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6 道试题
1 . 20世纪40年代,《中华日报》(1932年由汪精卫支持创办)也顺应潮流,推出大量纪念鲁迅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节选和宣传鲁迅曾发表的“日本和中国的人们之间,是一定会有互相了解的时候”等内容;还指出因为战争导致了鲁迅全集出版的搁置,认为“鲁迅先生要憎恶这一次的战争”。《中华日报》的这些举措旨在(     
A.消除中日隔阂以实现东亚共荣B.淡化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C.保障侵略者对中国的长期占领D.建构伪政权统治的合法性
2023-12-17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耀正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阶段检测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7年后,苏区教育方针指出:教育要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要为工农群众服务,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毛泽东在古田会议时提出的革命文艺方针与此基本一致。1933年,高尔基戏剧学校在瑞金成立,师生经常配合革命活动进行演出。

——摘编自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材料二   1937年,中国共产党将教育方针调整为“教育为长期抗战服务”。1938年,鲁迅艺术学院创建于延安,其办学目的是培养“抗战所需要的大批艺术干部”,后创作演出了《南泥湾》《黄河大合唱》等作品。

——摘编自郝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战火中的高等院校艺术教育》

材料三   1953年,文化部召开第一届全国艺术教育会议,提出高等音乐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般文艺修养、精通业务知识并掌握业务技能”的人才,并制定了“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方针,要“发扬民族艺术,学习苏联艺术教育的先进经验”,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音乐干部”。

——摘编自孙继南《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纪年1840—1989》

(1)结合时代背景,简析材料一、二、三中艺术教育方针变化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重视和发展艺术教育的意义,并谈谈你对艺术教育方针调整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到宋元时期,书院已经成为一种制度化的教育机构。下表是宋代白鹿洞书院部分活动简况。

活动形式简况
藏书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江州知州周述向朝廷汇报了白鹿洞书院的办学情况后,乞赐《九经》(《诗经》《尚书》《周易》《礼记》《仪礼》《周礼》《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缀梁伶》)给书院、使肆习之,太宗诏从其请,令将国子监印本《九经》据送至洞收藏,白鹿洞书院由是声名鹊起,四海播扬
制定学规朱熹于浮熙六年(1179年)修复主持白鹿洞书院时制定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又称《白鹿洞书院教条》,特取凡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大端,条例如右,而揭之相闻,令师生相与讲明遵守,而责之于身焉。其具体内容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祭祀朱熹修复白鹿洞书院后,乃为周敦颐建专祠,配祀二程,并建五贤堂,祀陶潜、刘涣之、刘恕、李公择和陈了翁:饶鲁于石洞书院,尚白鹿洞书院规制,祭祀以夫子居中,配于颜、曾、思、孟周、程、张、朱五贤;江万里于白鹭洲书院立六君子祠,祀周敦颐、二程、张裁、邵雅、朱晏等人。白虎洞书院还祭祀李涉、李渤、李善道、朱弼等与本院有关的某些人物,以纪念他们的功绩,激励生徒继承他们的遗教,并进而起到正道脉而定所宗的目的

——据谢长法《宋元时期书院的教化功能刍议》整理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书院具有“制度化”的特征。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屈原看到人民在战乱中遭受到的苦难时,挥泪长恸,“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他在《远游》中写道:“涉青云以泛滥游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怀余心悲兮,边马顾而不行。”

——摘编自黄力之《爱国主义:中国精神的历史演进》

材料二   下表为端午节纪念屈原的历史。

时期

地域

习俗

材料出处

两汉

荆楚等地

以端午为恶日,民众采兰沐浴、用桃木板辟邪等

宋颖《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表述》

南朝

南方地区

端午节被视为良节;南方的尝新、庆丰收等习俗与北方观念融合,出现角黍和竞渡等娱乐竞技活动

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宗懍《荆楚岁时记》

唐代

全国大部分地区

千载悠悠,成习俗,天中端午。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万户家中缠米粽,三间庙外吟君赋。祭圣贤,忠义荡乾坤,伤君去

《满江红·端阳前作》

大夫沉楚水,千祀国人哀

储光羲《观竞渡》

材料三   端午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因其蕴含的独特民族精神,端午习俗已由传统的驱毒避邪衍生为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且因地域差别而略有不同,尤以湖北省秭归县、黄石市更具典型性,主要有祭祀屈原、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龙舟竞渡、除五毒等。

——摘编自《端午节》

(1)根据材料一,概括屈原思想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纪念屈原为主题的端午节习俗演变的特点。
2024-06-0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下表为不同时期端午节的演变历程:

时期演变发展与传承
先秦端午节由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历法有关,尚未有固定的日期。
魏晋南北朝端午节习俗与防避战争灾害有关,同时将端午习俗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此时端午节基本定型。
隋唐端午节成为全国性的大节日,节俗内容越来越丰富,且更具娱乐性。
民国传统节俗遭到否定和打击。南京国民政府曾规定“废除旧历,普用新历”,将端午挪到公历五月五日。1940年端午节前一日,国民政府在重庆举办水上运动会,“借此机会纪念投江而死的屈原,纪念为抗战而牺牲的同胞”。
.中国成立后端午节习俗的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政府倡导强国强民,具有体育元素的龙舟竞渡被加以引导。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摘编自费伟健《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演变发展与传承》

