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0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汉律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儒家经义成为其法理的基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第二版)》

材料二   罗马法是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十分完善的法律制度,特别是其中有关财产所有权和契约的各项规定,都是由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经典性规范构成。尤其罗马法利用有利的客观地理环境,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和先进的法律制度……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法系之一。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史》

材料三   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摘自1804年《法国民法典》

材料四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摘自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律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民法典》得以颁布的社会背景。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对世界政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据材料四指出这种发展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以来中国和西方在追求民主法制过程中的共同点。
2023-11-2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县蒙古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为实现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历代统治者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贾谊《过秦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秦朝疆域是如何形成的?(答2点即可)面对广阔的疆域又是如何管辖的?

材料二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元朝形势图(1330年)
(2)阅读上图,归纳三条有关元朝疆域的信息;举例2点。依据材料二中的图文信息并结合所学,说明元朝在边疆管理方式特点。

材料三   17世纪、18世纪,历史的发展使中国需要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权,把中原地区和各个边区统一在一个政权之下。而清朝正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完成了这个统一任务。清朝之所以能够在这么大的范围之内完成统一,这决不是单纯的由于那时的清朝在军事上很强,在军事上取得一系列的胜利所能够做到的。单纯的、一时军事上的胜利和军事征服,要是没有社会、经济基础来维持的话,统一是不能持久的。……我们知道,清朝的统一,实际上是先统一了满族的地区,即广义的满洲;再统一汉族的地区,即明王朝的故土;再统一蒙族地区和蒙族所统治的维藏等族地区。主要是满、蒙、汉三区的统一。             

——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的历代疆域》

材料四



(3)阅读材料三,概括谭其骧的主要观点;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说明清朝版图奠定的历史意义。
2023-11-2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3-24高一上·全国·课时练习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

——摘编自李静、萧洪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摘编自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归纳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承担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百家争鸣在中国历史上产生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7年11月,工农革命军第二次攻下茶陵县城。毛泽东立即指示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工农兵政府,保卫商店、邮局和学校。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后,立即号召广大群众建立工农武装,惩治土豪劣绅,土地革命在茶陵各地开展起来。1928年1月,遂川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成立,颁布实施了《遂川县工农兵政府临时政纲》。临时政纲明确规定和保护广大工农的政治权利、劳动权利和受教育权利。

——摘编自戴雪梅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演进历程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进行政权建设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政权建设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在当时的延安,中国共产党先后制定《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等宪法性文件。建立干部管理制度,实行了干部的培养制度、教育制度、考核制度、报告制度、任用制度、奖惩制度等,做到了严管干部。实行统一财经制度,由于金融领域存在诸多制度漏洞、导致金污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建立和完善了自收自支制度、预决算制度、会计制度、审计制度、税收制度、地方财政管理制度、财务人员训练等财经制度,从而统一了财经,堵塞了漏洞,使得财政经济收支基本达到平衡。

——摘编自刘国成《延安时期从严治党的实践及现实启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党在延安时期制度建设的主要特点,并指出其重大意义。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3)根据材料三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何重大创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世纪,位于亚欧大陆交界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上的拜占庭文明,曾在中世纪世界文明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拜占庭文明在君士坦了时代已在罗马帝国的框架内形成。拜占庭帝国在行政统治机构与原则、传统法制观念及应用上完全延续罗马帝国的传统。文明地区相当近,甚至在帝国初期还包括两河流域、小亚细亚等人类最初的辉煌文明所在之处,所以可以相当便利地接受古代东方文明的优秀成果。君士坦丁利用其对基督教的宽容政策以达到其争取民心,巩固统治,扩大割携势力,以实现其最终完成罗马帝国统一,建立自身专制的目的。到后来,拜占庭文学、艺术逐渐渗透入基督教精神,该宗教哲学也逐渐替代以前起主导作用的世俗哲学,成为拜占庭的正统哲学。基督教教义等与古典文化的修辞学,哲学完美地结合,使基督教文化系统化、理性化,可以被大众所接受。

