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9 道试题
1 . 工业革命开启了世界工业化浪潮,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工业革命便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使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以工厂为中心形成了很多城市;工人的住宅区是大城市和工业区的贫民窟,天空浓烟密布,地下污水横流。

——以上材料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工业革命的主要科技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方工业革命对当今中国工业发展的启示。
2 . 两汉至明清时期的选官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举孝廉是两汉时期察举制度中最普遍盛行的制度。汉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令二千石举孝廉”,正式规定郡国守相,若“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作为对二千石等官吏是否忠勤于国家的考察方式之一,后又规定了郡国察举孝廉的人数和具体标准。其标准有四项:“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

—摘编自《汉书》《续汉百官志一》等

材料二   南宋至明清时期,考中的状元、进士群体的地理分布图


—摘自张希清、毛佩琦等主编《中国科举制度通史》

材料三   宋朝科举制度取消了门第限制,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如“工商杂类”获得应试的资格,到北宋末年,甚至僧道亦可参加应试。在举行考试时,逐步形成了严格的密封考生姓名的“糊名”制度;设立专门负责誊录考生答卷的“誊录”制度,还有主持考试的高官不回家,锁门谢客,不与外人往来的“锁院”制度。

—摘编自宋希清《中国古代科举制度通史》


(1)根据材料一,简析汉武帝时期实施“察举制度”“举孝廉”的主要目的,并概括这些选官制度的“具体标准”。
(2)根据材料二,说明示意图反映的历史现象,从经济的角度阐述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析宋代科举制度的新变化,并概括这一变化对宋代政坛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时期游牧业是河西走廊的主要经济形态。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为了打通西域的道路和断匈奴右臂,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骑进兵河西,打败了匈奴在河西的统治者浑邪王和休屠王,设置了武威郡、酒泉郡、张掖郡、敦煌郡,史称“河西四郡”。

在设立河西四郡之后西汉政府便开始向其大规模的移民,其中的主体是关东贫民,他们会得到官府贷借耕牛、农具、种子以启动农作。除耕作以外,当戍卒减少时他们就代替戍卒守边,他们还要承担国家的田租和算赋。经过西汉政府的五次大规模移民,河西地区人口达到百万。

——整理自高宏《浅谈西汉甘肃农业的发展》

材料二   1933年日军攻陷山海关,117日,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决定将北平故宫重要文物珍品南运。故宫南迁文物总共19493箱又64包,分别存放于南京和上海。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根据行政院命令,刚存放在南京库房的南迁文物又向西南后方迁移。

西迁的文物路线分为三条:南路,运往长沙,后转去贵阳;中路由轮船运至重庆,后转运至乐山;北路由南京经津浦、陇海铁路运往陕西宝鸡,后翻越秦岭,存于汉中。西迁的部分文物曾赴苏联展览,在国内也分三次向民众展出。正如马衡所说,这一系列国内外展览,“结果不独在阐扬学术与国际声誉方面,已有相当收获,即于启发民智,增进一般民族意识,亦已有影响,成效颇彰。”

——摘编自郑欣淼《故宫博物院理事会与故宫文物南迁研究》

材料三   交通大学西迁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国家调整旧有高等教育布局的重大举措。中共中央在1955年决定将交通大学从上海迁往西安,同年带有行政命令的通知下发。周恩来在1957年对此解释道:“国际形势:1952年正是抗美援朝的时期(虽然1951年开始谈判),到19537月才停止……在这种形势下,不能不考虑国防问题,万一有事要对人民负责。国内形势:五大运动、三大改造相辅而行,但1956年以前还不能肯定社会主义革命何时取得胜利。……工业内迁、交大内迁就是根据西北工业基地建设的要求,和离开国防前线的条件下提出来的。”

——摘编自扬孟哲《动因、过程与论争:交通大学西迁探赜》

(1)根据材料一分析西汉政府大规模移民河西走廊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它的影响。
(2)近代出现的博物馆在人类的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请结合所学加以说明。近代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在我国可谓一波三折,故宫文物在抗战期间经历了大规模迁移,根据材料二说明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50年代交通大学西迁的原因。20世纪60年代我国企业和人口迁移规模更大的大三线建设兴起,结合所学说明它的积极影响。
2023-12-1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鲁迅中学2024届高三12月选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交通建设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代中国交通建设取得重大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腹里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包括今山东、山西、河北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大部分,从辖区面积上说,江浙行省仅当腹里的三分之一。据统计,江浙行省所辖各路站赤(驿站)总计二百六十二处,腹里各路总计一百九十八处。同时,江浙行省的站赤数字特占全国各行省的第一位。

——摘编自赖家度《元代的河漕和海运》

材料二   19世纪80年代初,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自筑铁路是振兴民族经济,与外商争利的重要手段,迫于舆论压力,清政府对铁路也从刚开始的拒办转为筹办,于1881年,修建了9.7千米的唐骨铁路。1890年帝俄加紧对东北掠夺,为了保卫东北,清政府准备把唐胥铁路延伸到山海关,再由山海关经锦州扩展到沈阳,直到吉林。1905年,英俄两国争夺中国华北路权,为摆脱两国的纠缠,清政府硬着头皮决定修建京张铁路。

