欧国家对非洲援助的共同背景。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启示。
2024-01-20更新 | 509次组卷 | 12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检测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文化遗存分布图》


材料二   生产工具的改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导致了私有制的产生,氏族内部则分为富裕贵族和贫困普通成员两个集团。父系氏族公社末期,由于氏族部落战争的频繁,氏族内部贫富分化日益加剧。随着氏族内部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以及部落战争的激烈,作为阶级统治和扩大战争的工具的国家应运而生。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家产生的重要前提条件是什么?
2023-10-1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城市化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道路的修建和维护需要下水道,“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对外征服到哪里罗马道路就修到哪里,下水道是罗马道路的标配,沿着道路铺设在两侧,战时可以作为作战掩体,平时有排除道路污水和垃圾的功能。罗马有着著名的洗浴文化和竞技文化,浴场用过的废水,冲刷竞技场的污水和清理一切公共设施的污水要通过下水道排净。

——摘编自刘琳琳《古罗马城下水道的修建及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材料二   192912月,国民政府公布了南京城市规划新方案,明确提出避免使城市发展呈“狭长之形”,避免“一部过于繁荣,一部过于零乱”的非均衡发展。道路系统运用了林荫大道、环城大道、环型放射等具有西方巴洛克规划风格的规划概念与内容。在城市建筑形象上即使“因需用上之必要,不妨采用外国形式”的建筑,规划者亦要求“唯其外部仍须具有中国之点缀”。该方案将中央政治区、市行政区、园林区、住宅区、工业区、学校区、交通用地等分区规划,将行政区规划作为首要内容进行考虑;还包括城内道路、市郊公路、铁路车站、港口码头、飞机场站、河流渠道等交通系统的整体规划;另外还包括城市供排水、电力配给等基础设施规划。

——摘编自孟建民《城市中间结构形态研究》

材料三   19491957年中国城市主要公用事业能力

单位19491957
自来水年底生产能力万立方公尺/每昼夜264.4449.4
自来水年底管道总长度公里643712564
下水道年底总长度公里61549920
年底铺装道路长度公里1013316540
年底公共汽车车辆总数13124370
有轨电车车辆总数8601224
有轨电车年底行车线路长度公里340391
无轨电车车辆总数166493
无轨电车年底行车线路长度公里93226
煤气年底生产能力万立方公尺/每昼夜27.658.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531957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罗马下水道建设的作用。以下水道为代表的罗马建筑十分发达,结合所学,指出古罗马建筑最主要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29年南京城市规划新方案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成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历史现象,并分析其出现的时代背景。
2023-08-29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检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摘编自杨永俭《试论唐代墓葬美术中的宗教共生现象》、程旭《唐墓壁画中周边民族文化因素及其反映的民族关系》
结合材料和所学,以“唐朝时期的墓葬文化”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举之制兴于唐。其科目甚多,常行的为明经和进士。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唐制,愿应举者皆“怀牒自列于州县”,但此时考官和士子交通,还在所不禁。唐时所取进士,不过二三十人,仍须应吏部释褐试,或被人举荐,方得入官。晚唐以后,规则逐渐加严,禁怀挟和糊名易书等制度逐渐兴起。宋太祖时,知贡举的人,有以不公被诉的,太祖乃在殿廷上自行复试。自此省试之外,又有殿试。到宋神宗时,罢诸科,独存进士,别立新科明法。进士罢试诗赋,改试论、策,其帖经、墨义,则改试大义。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1832年议会改革后,逐渐崛起的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从哲学家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出发,迫切要求一个廉价政府,它既要大大提高行政效率,又要节约开支,以利于发展经济。从19世纪50年代起,英国政府逐渐确立竞争性考试制度,取消了个人任命官吏的特权,形成了一批长期任职,业务娴熟,行政效率高的文官队伍,对其他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当然,在充分肯定文官制度改革的进步意义的同时,也应看到这是一次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改革,必然有阶级局限性。同时,高级文官职务也是一部分官员侧身政界的阶梯。

——摘编自程西筠《由恩赐官职到择优录士——十九世纪中叶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至宋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近代英国文官制度。
2023-08-04更新 | 169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北师大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评估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格致汇编》是由英国传教士傅兰雅于1876年在上海创办的科学杂志。以介绍近代科学基本知识为宗旨,用语浅近,生动可读,适合文化程度不高、科学素养不深的平民阅读,并设有读者问答栏目。《格致汇编》出版60卷,主要内容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理学、地质学、生物学、医学和药物学等;另有科学人物传记方面如利玛窦、爱迪生、李善兰、徐寿等;还有工艺技术介绍,如啤酒、汽水、养蜂、碾米、纺织机械、火柴、望远镜、显微镜等。梁启超评价《格致汇编》中所载望远镜和显微镜“实为世界上加无限力量,其法尚新可读”。

——摘编自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材料二   《格致汇编·相互问答》提问者分布情况表

地区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山东湖北天津香港辽宁安徽直录江西北京湖南河南云南台湾美国总计
人数524534302821161263222111112260

——根据《格致汇编》整理

(1)根据材料一和二、概括《格致汇编》在传播西学方面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和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格致汇编》创办的背景及其影响。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书中的时代·时代中的书

1、表2是晚清某位思想家(18091874)代表作的目录摘编和版本情况。

1

()
汰冗员议广取士议厚养廉议减兵额议……
()
均赋税议兴水利议筹国用议罢关征议……
()
重儒官议改科举议改会试议
停武试议……
()
收贫民议稽户口议严盗课议
复宗法议……
()
制洋器议善驭夷议采西学议重专对议……

2

稿本成书于咸丰十一年(1861)
抄本1861年后在士大夫中广泛流传
津河广仁堂刻本

光绪九年(1883)

江西豫章刻本

光绪十年(1884)

弢园老民活字印本

光绪十一年(1885)

潘氏敏德堂刻本

光绪十八年(1892)

丰城余氏刻本

光绪二十三年(1897)

弢园老民铅印本

光绪二十三年(1897)

文瑞楼石印本

光绪二十三年(1897)

聚丰坊校刻本

光绪二十三年(1897)

冯世激刻本

光绪二十四年(1898)

上海书局石印本

光绪二十四年(1898)

仿泰西法石印本

光绪二十四年(1898)

北洋官书局石印本江右两仪堂刻本

光绪二十四年(1898)

关中味经官书局刻本

光绪二十四年(1898)

       ——据《江苏艺文志》等

(1)书中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2)表2对我们了解这部书在时代中的作用有什么帮助?谈谈你的看法。
2023-06-21更新 | 4171次组卷 | 15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