——摘编自杨龙《浅析拜占庭文明的特点和影响》

材料二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人才为其服务;另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阿拉伯帝国建立后,阿拉伯商人足迹踏遍亚欧非三大洲。在文化上,阿拉伯在东西方之间充当了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阿拉伯文化不是对单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它既吸收了西方的希腊、罗马文化,又继承埃及、波斯、印度等东方文化,它是许多民族文化在伊斯兰教社会中融合而成的。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学》,很多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拜占庭文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并说明其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许多人来说,中世纪就是“黑暗的时代”,是契入古罗马和文艺复兴之间的一个巨大错误。由于种种原因,对中世纪的这种不公道的观点持续了整整500年,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醉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摘编自【美】朱迪斯·M.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

材料二中世纪西欧具备了自治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外,工商业的发展还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这使得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开始实行城市自治。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升华而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

——摘编自《中国与西欧城市发展影响因素浅析》

(1)归纳材料一的观点,并结合所学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进行阐述。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欧城市自治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城市自治对当时政治格局的影响。
2022-12-28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初,体育作为“外交先行官”成为中国沟通世界的桥梁。1954年,中国政府派出128人的体育代表团,参加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办的第十二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参赛期间,中国与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民主德国、南斯拉夫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进行了广泛交流,在体操、游泳、田径、足球、排球等项目培育方面获得充分经验。在亚洲,中国开启了与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越南、柬埔寨等国的体育交流,向部分国家派出了援外体育教练队伍并援建了体育设施。

——摘编自陈金山等《新中国体育事业七十年》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外交的发展历程

时期主要内容
奥运外交时期
19791989年)
重返国际奥委会,建设体育强国和“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体育,开始以“量体裁衣”的方式实施对外体育援助。
“主场赛事”立体化外交时期
19902008年)
优先发展竞技体育,促进国际交往;参与或主办国际体育赛事。
公共外交时期
20092012年)
打造新型大国体育外交;打造中国特色的形象型体育外交;扩大民间体育外交。
“全面引领”时期
2012年至今)
打造中国特色体育外交新理念与新方式;创建体育式国家合作模式;构建体育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刘桂海等《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体育外交:历程、经验与理论反思——基于“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三重视角的考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后体育外交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改革开放后任一时段,概括该时段体育外交的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清末虽然基本建立银元、 铜元的货币系统,但由于民间仍有银两、制钱流通,加上大量外国银元充斥国内市场,市面流通的货币有几十种之多,中国货币市场极为混乱。

1914年,北洋政府大量发行银元,但并未取缔其他银元。各种银元银两成色不一,交易时须经换算,币制实际上是“两”“元”并存。1935 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禁止白银流通,实行白银国有,颁行法币,国内币制基本统一。

——据张志玉《从档案记录看近代中国货币统一进程》等整理

材料三   1948 年12月1日,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人民币,统一流通。人民币的出现使各区间的物资流通有了统一的参照系。解放战争的不断推进使人民币市场迅速扩大,新解放区规定人民币为解放区统一流通之合法货币。货币统一的实施也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整个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王春英《新中国货币统一初探》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统一货币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深远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货币发展的主要特点。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币统一发行的历史意义。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前期中枢机构的分立,主要是由其处理的政务范围不同所决定,以“依事系任”为原则进行事权分割,与唐代的分权角度有所不同。在有关事任的管辖权限之内,决策、执行一体化,同时台谏系统对于执行过程实施管理与监督。这种设官分职方式,在“丛腔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几方面核心内容,职责与事权明确集中,官员的专业化程度较强。

——袁行霈、张传玺《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宋朝沿袭唐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路级监察区……路级不设统一的领导机构,不专任单一的长官。路级机构主要有安抚使司、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与提举常平司,亦即“帅、漕、宪、仓”四监司。安抚使司首长由本路内重要州府的长官担任,过问一路之军政;转运使司经度财赋,刺举官吏;提刑司掌刑狱,兼管保甲、军器、河渠等诸多事务,提举常平官员负责常平仓、农田水利、差役及茶盐等事……宋朝地方机构的变革,极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中国政治制度史资料汇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宋朝“依事系任”原则在中枢机构设置上的具体表现,试从分权角度分析唐宋中枢机构的区别。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路级机构的主要特点,归纳其性质的变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汉官仪》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愚臣以为宜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晋书》

材料三       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杜佑《通典》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主要的选官制度及选官标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的意义。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规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