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023-01-05更新 | 378次组卷 | 102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马永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4世纪,西欧一些城市成立了城市同盟并制定了同盟法律,于是出现了一个所谓“法律圈”现象,如德意志地区莱茵河畔法兰克福的法律为49个城市所采用。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B.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
C.基督教会实力的削弱D.欧洲大陆法系的形成
2022-01-28更新 | 932次组卷 | 28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马永顺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英国一历史学家说:“如今有个趋势,人民缅怀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指的是
A.古代埃及
B.雅典
C.罗马共和国
D.罗马帝国
2019-11-06更新 | 438次组卷 | 6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1911年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并无华侨代表之规定,所以华侨并无选举权。唯有“坐旁听席”。但在1912年8月,中华民国出台的《国会组织法》和《选举法》中,就明确规定了华侨的参议员的名额和选举办法。这种变化反映出(     
A.中国革命的包容性增强B.国民党内部组织日趋完善
C.政党政治成为各方共识D.资产阶级力量得到了充实
5 . 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2024-06-11更新 | 272次组卷 | 126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马永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646年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天皇掌握了实权B.引进了中国先进的制度
C.幕府体制的建立D.建立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7 . 在16世纪欧洲的任何地方,茶叶是外国来的奢侈品,但到了19世纪晚期的西欧许多地方,茶叶消费已变得司空见惯。其变化的动力是(     
A.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B.“下午茶”文化的形成
C.世界市场的逐步建立D.跨国公司的有力推动
8 . 三大改造时期,国家组织农民走农业合作化道路。改革开放后,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的迫切需要B.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
C.带动了农民增产增收D.立足于农村现实条件
9 . 东汉末年,地方州郡官员推荐人才的察举制,因战乱“人士迁移”、地方个别豪强操纵崩坏。曹魏初期,由中央委任中正官评议现职官员、候补者、地方士人等级,作为中央选拔官员依据。这一变化(     
A.提高了官员文化素养B.缓和了部分社会矛盾
C.抑制了豪强士族发展D.导致了选官权力下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在18世纪,英国议会的立法日程、程序和制度较少地给内阁优先权,任何议员可以随时随地提出议案呈交议会讨论。19世纪末,英国内阁依仗其在议会的多数票优势,一再更改议会工作日程表,使议案和辩论尽量集中于“国家中心问题”,即内阁事务。这一变化反映出英国
A.议会可以监督政府B.内阁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C.议员须对内阁负责D.内阁加强对立法的干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