——吴启迪《中国工程师史》

材料三   高铁是现代交通建设的重大成果。京津城际是连接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的城际客运专线,也是环渤海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城际线路全长12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该线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建成通车。投产后的京津城际,安全、快捷、舒适,对促进京津两地同城化、一体化,起到有力加速器的作用。同时,它对后续大规模建设和发展中的高铁项目,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目前,我国树起世界高铁商业化运营标杆,高铁覆盖中国95%百万人口城市。

——钱桂枫等《中国高铁丛书:走近中国高铁》


(1)阅读材料一,提取材料信息,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写出论题,史论结合进行阐述,并简要小结)。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清政府修筑铁路的原因,并分别指出唐胥铁路与京张铁路在中国交通史上的历史地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京津城际铁路建成的年份。分析现代交通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022-12-20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届高三12月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的大商人认为土地是不忧水火,不惧盗贼,百年常新的恒产,因此,他们将大量资本投资于土地。这些大商人为谋得厚利还不惜重金结交官府,取得经营特权。两淮的盐商,云南的铜商等从事的都是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只要取得了封建的经营特权,其他商人就无法插手。厚利也吸引着商业资本转化为高利贷资本,高利贷的利率极高,河南地方放债,八折出借,滚算月利,不到一年,利过于本。清朝还可以出钱买官,称为“捐班”。大商人为了改换门庭提高身价,不惜重金买官。而且当官后也是有利可图的,“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摘编自吴量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商业贸易的发展》

材料二 19世纪50年代后,上海出口货值常占全国出口总值的一半左右,进口贸易亦呈现同步增长的趋势。在进口洋货中,70%由上海转销内地。内地运来的土货,大部分也是转销外洋的。与此同时,为外贸服务和为出口农副产品服务的加工厂陆续出现。20世纪以后,大量工厂生产的国货开始分销内地。据统计,近代上海商业计有204个行业,23个大类,还有面粉、纱布、证券、杂粮油饼等交易所。就是同一行业内部,也有分类。上海的各种商店经营各地土产,“统办全球货物”,永安百货力争做到“凡是名牌产品,只有顾客叫得出,在公司里几乎都可以买得到”。

——摘编自陈立仪、潘君祥《试论上海近代商业的特点及其发展原因》

材料三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中国大陆的封锁禁运。1950年8月,周恩来指出,“对外贸易要加强计划性,避免盲目的出口和进口,要减少对美贸易,逐步摆脱美国的影响”,“对外贸易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得益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执行良好,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贸易协定》,对苏贸易在中国整体外贸中的占比也由1950年的29.8%上升至1955年的57%。由于中苏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量稳步提升,在建国初的十年间扩大了3倍以上。

——摘编自余振、王净宇《中国对外贸易发展70年的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大商人资本的投资流向,并结合所学,说明上述投资流向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述近代上海商业经济繁荣的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上海商业的繁荣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初期对外贸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简析这一时期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背景。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的建国者们从罗马学到了共和,并在罗马的城邦共和的基础上,在美国建立了复合共和,从而避开了城邦共和短命的覆辙。古罗马的政治传统中,建国者们最想复制的政治实践是混合政体。总统职位脱胎于罗马共和国中的执政官,参议院照搬自元老院,众议院对应于公民大会。联邦最高法院则类似于具有否决权的护民官。贯穿在混合政体中的则是分权制衡思想,即不论是个人的权力,还是少数人的权力,抑或是多数人的权力,都应加以分立与制衡。古罗马的政治传统中,对建国者们影响最大的人物是西塞罗及其自然法思想,该思想已经成为汉密尔顿、麦迪逊等美国宪法制定者们的常识。

——摘编自拉塞尔•柯克《美国秩序的根基》


根据材料概括罗马文明对美国政治的影响,选择其中一个影响展开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达清晰。)
2023-10-1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思想是政治经济的先导,同时也是政治经济的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三幅图是中国、古罗马、古美洲印第安人的住宅。



北京门头沟爨底下村四合院        古罗马高层住宅模型     印第安人居住的圆锥形帐篷

材料二   俄国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普希金笔下拿破仑的三幅面孔(节选)

【人间的灾星】《皇村回忆》(注:创作于1814年)评判拿破仑的视角是1812年的卫国战争:“敌人像浩荡的洪水/淹没了俄国人的土地”“和平的城市和村庄在黑夜里燃烧/……敌人横冲直撞,不可阻挡,/烧杀劫掠,一切化为灰烬。”

【伟大的人物】《拿破仑》(创作于1821年拿破仑离世之后)思考拿破仑究竟给俄国和世界带来了什么:“那个伟大的人已然逝去/……而你将永远闪烁着不朽的光芒/是他给俄罗斯人民/指出了崇高的使命/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是他放逐生涯的遗赠”

