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山西陶寺城址外有郭城,中期城址面积有300万平方米以上; 内有宫殿建筑区(新确认为富城),城垣内有数座大型建筑,规模宏大:城内各功能区划分比较清晰,还有纵贯城址的大路。这反映出当时(     
A.早期国家较强的社会控制力B.城市营建已经形成制度
C.较高的社会组织和管理能力D.城市规划走向成熟规范
2 . 社学是元政府在全国各地农村普遍设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明清时沿袭,在闽粤地区发展尤为兴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土木堡之变”的发生,使得明政府遭受极大打击,无力维持在东南地区的统治秩序。大量民众逃避国家赋税,四处劫掠,里甲人口大量流失;民间重奢风气兴起,“逾制”现象日益增长。为转变地方风气,明英宗创设提学官主持地方教育事务,赋予社学社会管理职能。同时,由于学术发展,儒家士大夫都积极投身社学实践活动;本土士人也授徒宣讲,潜心治学。

——摘编自张昂霄《明清闽粤地区的社学与地方社会》

材料二   清初,广东地区的地方力量壮大,地方宗族和士绅也开始参与到社学的兴建中。康熙时期,佛山县的崇正社学已经被废止,佛山当地的士绅鉴于这种情况,共同出资,为崇正社学构建铺舍。雍正十年,潮州知府龙为霖重修当地社学,并命名为“韩山书院”。道光二十七年,番禺县三乡、五十三乡共同筹建长平社学,其影响力覆盖附近百余村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时,各乡组织保甲团练,皆在长平社学里进行组织联络,传递消息等。

——摘编自《广东通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闽粤社学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清朝广东社学建设的变化,并结合所学从基层治理的角度分析社学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典帝国以领土扩张为基本特征,对应的是“有形帝国”;而新型帝国以经济金融的扩张为基本特征,对应的是“无形帝国”。大英帝国就是这种转变的典型。美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短暂拥有“有形帝国”之后,迅速转向“无形帝国”的构建。二战后,美国基本抛弃了“有形帝国”模式,从英国继承了世界帝国体系和全球霸权,对“无形帝国”控制技术的运用已经青出于蓝。

——摘编自邓超《全球帝国构建与左翼运动的内部疏离》

材料二   从军事和经济上来看,当今美国是个无与伦比的帝国,但在思想和文化方面,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力虽然巨大,但还不能无限度地包揽一切。从表面上看,美国主持、制定并竭力维护当今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奖励那些按照美国认可的国际规范行事的国家,惩罚所谓的“违规者”。然而,“美利坚帝国”与历史上的帝国毕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当今的美利坚帝国,是建立在与19世纪和20世纪欧洲殖民帝国完全不同的物质基础、文化观念和思想体系之上的。

——摘编自(美)夏亚峰《美国是“帝国”吗?》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构建“无形帝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利坚帝国”说法不成立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总结19—21世纪美国国际地位的演变趋势。
4 . 元初海运征粮范围包括湖广、江西及皖南地区。至大四年(1311年)元廷整顿漕运事务,征收范围开始中于浙西诸地,尤以嘉兴、平江、松江为主。该年将嘉兴、松江等地秋粮六十余万石和江淮财赋府税粮一百余万石以及江浙财赋府税粮二十四万余石提拨充海运。这表明,元代(     
A.江南粮食商品化程度高B.对江南地区存在超常掠夺
C.区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D.大规模长途贸易得到发展
5 . 下表是唐朝至宋元时期有关契约的记述。这反映了(     

时期

史料记述

《唐律》:“诸负债,违契不偿,一疋(周匹)以上,违二十日笛二十,二十日以上加一等”

政府规定订立买卖契约应由先问亲邻、输钱印契、过割赋税、原主离业四个环节组成

法律要求“经官给据”才能进入契约订立的其他程序
A.经济发展使契约制度逐渐成型B.契约订立的程序日渐完善
C.法律条款保证了契约制度实施D.政府对契约信用监管加强
6 . 有学者认为,古代最理想的行政架构是汉代,只有朝廷、郡和县三级。主要的行政资源集聚在地方,所以汉代是“管官的官少,管民的官多”的典型。但这种地方政治架构,从宋代开始就变得不理想。这是因为宋代(     
A.地方行政事务的相对减少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C.中央对地方控制力的减弱D.中央机构的拆分和地方区划减少
2024-09-0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博雅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朝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了100多年。河朔三镇节度使不论是世袭还是军士拥立,都要得到朝廷形式上的认可;此外绝大多数藩镇,如中原、边疆、东南型藩镇,其节度使的调任和派遣基本上都由中央决定。由此可知,唐朝藩镇(     
A.拥兵自重相互混战B.有效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导致国家由盛转衰D.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唐朝统治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1000年到1340年之间,西方的人口翻了一番,甚至可能达到了之前的三倍。许多人迁移到刚刚排干的湿地和新近开垦的林区,并向东与斯拉夫人争夺肥沃的土壤。另一些人则成为城镇居民,通常在新出现的羊毛和亚麻行业工作,新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旧城市也在扩张。到14世纪初,威尼斯和伦敦各自大约拥有九万居民,这一数字至多是开罗的五分之一,但以西方此前几个世纪的标准看,已经是相当大的规模了。之后,随着14世纪中期黑死病的爆发,欧洲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并在下个世纪继续下降,城市人口可能比农村人口减少得更快。然而,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西方人就恢复元气,度过了早期的人口高峰,而城市也再次发展起来。

——摘编自[美]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万物皆可测量:1250—1600年的西方》

材料二   历史悠久的神圣模型在众目睽睽之下失去了典范意义。用鲍斯马的话来说就是,不能再“赋予……经验以意义,给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可靠性,从而减少生活终极的和可怕的不确定性”。西方人开始非常缓慢地、试探性地,而且经常是无意识地临时创造出了一个新版本的现实,这一现实脱胎于过去继承的诸种元素,也脱胎于当时的经验,这种经验通常来自商业活动。新出现的模型与众不同,它日益强调精确度、对物理现象的量化,以及数学。以下,我们会称呼它为“新模型”(NewModel)。如果说有谁在推动这一新模型出现的过程中扮演了主要角色,那就是市镇居民了,他们是西方和大多数社会中最活跃的居民。

——摘编自[美]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万物皆可测量:1250——1600年的西方》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不到百年时间里,西方人恢复元气,度过早期人口高峰,而城市也再次发展起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西方人开始非常缓慢地、试探性地,而且经常是无意识地临时创造出了一个新版本所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总结从13世纪末期到16世纪推动这一新模型出现过程中主要角色的发展趋势。
2024-09-0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8月)历史试题
9 . 1293年,佛罗伦萨城市共和国制定《正义法规》,禁止有恶名的贵族家族成员担任政府官职,规定长老会议为最高管理机关,由7个“肥人行会”各选代表1人和14个“瘦人行会”共选2名代表组成,未加入行会的劳苦大众则无任何政治权利。这一法规(     
A.显示了基层社会对正义的追求B.推动了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C.成为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D.反映了欧洲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
2024-08-30更新 | 11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阶段训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清初,民众被不同的身份制体系所分割,如土著与客籍,民籍与旗籍等,互权利和义务均不同。1909年颁布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规定,凡是有住所或租赁寓所者,原有身份“不论本籍、京旗、驻防或流寓”,皆定为本城镇乡居民,享有一定的地方权利,并履行明确的地方义务。由此推断,清朝末年(     
A.传统社会等级秩序遭到破坏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不断减弱
C.对基层社会的控制逐渐加强D.城乡管理体制实现了近代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