从表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准确,逻辑严密)
6 . 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提出,无产阶级国家必须“成为一个精明的批发商,通过批发商业把千百小农联合起来,引起他们经营的兴趣”。这一主张(     
A.加强了国家对粮食的控制B.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稳定
C.推进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D.有助于卫国战争取得胜利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9年,延安召开五四运动20周年纪念大会,毛泽东亲临会场讲话,他指出全国知识青年在五四运动中虽然“起了先锋队的作用”,但并不是中国革命的主力,主力是工农大众。“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是判断青年是否革命的标准,而且是唯一标准。

1949年5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号召广大知识青年既要“贡献给这一空前伟大的民主革命”,更要献身“建设一个伟大新中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要为建设新中国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法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实现世界观的改造。

1979年《人民日报》五四社论指出:“凡是实践证明正确的﹐我们都要坚持;凡是实践证明错误的,我们都要修正。这是最彻底的科学态度。”

2019年,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摘编自郭祥《中国共产党引领青年运动方向口号的百年演变——基于五四纪念文本的历史考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不同历史阶段纪念五四运动的主题内涵。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不同历史时期纪念五四运动主题变化的历史意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十分关注中国是否出兵朝鲜。但直到第二次战役,美国对中国出兵的相关情报一直是错误的。19501018日,彭德怀发给志愿军的命令是按照预定计划进入朝北作战……渡江部队每日黄昏开始至翌晨,4时即停止,5时前隐蔽完毕并须切实检查等,使美国政府对中国是否出兵及出兵规模上出现了判断失误。美国军事领导人认为中国不会卷入朝鲜战事最重要的原因是,苏联暂时不打算使这场局部战争扩大为一场全球性战争,完全没有考虑到美军越过三八线对中国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作为朝鲜战场上联合国军最高指挥官麦克阿瑟,虽然他几乎不了解中国馆军队或他们的军事原则,但是完全漠视中国馆士兵的存在

——摘编自邓峰《美国军事情报部门对中国出兵朝鲜的情报评估》

材料二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的第一反应竟是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自国共内战开始以来,美国至少在表面上保持了对中国内政的不干预的立场……同样,中共虽然宣布了一边倒的方针,但也没有存心针对美国采取任何特殊的外交行动。而美国对台湾的行动,在毛泽东看来,就等于对美国对中国宣战。1949年夏天,刘少奇秘密访问莫斯科时,中苏两党就达成了一种共识,即在国际革命中应有分工。斯大林希望中共今后多分担一下对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方面的帮助,应当履行对东亚各国革命所承担的责任。而现在朝鲜革命真的遇到麻烦了。在麦克阿瑟叫嚣要打过鸭绿江和下令空军对鸭绿江沿岸中国领土进行轰炸,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如果让朝鲜在中国建立流亡政府,并将残部撤往中国,可能将战火引致中国境内,并让斯大林根据中苏同盟条约派几十万军队进入东北的可能。因此,归纳起来,当时流行的一句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十分贴切的反映了毛泽东对出兵问题的全部考量。

——摘自:《沈志华:论中国出兵朝鲜决策的是非和得失》

材料三   对抗美援朝战争,习近平说,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

这一战,中国人民彻底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彻底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了。

这一战,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包括美国、苏联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感到必须重新估计中国在亚洲和世界事务中的地位和分量)

经此一战,人民军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愈战愈勇,越打越强,取得了重要军事经验。

经此一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乃至世界的战略格局得到深刻塑造,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受到极大鼓舞,有力推动了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

——摘编自2020年习近平《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

(1)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军事情报部门对中国出兵朝鲜做出错误评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出兵朝鲜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周时期,王者立四时之序而化天下。《礼记·月令》记载了周天子一年四季的礼仪活动,当时许多风俗由专职官员负责。秦汉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更把传统节日变成了转移阶级矛盾视线的手段。中国的节日基本上是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进行。春节雏形是庆丰收;“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七夕节反映了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家庭模式。除夕全家守岁,清明祭祖扫墓,端午系五色丝、涂雄黄,七夕看牛女相会,中秋团圆,重阳把出嫁的女儿接回。在现代社会,传统节日仍以家庭为组织进行,新节日则以单位和学校为主组织进行。

     ——摘编自秦永洲著《中国社会风俗史》

材料二   西方国家,虽有类似中国全家团聚的重大传统节日如圣诞节、新年、感恩节等,同时“‘狂欢’‘新奇’‘神圣’‘浪漫’等是其节日精神的主要内核”,注重“情感宣泄”,有“较强的娱乐性”。如狂欢节是基督教“谢肉节”的世俗化称呼;情人节是纪念名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万圣节是为了纪念教会所有圣人;圣诞节是基督教为了纪念耶稣诞生。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中国人欢庆并无中国文化渊源的圣诞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西方节日,同时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中秋等也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接受。2007年春节前夕,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贺词中说:“2月18日,我们将欢度中国新年。”

       ——摘编自唐小晴《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比较分析》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与西方传统节日的差异,并分析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特色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现代中国节日文化出现的新变化及其意义。
10 . 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纪念伊本·西那诞辰1000周年发行纪念币。下图为纪念币的背面。下列属于他的作品的是(     

A.《积分与方程计算法》B.《萨比天文历法》C.《医典》D.《天方夜谭》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