【奇异的过客】《英雄》(注:创作于1830年)从生命哲学的角度来考察拿破仑:“每张床上躺着一具活得尸体/那是黑死病/深深地印上了每一个病人/他从每只床前走过/冷静的和疫病之手紧握/就这样,他给临死者的心灵/注入了勇气/能让那些垂死的眼神发出欢乐的光芒”

——摘编自宋德发《拿破仑的三幅面孔——普希金笔下的拿破仑形象》

材料三   “……夺得政权后,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摘自《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我国北方古民居的设计理念。世界各地的古民居建筑形制差异较大,风格不一,特点鲜明,请分析原因。
(2)分析说明材料二中拿破仑“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的思想内涵。普希金笔下的拿破仑有三种截然不同的形象,结合所学谈谈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3)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新中国一步步践行着《共产党宣言》制定的目标,结合材料三,以新中国1949—1956年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要求:史实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12-17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教育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1833年,辉格党政府制定第一个《教育法》,规定国家每年拨款2万英镑资助初等教育。1870年,自由党政府决定统一全国的教育制度,这一年的《教育法》规定公立学校的经费由国家、地方政府和家长分担,各地可根据情况规定513岁的儿童必须上学。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15世纪中期,发明了全新的印刷技术和书籍生产的革命,在中世纪及后来的18世纪下半叶,实现了阅读实践的革命。世界的知识生活也因此开了一个新局面,知识的传递不再是限于一人传一人的涓滴,而成为能传布千人万人的洪流了。1850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10年以后,英国有了28所公共图书馆,1890年已达360所。1854年北美新大陆上的第一所公共图书馆也在波士顿正式开放。

——摘自韦尔斯《世界史纲》、郑也夫《西方图书馆史的文化学透视》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为推行初等教育而颁布的法律,并分析19世纪英国重视初等教育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引发“书籍生产”和“阅读实践”革命的重要人物及技术成果,简述19世纪以来图书馆承载的职能。
2022-12-01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隋灭陈后,岭南地区拒命反隋。广州至西部沿海各州郡一带越族各部拥戴高凉郡(高州)冼夫人(前高凉郡太守冯宝之妻)为共主,集兵对抗南下隋军。隋军攻陷陈都建康后,总管韦洸奉命率军安抚岭南,向广州进发。晋王杨广遣陈主陈叔宝(已降)遗冼夫人书,   “谕以国亡,令其归化,并以犀杖及兵符为信”。冼夫人得书验信,知大局已定,转而拥护隋朝,遣其孙冯魂率部众迎接韦洸   “入至广州”……文帝表彰冼夫人效忠朝廷之功,册冼夫人“为谯国夫人,开谯国夫人幕府,置长史以下官属”。此后,冼夫人更加尽忠朝廷。

——摘编自王力平《隋朝的边疆经略》

材料二:卫所,明代常备军军事组织, 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

明代万历年间疆域图(局部)


材料三:1936年,毛泽东在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指出:   “至于内蒙古,这是蒙汉杂居的地区,我们要把日本赶出那里,并帮助内蒙古建立一个自治的政府。”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要》中宣布依据各民族平等的原则,再次申明“建立蒙回民族自治区”的政治主张,表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自治区”,即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已确定的“新办法”。1947年,在解决民族问题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地区领导的自治运动实践,当时也进入建政实施的阶段。

——摘编自郝时远《新时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朝经略岭南地区的方式,结合所学,简析其边疆治理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卫所分布的特点。结合所学,简述继明而兴的清朝在处理与蒙古族关系上的新举措。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共在内蒙古地区建立自治政府的背景条件。结合所学,概述改革开放前中共推进民族区域自治的举措。指出中共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表现。
2023-11-24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中西的重要通道,也是今日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渊源。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从汉代多种史籍来看,汉武帝之时张骞“凿空”正式开通了丝绸之路。经元狩二年(前121年)春夏的两次战役之后,西汉已基本将匈奴的势力从河西驱逐出去。控制河西走廊后,西汉逐步设置了郡县,为了加强对西域的控制,还将移民屯田扩展到西域。汉长城在当时称为“塞”,包括城、障、燧、亭等设施的汉塞集军事防线与交通渠道为一体。将长城延伸至河西、西域,有力地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

——摘编自荀长玲,徐黎丽《两汉对丝绸之路开通与维护的贡献》

材料二宋代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明显提高,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中国商船的远航能力大为加强。更重要的是宋代社会经济发展远超前代,私人海上贸易在政府鼓励下得到极大发展。宋代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商路。对外贸易非常活跃,商业的繁荣程度居世界领先地位。繁荣的海外贸易也为宋政府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南宋时期“市舶之利,颇助国用。”

——摘编自许尔君《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现实与未来》


(1)根据材料一,简述汉代开拓与维系丝绸之路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影响。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